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5月,廣州越秀南路的關帝廟內,一群覺醒女性點燃了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革命火種。廣東婦女解放協會的成立,不僅標誌著中國首個由無産階級政黨領導的婦女組織登上歷史舞臺,更以“將婦女運動納入民族解放洪流”的實踐,開啟了中國特色婦女解放道路的探索。百年回望,這群用熱血澆灌革命理想的南粵巾幗,以覺醒之志衝破封建枷鎖,以無畏之姿投身武裝鬥爭,在嶺南大地上書寫了世界婦女運動史上的壯麗篇章。
廣東婦女解放協會舊址
覺醒之路:從思想啟蒙到組織鍛造
嶺南大地作為近代民主革命的前沿陣地,其獨特的文化交融性催生了婦女解放運動的創新實踐。1924年國共合作背景下,何香凝主持的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創辦《婦女之聲》週刊,同年3月8日廣州舉行的中國首次三八國際婦女節遊行,明確提出“廢除多妻制”“保護女工權益”等主張。1925年5月成立的廣東婦女解放協會(中共廣東區委直屬),在鄧穎超、蔡暢等指導下創建“教育—生産”聯動模式:開設的29所女工夜校教授文化課與縫紉技能,省港大罷工期間設立的工讀傳習所吸納1200余名失業女工,至1926年底發展會員2678人。
廣東婦女解放協會宣言
在省港大罷工的烽火歲月中,宋慶齡發起成立“北伐出征軍人慰勞會”,動員海內外力量籌集資金與物資,有力支援了罷工鬥爭。同一時期,何香凝通過創辦工讀傳習所等實踐,為革命輸送了區夢覺等婦女幹部。這些經受過鬥爭考驗的女性先鋒,成為土地革命時期武裝鬥爭與政權建設的中堅力量。鄧穎超在1926年《廣東婦女運動報告》中強調:“婦女解放必須與民族解放同步推進,二者如光影相隨不可分割”,這一論斷成為百年婦運的理論基石。
群星閃耀:丹心映照木棉志
翻開泛黃的《廣東婦女解放協會章程》,執行委員會名單上的名字熠熠生輝:鄧穎超深入潮汕建立分會網絡,高恬波率北伐救護隊轉戰湘鄂贛,區夢覺執筆《婦女解放必經的途徑》喚醒萬千女性。這些平均年齡不足25歲的革命者,用生命詮釋著“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豪情。
1927年的血色黎明中,陳鐵軍與周文雍的“刑場婚禮”震撼神州,24歲的區夏民帶領“盧森堡隊”女戰士血戰海陸豐,高恬波在南昌就義前高呼“為婦女解放死而無憾”。她們的故事,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時被搬上國家大劇院舞臺,新時代青年在觀演留言中寫道:“原來教科書上的每個名字,都是鮮活的生命選擇。”
武裝鬥爭:紅棉怒放海天間
1927年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創建時,數千婦女組成運輸隊與宣傳隊支援前線,17歲的賴月嬋等骨幹參與偵察敵情。同期,瓊崖婦女協會發起“破除舊名”運動,上千女性摒棄“某某氏”稱謂,龐瓊花、王運梅等名字自此載入革命史冊。1931年5月,中國首支成建制婦女武裝——瓊崖紅軍女子軍特務連正式成立,全連103名戰士在沙帽嶺伏擊戰中殲敵百餘人,繳獲槍支30余支,以“向前進”戰歌彰顯巾幗力量。2014年,最後一位娘子軍老戰士盧業香逝世,標誌著這段傳奇落下帷幕。
精神傳承:百年薪火照新程
自1925年廣東婦女解放協會成立初期提出“破除封建禮教束縛”的綱領,到1943年中共中央發佈《關於各抗日根據地目前婦女工作方針的決定》,確立“婦女參加生産是婦女解放中心環節”的方針;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先行探索到新時代的創新實踐,南粵大地始終走在婦女發展事業前沿。廣東在全國率先構建外來女工權益保障體系,通過技能培訓賦能女性職業發展;新時代推出的“粵姐姐”創新創業計劃,以多元化服務支持女性實現人生價值。廣東省權威報告顯示,婦女在全省就業領域佔比持續提升,科技創新戰線更涌現大批女性領軍人才,彰顯巾幗力量的時代跨越。
站在百年曆史坐標上回望,廣東婦女解放協會留下的不僅是武裝鬥爭史詩,更是“婦女解放與民族復興同向同行”的方法論啟示。廣州農講所舊址新設的婦運專題展中,陳鐵軍的婚戒、區夏民的家書與當代女航天員王亞平的手模並列陳列,歷史與現實的對話訴説著不變的精神內核:婦女解放從來不是孤立的抗爭,而是人類解放事業的有機組成。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的背景下,女性創業者群體持續壯大,新一代女性創業者正成為科技創新與産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當橫琴深合區的實驗室裏女科學家攻克晶片難關,新時代的南粵女兒正以新的方式延續著先驅精神。正如廣東省婦聯在百年紀念宣言中所言:“覺醒、抗爭、奉獻的基因永不過時,這份穿越時空的巾幗力量,將繼續照亮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文/圖 廣州市婦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