“自從有了這片菜園,我們家的餐桌越來越豐富了。”72歲的張阿姨捧著剛摘的小番茄笑開了花。在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熱橙社區東側,一塊佔地4.5畝的“紅色責任田”正煥發著勃勃生機——139塊標準化菜地錯落有致,番茄架上挂滿沉甸甸的果實,芹菜田裏泛著翠綠的光澤,這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背後,藏著基層治理創新的動人故事。
採摘現場
從“臟亂差”到“綠富美”的蛻變之路
這裡曾是一塊讓居民掩鼻繞行的衛生死角:雜草叢生、污水橫流,夏季更是蚊蟲滋生地。面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頑疾,熱橙社區黨支部迅速行動,聯合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花山鎮人民政府啟動“小菜園”耕地恢復項目。通過“耕地恢復+四小園建設”雙輪驅動,短短數月實現華麗轉身。
改造前後對比圖
黨建引領破難題 創新機制激活力
“黨支部就是我們的主心骨。”老黨員劉智偉帶領突擊隊衝鋒在前,用半個月時間完成土地平整。社區創新構建“1+1+N”紅色治理體系(1個黨支部統籌、1支志願服務隊攻堅、N名群眾協同),推行“紅色田長制”全週期管理:中簽居民簽訂《文明種植公約》獲得免費使用權,違規者將啟動退出機制,每年輪轉確保機會公平。
黨員示範田工作照
田間黨課潤民心 共治共享促和諧
“種菜要像做學問。”在黨員示範田旁,老黨員譚叔正給新手傳授農技。社區打造的“紅色共享空間”已開展農技培訓23場,“田間微黨課”吸引流動黨員主動亮身份。6歲萌娃洋洋在黨員指導下種下人生首株菜苗,稚嫩的話語道出共同心聲:“種菜和讀書一樣要認真。”
田園織錦聚“心”力
數據見證治理效能
自項目啟動以來,社區環境投訴量下降78%,居民參與率達92%。更可喜的是,昔日的矛盾多發地變成了和諧示範區——鄰裡糾紛同比下降65%,“熱橙小菜園”微信群日均互動超200條。正如居民李阿姨所説:“看著菜園裏的番茄由青轉紅,就像看著咱們的鄰裡情越來越濃。”
擘畫鄉村振興新藍圖
站在新起點,熱橙社區黨支部啟動"紅色菜園+"升級工程:規劃建設植物科普長廊、打造生態研學基地、開發社區特色農産品...這片承載初心的土地,正以“黨建鏈”串起“治理鏈”“服務鏈”“致富鏈”。正如社區書記劉智偉所言:“只要黨組織成為堅強堡壘,黨員先鋒旗幟高高飄揚,基層治理的'幸福密碼'就能持續煥發活力。”
從城市治理的“老大難”到鄉村振興的“樣板間”,熱橙社區的蛻變印證著一個真理:黨建引領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金鑰匙。當黨員幹部俯身為民服務的身影與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同頻共振,就能激發出改變世界的磅薄力量。這方小小的菜園,正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文 花山鎮宣傳文體旅遊辦 圖 劉智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