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從軍營到街頭:廣州95後退役軍人的“硬核”環衛青春
2025-05-04 07:01:4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朱樺 責編:甄鏡媛

  晨光初綻,李威已騎上電動車慢行在中山大道上,開始巡查第一輪清掃後的道路。“今天是我們的節日,但工作不能停。”五四青年節這天,李威手中的清掃工具沒有停下,在他負責的路段上,每一個垃圾桶、每一處衛生死角,他都了然於心。同一時間,蒲健召集工友們,準備開展火車東站廣場週邊的巡迴保潔。

  在這個屬於青年的節日裏,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堅守。當第一縷陽光灑在羊城大地,他們早已完成首輪清掃,用活力為廣州奏響潔凈“樂章”。

從軍營到街頭:廣州95後退役軍人的“硬核”環衛青春_fororder_4

天河商圈是天河城管重點保潔的區域

  “活地圖”的修煉指南,是在繁華街區下足“繡花功夫”

  現年30歲的李威來自湖南衡陽,高三時響應徵兵號召入伍,于武警某機動師服役五年。服役期間,他參與執行了南京青奧會安保、G20杭州峰會安保等任務,並憑藉優秀的軍事素養,在民主投票中全票當選班長。因傷復員後,他偶然在手機上看到介紹環衛工作的視頻,“我感覺環衛工作雖然辛苦,但勝在穩定、個人保障好,按我當時的條件,是個不錯的選擇,就在2020年8月入職天河區城市管理第一保潔所。”李威自此開啟了環衛工作生涯。

  在保潔所工作三年後,李威升任質檢班副班長,目前管理90余人,多數年齡在40歲左右。儘管年紀相比多數工友更年輕,但得益於曾在部隊擔任過三年基層班長的經歷,李威在團隊管理上顯得遊刃有餘。“服從服從,就是要先服後從。我自己做好了,才能去要求他人。”抱著這樣的管理理念,李威在工作中一向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帶動團隊嚴格踐行各項管理規定。他以青春朝氣感染工友,用嚴格標準磨礪團隊,讓質檢班始終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作為第一保潔所最年輕的班長,李威負責天河商圈周邊約19.4公里的主次幹道質檢工作。這裡是廣州最繁華的區域之一,日均人流量超百萬,日産垃圾量達15噸,他的團隊卻創造了連續五年“零投訴”的紀錄。“認路認熟了,也就成‘活地圖’了,其實只要多關注路況,就能總結出提高工作效率的法子。”李威保存著負責片區的地圖,上面標注了商圈、居民區和學校周邊的保潔時段以及設備調度的方案,並提出“錯峰作業,人機協同”的工作思路。“把工作方案看成是遊戲攻略,不多想多學就不可能成為王者,我也只是把基本功反復練了很多遍,熟能生巧。”

從軍營到街頭:廣州95後退役軍人的“硬核”環衛青春_fororder_5

天河區城市管理第一保潔所質檢班副班長李威

  去年夏天,天河路和黃埔大道的交界處因交通事故導致大量機油泄漏。李威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提示工作人員放置警示標識,指引行人與車輛避開路面,並迅速調查路線,調派就近的保潔班組與打磨清洗小隊增援,成功協助交警部門在40分鐘內實現道路交通正常運行。

  2023年,颱風“蘇拉”過境後,天河路至中山大道近4公里的路上佈滿被狂風吹落的斷枝碎枝,單是體育中心周邊就有近10棵樹木倒伏,堵塞了三條主幹道。在黃金一小時內,李威帶著15名保潔員和6台收運作業車清理路面,大的樹榦需要靠人力移到路基邊,李威帶頭搬運,儘快疏通了所有交通堵塞點。“這裡是整個廣州交通的大動脈,早一分鐘通路,市民出行就多一份保障。”

  高標準、嚴要求,做一個有審美的“細節控”

  同為“95後”的蒲健今年30歲,也曾在武警某中隊服役5年。在他看來,環衛工作不僅穩定,還可以為城市建設貢獻力量,實現個人價值。因此,他在退伍後選擇入職天河區城市管理第二保潔所,入職1年半後就憑藉在部隊鍛鍊出的駕駛技巧與維修技能當選副班長,是所在班組中最年輕的工人。年紀最小,卻要負責管理整個團隊,是這個青年人職業生涯的一大挑戰,但蒲健並不露怯,“我比起工友可能欠缺一些經驗,但我願意主動學習,下苦功夫提升自己。”對蒲健而言,不同於此前社會對於環衛隊伍文化素質低、老齡化嚴重的刻板印象,如今環衛行業大量引入無人駕駛清掃車等高科技設備,更需要有一定文化水準、對機械感興趣的青年人,這給了像他一樣的年輕人發光發熱的舞臺。

