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廣州天河:推動裝修垃圾“零填埋” 帶動裝修垃圾年處理能力新增50萬立方米
2025-03-23 14:34:04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車園元 責編:王悅陽

  走進廣州市天河區車陂街道新型裝修垃圾收集點,噴淋系統正對分類暫存區進行降塵作業。居民裝修産生的垃圾在這裡被初步分類,分選出的混凝土、金屬、木材等可回收物將被定向輸送至循環利用企業。這個日處理量達1200立方米的“便民樞紐”,是天河區首個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的裝修垃圾處置示範點。

廣州天河:推動裝修垃圾“零填埋”,帶動裝修垃圾年處理能力新增50萬立方米_fororder_圖片1

車陂街裝修垃圾收集點

  據悉,天河區年均産生裝修垃圾約65萬立方米,預計五年後將突破100萬立方米。面對城市治理新課題,該區構建“源頭減量—智慧收運—循環利用”全鏈條治理體系,推動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持續提升。

廣州天河:推動裝修垃圾“零填埋”,帶動裝修垃圾年處理能力新增50萬立方米_fororder_圖片2

在建中的廣州國際金融城

  科技賦能裝修垃圾收運處置

  為破解裝修垃圾收運處置難題,天河區在全區各街試點建設裝修垃圾臨時收集點,通過前期分揀提升分類準確率,實現源頭減量。其中,員村街在田心路旁遴選符合條件的企業設立佔地300平方米的裝修垃圾臨時收集點,輻射周邊5個社區及産業園。投入使用後,預計可將資源化利用率提升七成,裝修垃圾年預處理量可達2萬立方米。天河南街利用400平方米橋底空間打造綜合性資源收集中心,日均處理裝修垃圾6噸、大件垃圾和雜物4噸、其他垃圾8噸,實現大件垃圾和建築垃圾100%回收。元崗街道升級改造建築垃圾收集點,建築垃圾清運後自動生成電子清運聯單,實現智慧賦能全程溯源。

  “我們指導街道居委通過物業群宣導,要求業主在裝修時分步驟拆除並分類處置裝修垃圾。”天河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天河區已在石牌、棠下等10個街道啟動試點建設,將垃圾分類收運、再生資源回收與建築垃圾循環利用相結合。裝修垃圾中的廢舊傢具、金屬、玻璃等8類可回收物將實現精準計量與定向分流,相關數據納入廣州市電子聯單系統記錄,實現“産生-收運-處置”全流程數據監管,進一步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率。

  “目前,天河區正在加速推進智慧城管系統建設,我們計劃開發裝修垃圾處理方案備案智慧化模組。”該負責人補充道,“我們期望達到的效果是,在市民上傳戶型圖並勾選裝修階段(如拆改、水電、瓦工等)後,系統能自動生成裝修垃圾分類清單及處置建議,供市民參考使用。針對建材中的有害物質,系統還將向用戶實時推送違規投放風險預警及環境危害提示。通過智慧交互設計,讓垃圾分類真正融入街坊們的日常生活。”

廣州天河:推動裝修垃圾“零填埋”,帶動裝修垃圾年處理能力新增50萬立方米_fororder_圖片3

天河南街利用橋底空間建設綜合性資源收集中心

  多元共治培育可持續行業生態

  天河區整合多方力量,依託社區協作和社會資源引入,建立起覆蓋裝修垃圾産生、收運、處置全過程的共治鏈條,推動治理從單一管控向系統化協作轉變。

  在收運方面,冼村街地處珠江新城核心區域,高端樓宇密集,裝修頻次高,裝修垃圾亂堆放造成的市容臟亂、環境污染問題亟待解決。街道多次組織社區和物業管理人員開展建築垃圾管理培訓,指導和督促居民及時清運裝修垃圾和雜物。沙東街聘請資質完備的專業收運公司,使用密閉性良好的運輸車輛,集中將分類後的裝修垃圾運往指定消納場所。珠吉街聯合供銷聯社,引入社會資金和專業技術,打造環衛垃圾、大件垃圾、裝修垃圾綜合分類收運體系,形成轄區城市垃圾一站式集散中心。

  走進黃村街新偉建築垃圾處理車間,破碎生産線正將混凝土塊轉化為再生骨料。這家年處理能力40萬噸的企業,是天河區培育的建築垃圾規範化處置主體之一。“近年來,我們依據行業準入標準的更新完善,配合跨區域協同處置機制的開展,推動區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穩步提升。”天河城管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河區將進一步完善收運處置服務指導機制、淘汰散亂運營主體、引導社會資本升級設施,帶動循環經濟産業鏈的良性發展。

  而在監管方面,天河城管構建立體化執法監管體系,依託建築垃圾專項調度平臺,對全區歷史非法處置黑點實施衛星圖斑動態監測,結合網格員日常巡查與市民舉報線索形成監管合力。2024年查處整治點位保持“零反彈”,生態敏感區域偷倒現象基本杜絕。

廣州天河:推動裝修垃圾“零填埋”,帶動裝修垃圾年處理能力新增50萬立方米_fororder_圖片4

建築垃圾循環利用項目

  天河城管有關負責人表示,天河區將於今年啟動“裝修垃圾零填埋”計劃,強化源頭減量,探索再生骨料在市政工程中的應用,力爭全區實現綜合利用率突破90%。下一步將從“污染防控、設施佈局、管理體系”三大維度系統佈局,明確收運企業資質標準與作業規範,推動跨區協同處置網絡建設,引導社會資本升級改造處置設施,帶動裝修垃圾年處理能力再增50萬立方米,為廣州建設“無廢城市”貢獻天河力量。(文/圖 成廣聚 陳疊 姚梓淳 寧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