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力】國有物流巨頭成立 國內物流企業合作成為必然趨勢
2021-12-31 15:07: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馮實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馮實):近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物流集團”)正式揭牌成立。在股權結構方面,國家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務院各持有該集團38.9%的股份。中國物流集團增資後註冊資本達3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有物流巨頭。

  通過TOOM輿情監測系統可以看到,中國物流集團正式揭牌成立的消息一經發出,便引起了市場及業內的廣泛談論。部分輿論認為,中國物流集團的成立勢必精簡國內物流資源分佈,加大國內物流産業在國際間的競爭力。作為物流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物流的發展趨勢也將受到中國物流集團的發展方向影響。由此,記者對國內首家A股上市的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長久物流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閆超進行了採訪,就中國物流集團成立後對國內、國際間物流行業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了解。

  中國物流集團成立積極影響明顯 但需關注其後續發展

  截至目前,我國物流行業整體以中小規模企業為主,集群化發展尚不完善,能源消耗偏高。本次中國物流集團不僅直接整合四大央企物流業務,還全方位覆蓋“海陸空”戰略資源,涉及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持股10%)、中遠海運(持股6.3%)和招商局集團(持股4.9%)。有評論認為,中國物流集團通過加快物流行業資源整合,能有效緩解行業集群化不完善的問題。此外,該公司的成立或能為行業整體降低碳排放、提質增效提供解決方案。除了積極影響外,部分物流企業對該公司的成立也有所擔憂。閆超表示,由於中國物流集團的體量十分龐大,背景優勢非常明顯,全物流行業也應關注該集團後續發展中是否存在過度集中市場優質資産和資本,壓縮其他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競爭空間等問題。

  深耕細分領域 加強合作是物流企業未來發展方向

  此次中國物流集團的成立是迄今為止國內物流行業內最大規模的整合事件,對市場內的其他企業所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閆超直言:“我認為這種壓力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其所整合的物流資源體量與品質遠超現有行業內絕大多數企業。另一方面,其作為‘巨無霸’級央企在對政府及其他企業方面具備更強話語權。”但挑戰與機遇同在,單從汽車物流來看,由於汽車物流屬於物流行業的細分領域,相較于一般社會物流業務有一定特殊性和專業性,對駕駛員有更高的要求,汽車物流公司可以憑藉豐富的汽車資源與經驗,持續深耕汽車物流行業,或能在細分領域尋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宏觀來看,公司必須對所在細分物流行業市場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知,對行業的深耕有助於公司第一時間察覺市場微小的變化,有利於公司快速針對市場變化做出調整。

  我國物流行業已然向更高層次發展,合作是必然趨勢和過程,“零和博弈”的心態不利於當今行業發展。在物流行業,企業間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許多物流資源具有共享性,通過合作進行資源共享是整合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對於中國物流集團所持有的優質倉儲、運力等物流資源,其他企業如果能與之在物流網絡、客戶資源、服務經驗等方面合作,相信能夠産生“1+1>2”的效果。

  把握國際物流轉折機遇 增加國際間競爭優勢

  對於全球物流行業來説,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了改變現有市場分配格局的“風暴眼”。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大量優質資源被極少數國家與企業持有。如今,國際範圍內的供應鏈體系正在重構。由於我國擁有良好的疫情防控手段,我國物流産業相對復蘇效率更高,受到疫情影響更小,企業運營風險有所下降,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地位藉此越加突出。國家在此時組建中國物流集團是把握國際流通機遇重要窗口期,打造世界級綜合性物流企業集團的重要舉措。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曾表示,該集團有利於中國製造參與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閆超同意這種看法,並對中國物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出了他的意見。

  閆超表示,在歷史性機遇出現後,物流企業應當在兩方面做好增加國際競爭力的準備。一方面,企業應該自發地打開國際戰略格局,積極走向國際市場,敢於面對新需求、新技術、新方法,並加強企業間合作;此外,企業應當積極加強企業運營能力建設,從物流管理能力、控制能力、作業能力三方面著手,吸收成功企業經驗並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加以內化,構建適應國際物流新形勢的運營能力。另一方面,企業應當提高産品競爭力,充分分析項目所在地的市場需求變化,從服務理念與服務內容兩方面進行創新,加強服務創新能力;此外,還要把握行業窗口期,共同對關鍵戰略資源進行卡位,為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