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11月28-30日全球潮人“歸潮”團聚 共赴“根脈親 家國興”之約
2025-11-14 17:38:0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車園元 責編:王悅陽

  11月14日上午,廣東潮州舉行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新聞發佈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年會總體籌備情況、主要活動安排並答記者問。據悉,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將於11月28日-30日在潮州舉辦,圍繞“潮學、潮商、潮青、潮博”四大板塊舉辦系列活動及參觀調研活動,讓全球潮人在歸鄉之旅中尋根脈、敘鄉情、興家國、謀未來。

新聞發佈會現場

  發佈會由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籌委會委員、潮州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蔡少賢主持。國際潮團總會主席、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主席徐和,潮州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陳秀婷,潮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陳平,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潮州市委員會副書記劉建鴻出席發佈會。

  會上,國際潮團總會主席、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主席徐和介紹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有關情況,通報大會籌備工作情況及主要活動安排。徐和指出,國際潮團聯誼年會首次回歸潮州這一“心靈原鄉”,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全球潮人共敘鄉情的盛會與深刻尋根之旅,旨在更高起點上凝聚僑心僑力、在“十五五”新征程上共同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本屆年會以僑為橋凝聚僑心僑力、以根為脈彰顯潮人家國情懷、以商促興匯聚發展動能,將推動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等戰略部署轉化為全球潮人共識與行動,引導潮人資本和創新力量投向“十五五”規劃重點領域,為在“十五五”新征程上共同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潮人力量。三年多來,潮州以高水準籌辦年會為契機,錨定“辦出特色、辦出溫度、辦出實效”目標,持續強化高位統籌強推進、內外聯動聚僑力、全域提質優環境、營造良好氛圍等方面的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僑”的文章,將“僑”的優勢切實轉化為潮州的發展優勢。

  潮州作為千萬潮籍僑胞的“心靈原鄉”,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根脈與家國情懷。徐和介紹,大會期間,將緊扣“根脈親 家國興”主題,以“歸潮”為主線,以“文化”為載體,辦一場四海潮人“攜手共進”的發展大會,通過舉辦潮人經濟産業對接交流展覽,打造經貿對接與成果展示平臺;依託“百千萬工程”建設成果展和縣區考察參觀活動,直觀呈現潮州發展機遇;舉辦青年人才沙龍活動,為潮人事業注入新生力量。辦一場海內外潮人“雙向奔赴”的親情聚會,以“鄉愁”為紐帶,打造古城沉浸式體驗和文化參觀活動,讓鄉親們在文化體驗中重拾鄉愁記憶、凝聚親情紐帶。辦一場天下潮人“兄弟同心”的團結盛會,通過舉辦“海外潮人與中國抗戰”專題展覽,召開潮學國際研討會,發佈《潮人慈善紀事》倡議事項,發佈潮人黃頁等,生動展現潮人心繫家國、情係桑梓的愛國愛鄉傳統。

  潮州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陳秀婷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年會歸潮,是主動回應海內外潮人賡續文化根脈、追尋心靈原鄉的精神需求,將進一步增進對以“忠孝仁義信”為核心的潮人精神價值的文化認同,強化“潮人一家親”的情感紐帶,增強全球潮人社群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如何借助年會契機,打造具有潮州辨識度的文化盛宴,讓潮州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更絢麗光彩?潮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陳平表示,活動以文化為魂,策劃了文化參觀和古城沉浸式體驗活動,力求讓嘉賓在行走與體驗中産生深度共鳴,讓鄉愁有處可尋、有景可依。文化參觀活動將圍繞探訪“尋根祖地”進行設計,設置“回歸故里”“薪火相傳”“根脈永續”三個篇章,規劃一條貫穿古城核心的“尋根動線”,並舉行全球潮團旗幟插旗儀式。古城沉浸式體驗活動則圍繞走進“心靈原鄉”主題,策劃“入城”“叩茶”“食飯”“逷迱”“看戲”“買物”六大項目,讓嘉賓全方位感受潮州古城的文化魅力。

  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潮州市委員會副書記劉建鴻介紹,為做好年會志願服務工作,潮州已組建起一支總規模達1200人的志願者隊伍,涵蓋大學生、上班族、個體戶、民間救援組織及雙語“紅領巾講解員”等各行各業群體。這支隊伍不僅有多元身份背景,更兼具專業服務能力,志願服務不再局限于禮儀、導引等傳統內容,而是主動深度參與年會全流程、各環節,從嘉賓接送站與隨車服務,到開閉幕式及古城沉浸式體驗的秩序維護,全程為海內外嘉賓築牢安全保障、傳遞“回家”的溫暖。(文/圖 那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