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廣州市從化區影視傳媒協會
4月28日,由中共廣州市從化區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從化區影視傳媒協會主辦、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生態影都·灣區共映——從化流溪河影視文化周”系列活動“從化範式賦能生態影都建設——産教融合共創灣區影視未來”研討會在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圓滿舉行。
作為“生態影都·灣區共映——從化流溪河影視文化周”核心活動之一,研討會聚焦“生態+影視+教育”融合創新,匯聚粵港澳政産學研代表,揭牌成立三大産教實踐平臺,發佈前沿技術應用規劃,為從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産業新地標注入強勁動能。
産教協同:三大工作室落地,培育生態影視複合型人才
活動現場
活動期間,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小花豬兒童戲劇工作室”“紀實影像工作室”及“實驗影像工作室”,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大灣區影視學院院長庚鐘銀主持揭牌儀式並表示:“工作室將打通生態資源與産業需求,培養‘懂技術、通生態、擅敘事’的複合型人才。”南方電影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舸提出構建“IP+科技+生態”的影視産業價值鏈,以“卡通IP帶動全産業鏈”為核心邏輯,通過“設計-衍生-授權”體系實現內容資産增值,提出“數字資産銀行”概念,將山水人文資源轉化為可交易的數字版權資産,推動建立粵港澳影視資産交易中心,形成IP評估、質押融資、跨境交易的閉環生態,香港銀都電影機構廣州分公司總經理謝蔚、運營總監譚柏祥作為企業代表提出將引入虛擬製片(Virtual Production)、區塊鏈碳排放監測等技術,推動低碳拍攝標準落地。現場同步展播學院師生創作的《在路上》《精神漫遊記》《馳援》《晚春集》等20余部生態主題影視作品,展現從化生態IP的影視轉化潛力。
科技賦能:數智技術破解生態拍攝難題,搶佔影視科技制高點
研討會聚焦科技與生態的協同創新。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的AR場景預演系統、文化遺産數字化技術將與從化“生態場景數字化工坊”深度對接,為流溪河流域提供輕量化建模解決方案,降低劇組60%以上生態取景成本。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張全欣提出:“從化可依託自然光效美學體系,打造差異化競爭力,以‘短劇出海’推動嶺南非遺符號國際化傳播。”澳門電影家協會副理事長孫達導演的創作思考始於對影視創作本質的追問,他提出“為什麼拍、為誰拍、怎麼拍”三大核心命題,強調創作需緊扣時代語境與受眾需求。在“國際會客廳”的敘事視角下,他主張以3分鐘短視頻為載體,精準捕捉Z世代觀眾的審美偏好,尤其注重廣州及粵港澳大灣區年輕群體的媒介接受習慣。其創作方法論堅持“內容為王、渠道取勝”的雙軌策略,既要求作品保持藝術表達的完整性,又強調通過適配抖音、快手等平臺的視聽語言提升傳播效率。
活動現場
廣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影像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孔令順教授立足影視行業的實踐特性,提出了具有辯證思維的創作哲學。他鮮明指出“理論是灰色的,電影是彩色的”,強調影視創作應突破學術框架的束縛,將抽象理論轉化為具象的視聽表達。這一觀點直指當前影視教育與産業實踐脫節的痛點,主張通過建立高校與業界的對話機制,讓學術研究真正服務於內容生産。其倡導的“生態三維建構”理論體系,從文化、産業、行業三個維度重塑影視生態:在文化維度,注重挖掘地域自然與人文資源,構建具有在地化特色的敘事基底;在産業維度,遵循“服從需求-迭代技術-展示成果-優化體驗”的演化邏輯,推動産業鏈條動態升級;在行業維度,構建政府政策引導、學術研究支撐、行業實踐反饋的三方協同機制。這一理論框架在廣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産學研實踐中得到驗證,尤其在短劇創作、高校影視工坊建設等領域,成功打通了“理論灰度”與“影像色彩”的轉化通道,為區域影視生態優化提供了方法論支持。
生態驅動: 産業鏈條深度融合激活乘數效應
活動現場
“影旅共生”模式通過影視拍攝場景與旅游動線設計相嵌合,實現“一組劇組帶火一條旅遊線路”的協同效應。溫泉酒店的劇組訂房協議附帶遊客體驗套餐,荔枝果園的取景合約綁定農産品植入條款,這種嵌套式合作使單一影視投資拉動文旅、農業、康養等多産業收益,形成“1+N”生態經濟增值模型。
從化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歡表示,“從化範式”是以“兩山理論”為根基的影視産業創新實踐,需以生態資源資産化推動影視與文旅、康養等産業深度融合。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黃桂萍提出建立“生態資源評估模型”,將森林、溫泉等自然資源轉化為可量化影視資産;數據顯示,2024年從化影視劇組接待量增長200%,“影旅共生”模式經濟價值凸顯。未來,從化將聯合國際團隊開發《生態影都創新圖譜》,推動流溪河IP全球傳播。
灣區共融:凝聚智慧打造文化新地標
活動現場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從化通過“生態驅動、科技賦能、文化破圈”的“三螺旋”機制,為全國影視産業升級提供了創新樣本。庚鐘銀錶示,學院將深化與灣區高校、企業的合作,構建“學術-産業-在地”協同生態,助力從化從“理論範式”邁向“實踐標杆”。
從化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歡在總結致辭中稱,“從化將以‘生態影都’為支點,打造大灣區文化新地標。”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通過深化産教融合、連結灣區資源,從化有望為全國影視産業升級提供“生態驅動、科技賦能、文化破圈”的可持續發展樣本。(文 從化區宣 圖 活動主辦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