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美“荔”南山:從皇家貢品到城市金招牌 一顆荔枝的産業突圍戰
2025-06-20 10:22:4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車園元 責編:王悅陽

  當300多歲的桂味荔枝樹挂滿紅果,當單株2000斤的“荔枝王”在月亮灣公園傲然挺立,當百年荔枝老樹的“採摘權+冠名權”在拍賣會上以100%成交率被名企競逐——深圳南山荔枝,這個穿越唐宋煙雲、曾為皇室貢品的嶺南珍果,正以一場融合古老智慧與現代商業的産業升級,向世界遞出深圳的“甜蜜名片”。

美“荔”南山:從皇家貢品到城市金招牌,一顆荔枝的産業突圍戰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20093302

南山區荔林公園300歲“桂味”荔枝古樹 供圖 南山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

  底蘊傳承,皇家珍品蝶變城市名片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的詩句道不盡嶺南人對荔枝的癡愛,而南山荔枝,無疑是這份癡愛的頂級注腳。流傳甚廣的“世界荔枝在中國,中國荔枝在廣東,廣東荔枝在深圳,深圳荔枝在南山”之説,其底氣深植于一方獨特水土與千年耕耘。

  南山區三面臨海、一面靠山的獨特地形,形成典型的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空氣中富含的氯離子、獨特的紅壤沙壤土,共同孕育了南山荔枝卓爾不群的品質——果大、肉厚、汁濃、皮薄、清甜少酸。

  南山村立村近700年,荔枝栽培史源遠流長。清嘉慶《新安縣誌》便有“樹高丈余或三四丈…實大如卵,肉白如肪,甘而多汁,乃果之最珍者”的記載。從大南山腳下到內伶仃島,老齡荔枝樹是這片土地滄桑與甜蜜的活化石。

美“荔”南山:從皇家貢品到城市金招牌,一顆荔枝的産業突圍戰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20093308

南山荔枝“糯米糍” 供圖 南山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

  在140余種中國荔枝中,南山荔枝主要品種為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三種。糯米糍肉厚核小,軟滑如脂;桂味爽脆清甜,自帶桂花幽香;妃子笑青紅相間,個大味美。

  南山現存4696株百年以上荔枝樹,是嶺南荔枝的“活體基因庫”。荔林公園內一株340歲的桂味老樹,以及月亮灣公園那株年逾三百、單産2000斤的“荔枝樹王”,都是大自然與農耕文明共同締造的奇跡。

  科技賦能,守護“綠色活化石”煥發新生

  城市化浪潮下,當前南山荔枝種植面積約2.25萬畝,百年老樹更顯珍貴。守護這些“綠色活化石”,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重任落在了南山荔枝産業的“領頭雁”——西麗果場肩上。

美“荔”南山:從皇家貢品到城市金招牌,一顆荔枝的産業突圍戰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20093254

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果場 供圖 南山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

  西麗果場與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緊密合作,共同探索解決荔枝生産管理中遇到的難題,研究總結了螺旋環剝技術、滴灌施肥技術、荔枝貯運保鮮配套技術、荔枝自動分級分揀系統等多項荔枝生産關鍵技術,推動南山荔枝産業發展。

  2016年,依託區政府“專業人做專業事”的決策,西麗果場接管了荔林、月亮灣等公園內的全部老樹保護工作。面對樹勢衰弱的老樹,果場技術團隊打出“復壯組合拳”:施用有機肥,粉碎荔枝枝條覆蓋還田,活化根系;實施樹體回縮修剪,恢復樹勢,通過埋管觀察根系,監測不同土層中根系的分佈密度和生長動態,適時調整栽培技術措施,科學營養管理;採用荔枝蒂蛀蟲燈光誘捕技術,綜合防治病蟲害,減少藥物依賴;採用“歇枝”輪休技術,讓老樹分片隔年結果,保障品質。