從軍營到街頭:廣州95後退役軍人的“硬核”環衛青春_fororder_6

天河區城市管理第二保潔所質檢班副班長蒲健

  作為公認的“細節控”班長,蒲健把《天河區環境衛生管理標準》熟記於心,以其高標準的操作示範被稱為“行走的教科書”。許多工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在新員工培訓時反復提到的:“掃乾淨城市沒有捷徑,常規路面也好,活動保障也罷,每一個細節都要重視,都要達到標準。”

  2024年廣州馬拉松舉辦時,恰逢體育中心十五運會場館剛剛完成升級改造。比賽出發點的環形跑道上有大量施工後留下的黃泥和淤水。“低位有泥沙,積水不能留著等太陽曬,水車拉邊打不掉,只能依靠灑水車前推輔助人工打掃。”蒲健帶著二十人的團隊幹了一個通宵,“那晚是場硬仗,但我們一定要做到路見本色,不僅是為了賽事,也是為了讓大家都看到我們天河保潔隊伍的專業與素養。”這位年輕小夥堅信,環衛工人只要擁有“城市審美”,用心去將城市打掃成理想中的模樣,就願意彎下腰去,打磨好每一處細節。

  今年春運期間,廣州東站日均人流量超50萬,蒲健帶領同事們從早到晚穿梭在人群中,候車廳的地面剛被踩臟,轉眼又恢復潔凈。百餘工人投身保障工作的付出,換來了乘客的稱讚,也收到火車站管委會特地送來的感謝信。“蒲班長説,咱們收拾的不是垃圾,是城市的‘門面’。我們要讓每個到廣州的人都為城市點讚!”他的班組成員老馬這麼講道。對即將到來的全運會保障工作,這支環衛隊伍表示信心滿滿。

  十五運會倒計時開跑,青春與城市實現“雙向奔赴”

  隨著全運會籌備工作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年輕的班長們蓄勢待發,他們表示:“我們的保潔目標是打造‘席地可坐’城市環境,向世界展現最美的天河。”

從軍營到街頭:廣州95後退役軍人的“硬核”環衛青春_fororder_7

天河城管全力以赴迎接十五運

  李威的班組增加了每週“深度保潔”的頻次,在調整機械作業時間上下了苦功——為了讓路面在商戶們開店前恢復整潔,也不能過早影響居民休息,他與工人們走訪崗頂片區50多家商戶與6個小區,統計市民們的需求,深入拆分街巷,列出讓大家都滿意的打磨“排班表”。一家早餐店主提到:“以前很抵觸打磨機、灑水車這些設備走到我們店舖前面作業,害怕顧客繞路,也擔心水滲到店面裏。”李威走訪時,也告知大家環衛車輛與商鋪必須保持1.2米以上的安全距離。“這條安全線也是安心線。”李威解釋道,“商戶理解我們的工作,主動配合了,咱們城市才能保持乾淨。”

  而蒲健的工作清單上也新增了全運場館周邊110余家臨街商鋪的“交涉”任務——各商戶明確門前責任區域,共同維護賽場周邊衛生秩序。“有些店主一開始不耐煩,覺得我們只是掃垃圾的,怎麼還管那麼多?其實,我們做的不是‘管’,而是服務。”蒲健掏出手機,展示他保存的一部分商戶前後對比照片,“我們把大路掃乾淨,他們讓門前守住潔凈,生意一定會更好。站在商戶的角度想問題,他們也會更理解我們環衛工人。”到現在,林和街的商戶已經對門前衛生問題産生了“默契”,互相監督,共同維護。

  深夜的天河路上,李威班組的5台灑水車已悄然上路;燈火通明的辦公室裏,蒲健與“應急突擊隊”的工友們正對照著保障方案反復推敲每個細節。“青春有很多種樣子,我們選擇在街頭書寫。”李威的話擲地有聲。他們用日夜堅守與細緻辛勤,共繪城市潔凈長卷,在平凡崗位上綻放出耀眼的青春光芒。(文/圖 成廣聚 寧泊 陳疊 黃瑞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