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廣州從化:以改革開放精神書寫高品質發展生態答卷
2025-11-09 14:13:11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魏寒冰

視頻來源 從化融媒中心

  在廣州北部,從化區正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與産業發展協同推進的高品質綠色發展路徑,為“百千萬工程”和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品質發展引領區建設注入創新活力。在空天産業領域,中科宇航液體動力系統試驗中心已建成投用,標誌著從化在商業航天測試領域實現里程碑式突破。該中心致力於打造面向全球開放的航天動力測試平臺,並帶動無人機零部件、新材料等關聯産業集聚,逐步形成“研發—測試—製造—應用”的全鏈條産業生態。在智慧農業方面,從化荔博園依託空—地協同立體監測系統,運用無人機進行農情監測與植保作業,顯著提升果園管理效率。同時,從化成功研發荔枝超低溫冷凍鎖鮮技術,使“凍眠荔枝”在解凍後仍保持九成以上的原果色澤與品質,大幅提升農産品附加值。在生態養殖領域,乙太平鎮連塘村為代表,通過優化養殖模式,有效提升水産品質與市場價值。從空天産業突破到智慧農業創新,從化區以“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雙輪驅動推動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逐步打破傳統路徑依賴,展現出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新圖景。

  生態工業:以制度型開放激活新質生産力

  從化區以“生態保護不是發展的成本,而是投資的回報”為核心理念,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數字化轉型,生動演繹了生態工業的辯證發展。在從化經濟開發區,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心作為轉型“大腦”,已吸引珠江電纜、聚賽龍等7家企業簽署數字化協議,大唐化粧品與華為雲的合作案例更入選廣州市中小企業轉型標杆。傳統産業在此煥新動能,例如亨龍智慧作為全國壓縮機焊接設備市場的“隱形冠軍”,佔據70%市場份額,為比亞迪、埃安等新能源車企提供核心技術支持。同時,聯合利華華南生産基地實現每小時2.4萬支牙膏的智慧化生産,萬力輪胎通過“5G+工業互聯網”平臺將産品不良率控制在萬分之三以內,充分證明綠色發展是實實在在的競爭力。2024年,從化區技改投資同比增長57.5%,全社會研發投入首次突破10億元,展現出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協同發力、各類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的顯著成效。

  鄉村振興:以科技創新驅動城鄉融合新發展

  從化區在鄉村振興實踐中,始終將科技作為激活産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推動新質生産力在農業農村領域落地生根。在呂田鎮安山村,600畝撂荒地通過機械化耕作與無人機播種技術,成功復耕並試種水稻與番薯新品種,實現降本增效。與此同時,高山茶樹富硒技術的應用使茶葉硒含量提升至0.5mg/kg,遠超國家標準,顯著提升産品品質。

  科技賦能進一步延伸至農産品深加工與品牌塑造環節。澤力醫藥公司創新研發的植物飲料,每100毫升含2.5克膳食纖維,成為都市健康新選擇;而“呂田一桌菜”品牌通過名廚創新,推出多款特色菜式,在第十七屆呂田美食節引發消費熱潮,有效帶動當地餐旅産業發展。

  從化區的實踐表明,科技創新不是遠離鄉村的高深概念,而是能夠深深紮根鄉土、激活一方産業的關鍵力量,為城鄉融合發展與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複製的基層樣本。

  空天産業:以深度開放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中科宇航液體動力系統試驗中心的建成,是從化區空天産業實現從“0到1”戰略跨越的關鍵一步。該中心作為2023年廣東省重點項目及大灣區唯一的綜合性航天産業基地,不僅將打造面向全球開放共享的公共研發平臺,還開創性地將航天科技與科普教育、現代農業及生態文旅深度融合,構建起多元協同的航天科技生態體系。在技術突破方面,力箭二號運載火箭已進入總測階段,計劃於今年四季度執行我國空間站輕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力箭二號重型運載火箭未來將支撐每年60次的高頻次發射,服務國家衛星互聯網建設需求。與此同時,從化區同步規劃空天産業園,重點引進衛星製造、火箭零部件等上下游企業,並聯合中山大學等高校共建空天科技研究院,旨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千億級商業航天集群。試驗中心的落成和後續規劃,展現了從化區在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中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的決心,標誌著其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文旅融合:以價值實現拓寬協調發展新路徑

  從化區通過“月月有節、季季有賽”的品牌策略,依託中國山馬越野賽、國際摩聯MiniGP賽事等全年106項活動,成功塑造“賽旅一體”的消費場景,帶動住宿、餐飲等文旅消費實現32%的顯著增長。在此基礎上,越秀風行國家級田園綜合體以“千頭奶牛萬畝良田”重塑田園牧歌,天人山水1.5萬畝生態園區打造藝術康養新地標,共同探索生態産品價值轉化路徑。同時,從化區大力發展影視産業,推動建設大灣區國際數智視聽服務谷,創新推出“一影一線路”模式,借助《尋夢流溪》《老廣的味道之從化味道》等影視IP,開發主題民宿集群,推動“畫面即場景、追劇即旅行”的文旅融合新體驗,使流溪河畔的“生態影都”成為區域新名片。在農業領域,太平鎮連塘村通過低碳智慧漁場養殖的“瘦身魚”,以精細化管理和生態養殖實現品質提升與價值倍增,體現了“以質取勝”的農業發展新路徑。從賽事引流到影旅融合,從生態賦能到品質農業,從化區逐步構建起生態、科技與産業深度融合的高品質發展格局,展現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基層生動實踐。

  從化區的探索證明,弘揚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必須堅持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在這裡,生態優勢正通過制度型開放、區域協調發展和新質生産力的培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高品質發展成果,為廣東乃至全國提供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可行路徑。(文 徐文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