  七年磨一劍。這套系統性的復壯技術不僅讓老樹産量逐年攀升(月亮灣示範園畝産高達6000斤),更凝結為深圳市農業地方標準《老齡荔枝樹復壯技術規程》,獲得深圳市科技成果登記,並遴選為深圳市主推技術。2023年,“南山荔枝”知識産權保護工作站在月亮灣揭牌,進一步強化“南山荔枝”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提升品牌價值。

  品牌重塑,嶺南佳果躍升城市金招牌

  南山荔枝的突圍,不止于生産端,更在於品牌價值的深度挖掘與文化賦能。

  從1988年首屆深圳荔枝節,至2024年連續舉辦26屆的“南山荔枝文化旅遊節”,以荔會友、以荔興商已成為深圳獨特的城市記憶和文化標簽。荔枝樹作為深圳市樹,承載著城市的精神脈絡。

  2006年,南山荔枝成為全國首個獲得地理標誌保護的荔枝産品。2010年完成“南山荔枝”地理標誌商標註冊,並制訂《地理標誌産品 南山荔枝》地方標準。該標準明確規定果實大小、色澤、甜度風味、果肉質地等特徵標準,依據果實成熟度、病蟲害狀況、營養成分等因素對品質進行詳細分級,有效規範南山荔枝市場品質,為南山荔枝品牌化發展築牢根基。同時精心打造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包裝,將南山特色地標、城區景觀元素、荔枝林等圖案融入其中,在提升品牌辨識度的同時,傳遞南山荔枝獨特地域文化魅力。

  今年5月,一場開創性的拍賣會在荔林公園舉行。152個標的(對應199棵百年古樹)的“採摘權+冠名權”,通過“線下盛典+線上直播”雙軌模式競拍,首日成交率即達100%。40余家名企參與,實現“名企助力名荔,文化反哺産業”的深度融合,將荔枝老樹權益轉化為市場要素,為農産品品牌升級提供了“南山方案”。

  西麗果場精心打造“尋味南山,共享自然”荔枝採摘之旅,以國家地理標誌産品為核心IP,構建集自然體驗、文化感知、採摘互動於一體的文旅場景,讓消費者沉浸式感受美“荔”南山的魅力,荔熟時節到西麗果場採摘正宗南山荔枝,已成為深圳市民夏日休閒的重要方式。

  為突破鮮果期短的瓶頸,西麗果場開發出荔枝幹、荔枝蜜、荔枝酒等深加工産品,“雙荔”品牌通過綠色食品認證,遠銷歐美,讓“南山味”四季飄香。

  提質增效,金字招牌鍛造産業新範式

  儘管成績斐然,南山荔枝産業仍面臨挑戰:生産規模受限、品種結構單一導致上市期集中、品牌整體影響力有待提升、分散種植戶標準化不足,以及地理標誌管理可持續性等隱憂。如何讓這塊“金字招牌”歷久彌新?

  南山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擬構建“區域+企業+産品”三級品牌體系。 以“南山荔枝”區域公共品牌為統領,支持“西麗果場”、“南荔王”、“雙荔”等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協同發展,通過土地整合、合作經營等方式壯大産業規模,實現品類創新、品質提升與品牌溢價。

  深化“文化IP+體驗經濟”融合。 持續創新如古樹冠名權拍賣、定制化採摘、深度文化體驗遊等模式,將荔枝從農産品昇華為承載城市記憶與生態價值的文化符號和高端體驗品,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新路徑。

  從唐宋貢品到地理標誌,從百年古樹到創新拍賣,南山荔枝的傳奇,是自然稟賦與人文積澱的結晶,更是深圳這座創新之城在農業領域銳意進取的縮影。它不僅僅是一種水果,更是嶺南風物的瑰寶、深圳特産的驕傲、城市文明的鮮活符號。擦亮“南山荔枝”這塊金色招牌,需要科技賦能守護古樹長青,需要文化創新激活品牌基因,更需要制度設計保障産業可持續發展。當百年老樹結出的果實,通過最現代的商業模式走向世界,南山荔枝書寫的,正是一部傳統農業擁抱未來、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南山範式”。這顆穿越三百年時光的嶺南珍果,其未來,必將更加“荔”久彌新。(文 傅岩 梁紫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