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廣州番禺發佈“空中的士”快速出行網絡
2025-04-09 10:26:2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朱樺 責編:王悅陽

視頻來源:番禺區委宣傳部

  4月8日,番禺“空中的士”快速出行網絡發佈活動在廣州南站詹天佑廣場順利舉行,全市首發“空中的士”快速出行網絡,解鎖“飛”同尋常的出行模式。本次活動,番禺區人民政府與深圳市東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佈局首批低空出行基礎設施25處,發佈文化旅遊、應急保障、商務航空等“低空+”應用場景,即日起開通商務飛行的預約服務,啟動番禺“空中的士”快速出行網絡,構建立體交通網,將低空“場景”變為“實景”。

廣州番禺發佈“空中的士”快速出行網絡_fororder_WechatIMG12

  搶抓“新”風口 低空經濟蓄勢“騰飛

  無人系統和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産力的代表,正逐步展現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番禺區委主要領導表示,番禺切實扛起先進製造大區擔當,圍繞廣州“12218”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構建“2104”區域性現代化産業體系,持續深挖千億級汽車産業集群“智造”和廣州大學城創新資源集聚“智核”的耦合優勢,以産業驅動、以科技賦能、以場景創新,推動低空經濟實現“應用場景”再擴容、“區域聯通”全覆蓋、“海陸空”一體聯運閉環新拓展,為廣州建設成為國內首個載人飛行器商業化運營城市做出番禺更大貢獻。

  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産業聯盟理事會理事成濤以“低空經濟産業探索與實踐”為題,深刻剖析低空經濟産業格局和未來發展趨勢。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表示,番禺“空中的士”這一未來交通新範式,不僅為城市立體出行提供了“番禺方案”,更是低空産業從技術驗證邁向規模化商用的關鍵一步。

  活動重磅啟動全市首個“空中的士”快速出行網絡,番禺區與東部通航合作,佈局首批25處低空起降點,簽約“低空+文旅”“低空+應急”“低空+商務”等3類創新應用矩陣。東部通航廣州子公司同步落戶廣州大學城科技園,將與番禺區在低空運營、基建網絡、打造多元應用場景等方面持續深耕。

廣州番禺發佈“空中的士”快速出行網絡_fororder_WechatIMG13

  應用“多”場景 織就珠三角低空智慧交通網

  活動上,番禺與東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打造番禺低空運營體系。從單點突破到灣區聯網,番禺建設首批低空經濟基礎設施,佈局25處低空經濟起降點,發佈商務飛行、應急救援、文旅觀光等3類“低空+”創新應用場景,全域鋪開低空網絡規劃、建設、運營。聯通山海,以“嶺南印象園—蓮花山風景區”向東串聯郵輪母港的濱海活力長廊,向南直抵珠海九洲客運港的百島風情門戶,開啟“一日閱盡嶺南韻”“一程攬盡灣區景”的空中之旅。護航平安,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等9個應急救援節點形成的黃金半小時生命救援圈,打造更高效、更智慧、更安全的“空地一體”救援體系。商務出行,聯通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超100處起降點,實現“半小時暢行灣區”,同步推動“低空+”深度融入民生服務、社會治理、商務出行等。

  番禺“飛的” 隨約快到

  “打飛的”正引領新的風潮。自4月8日起,番禺區政府、廣州南站、廣州大學城青創匯等首批8個商務起降點正式啟用並納入“空中的士出行”運營網絡。用戶通過小程式即可完成“點對點隨時預約”,從番禺出發,半小時內即可“飛往”深圳、珠海等城市,“灣區半小時生活圈”成為現實。

  東部通航董事長趙麒表示,企業將瞄準番禺低空産業發展潛力和“鏈主牽引+全鏈配套”産業優勢,全鏈條開展低空業務,攜手番禺構建低空經濟共同發展體,向著“天空之城”全速競飛。

  全力建設低空經濟高地

  在“低空經濟元年”的2024年,番禺區先行先試,發佈全國首個低空經濟應用示範島,攜手“全球獨角獸”小鵬匯天開啟廣州大學城飛行汽車基礎設施建設。今年,番禺區再續實踐新篇章,由“場景試點”向“服務運營”“全域互聯”加速邁進,推動低空出行變為現實。

  “來廣州、正當時,來番禺、趁當下”。今年以來,番禺區多措並舉、多項發力,充分發揮汽車産業基礎實、高校科教資源優、科研院所實力強的綜合優勢,推動番禺經開區升級建設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全力推動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陸空一體化智慧出行分中心落戶廣州大學城,加快構建“2104”區域性現代化産業體系,助力“百千萬工程”三年見成效。

  接下來,番禺將立足“智造”、激發“智核”,深耕低空經濟發展以及全空間無人體系建設,推動千億汽車産業集群式突破,不斷壯大現代化産業體系。(文 祝曉 圖 番禺區位宣傳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