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聚焦AI賦能與技術經理人發展 2025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成功舉辦
2025-04-21 17:26:3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朱樺 責編:王悅陽

聚焦AI賦能與技術經理人發展 2025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成功舉辦_fororder_圖片6

  4月19日,為期兩天的2025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在廣州召開。本屆大會聚焦“人工智能與技術經理人”主題,匯聚粵港澳大灣區高校院所、科技企業、投融資機構、服務機構等各領域專家,融合政策、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共同探討AI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科技企業、金融機構、服務機構等單位代表及技術經理人出席會議

  深化AI探索與應用,引領高品質創新生態

  2025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聚焦人工智能技術的探索與應用,強化技術經理人在人工智能成果轉化中的作用,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完善創新生態體系,推動大灣區實現更高品質的創新發展。

聚焦AI賦能與技術經理人發展 2025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成功舉辦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致辭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魏建國圍繞“儘快建立中國特色技術經理人體系”主題致辭表示,隨著我國新質生産力的新發展,必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技術經理人道路,這既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也是當下科技領域彎道超車的必然選擇。強化政策和制度保障,形成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有機結合,以及把人才的培養和企業的認證作為工作的切入口來抓,滿足我國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的需要。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原二級巡視員、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協會會長周木堂在致辭中表示,聚焦人工智能技術探索與應用,契合大灣區在全球科技競爭中搶佔高地的需求;強化技術經理人在人工智能成果轉化中的作用,將優化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

  灣創技術經理人事務所揭牌

  大會期間,灣創技術經理人事務所正式揭牌。作為全國首個以實體化、市場化模式運作的成果轉化合夥平臺,它以“AI+産業鏈情報+全國協作網絡”為核心驅動力,借助“灣創成果轉化”小程式,構建起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體系,開創“技術經理人合夥制”這一嶄新模式,全力打造“全國需求、全國解決”的開放式成果轉化樞紐,有效推動科技成果快速從實驗室走向産業應用,加快成果轉化進程。

聚焦AI賦能與技術經理人發展 2025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成功舉辦_fororder_圖片9

灣創技術經理人事務所正式揭牌

  “灣創技術經理人事務所旨在為技術經理人提供更多的業務場景和工作機會,確保技術經理人有活幹、有場景,推動技術經理人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秦海鷗表示,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致力於建立技術經理人能力分級分類評價標準,與來自科技成果轉化各環節、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共同參與了技術經理人分級教材的編制。從科研助理的潛心鑽研,到項目經理的統籌規劃;從技術經理人的精準對接,再到科創合夥人的戰略引領,灣創技術經理人事務所將構建起一套全週期培養、生態化賦能的技術經理人職業成長體系。

  成果轉化助推技術經理人進階科創合夥人

  技術經理人生存現狀如何?是仲介還是資源組織者?傳統企業如何擁抱新質生産力?練內功重要還是找市場重要?成果轉化補貼效果如何?當前科技成果轉化面臨諸多困境,包括産學研合作機制不健全、利益分配失衡、知識産權權屬不清、技術經理人培養體系滯後、技術交易平臺賦能不足等問題。

聚焦AI賦能與技術經理人發展 2025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成功舉辦_fororder_圖片10

以“人工智能+技術情報+全國協作網絡”為核心展開成果轉化

  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秦海鷗作主旨演講《有組織的成果轉化——培育從科研助理、項目經理到技術經理人再到科創合夥人的進階之路》時表示,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人工智能+技術情報+全國協作網絡”為核心展開有組織的成果轉化與有組織的全鏈條創新。

  “技術經理人不僅是仲介,更是資源組織者,需要幫助企業洞察産業需求,組織資源。”在他看來,技術經理人不應僅僅局限于成果與需求的牽線搭橋者,更應向著深度參與科創項目全生命週期的科創合夥人方向發展。

  據悉,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通過有組織的成果轉化模式,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打造AI派單撮合平臺,通過AI實現科技成果與産業需求的精準對接;舉辦各類創新創業相關活動,服務産業企業;設立“概念驗證點燃資金”,篩選出具有創新性和市場潛力的項目,提供種子輪投資;組織“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技術經理人”作為“科創合夥人”全流程介入,陪伴科學家流程化創業;以“全週期培養、生態化賦能”為核心,構建技術經理人職業成長體系。

  藉由此次“灣創技術經理人事務所”成立的契機,廣州將依託AI持續構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體系,同時通過技術撮合、技術孵化、技術投資、技術並購等方式,聯動科學家與技術經理人等科創要素主體,打造“全國需求、全國解決”的開放式成果轉化樞紐,有效推動科技成果快速從實驗室走向産業應用,培育新質生産力,實現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知識城基地運營簽約

  此外,大會現場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知識城基地運營簽約儀式。廣州廣華科城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芳、‌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黃埔中心總經理邢寶偉共同簽署戰略協議。

聚焦AI賦能與技術經理人發展 2025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成功舉辦_fororder_圖片11

簽約現場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知識城基地(簡稱“大灣區國創中心知識城基地”)作為大灣區國創中心的核心支撐平臺,致力於構建産、學、研、資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聚焦知識密集型産業,引進和培育高成長性企業,整合創新資源,成為科技創新孵化與創新産業落地的首選載體和高端載體示範平臺。

  雙方以大灣區國創中心知識城基地運營簽約為起點,打造國家級知識密集型産業新型孵化載體,提供全方位、專業化孵化服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區域産業升級。依託基地空間載體,系統構建産業場景、創新團隊、概念驗證、中試平臺、科技金融五大要素聚合的新型創新基礎設施。致力於把大灣區國創中心知識城基地打造成科技成果轉化高地,成為“新時代孵化器”的領頭羊。

  灣創“科轉號”發佈上線壯大“科創朋友圈”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情報+全國協作網絡”的科技成果轉化創新體系,推動有組織的成果轉化與有組織的全鏈條創新,涵蓋海量科創企業、高校機構及成果信息的AI成果轉化派單撮合平臺——“灣創成果轉化”平臺,目前已匯聚超7000項科技成果,超2000項技術需求,吸引全國超1600位技術經理人註冊入駐,成為“出題者”與“解題者”的高效對接橋梁。活動現場,灣創“科轉號”正式發佈上線,首批入駐“科轉號”的單位代表出席見證。

  從人工智能技術前沿研發到技術經理人推動産業應用,從創新資源整合到生態環境營造,2025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凝聚各方的智慧與力量,為科技創新與産業深度融合搭建了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相信在各方攜手奮進的強大合力下,大灣區一定能夠構建起更加完善的創新生態體系,推動大灣區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共創大灣區更加美好的未來。(文 馬秀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