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專注力和學習力是打開學習知識和技能大門的金鑰匙,但在如今的信息時代,兒童及青少年在各類電子設備誘惑以及家庭養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往往會出現專注力不足的情況,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為此,國際在線記者通過與普盈特學習力創始人易文老師進行對話交流,用更多維度的觀察和更多元的聲音,讓各方攜手、讓不同的領域的專家發聲,在碰撞和交流中帶來更多的創新和思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共同為兒童提升專注力和學習力做出嘗試。
普盈特學習力創始人 易文(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重視“心靈的感冒” 把好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道關
2021年國民心理健康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小學生的抑鬱檢出率是10%、初中生抑鬱檢出率30%、高中生抑鬱檢出率為40%。“我覺得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易文老師表示,“如果從國家的人才戰略來思考,這些孩子未來在走上工作崗位的過程中都帶有心理疾病的話,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甚至涉及到國家的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因此,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此外,易文老師介紹:“抑鬱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也被稱為心靈感冒。如果積極地去了解抑鬱,我們就會發現它像普通治療感冒一樣簡單,可是因為部分家長存在認知誤差,所以很多孩子在進入這種感冒狀態之後,家長會覺得很羞恥,不願意及時去就醫,甚至覺得只是這孩子‘作’,認為孩子以這個為理由逃避上學。”因此,這種認知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如果這些家長認知及時,能夠儘早發現孩子的這種狀態,到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治療師那裏,其實可能不用服藥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很多家長拖延了治療的最好時間,最後就只能去醫院接受藥物治療。”為此,易文老師強調,家長要把好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關,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責任人。
據悉,易文老師近年一直從事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諮詢工作,她在一線實操的過程當中發現,大部分孩子在患上抑鬱症之前,其實存在學習障礙的問題。“學習困難症”只是近十年才得到了我國專家學者的關注。“比方説我們研究學習障礙、學習困難等課題,起步時間就比歐洲一些國家晚了10年到20年,這個差距不僅是在專家學者的研究領域,同時也存在於家長的認知方面,造成了一種循環心理能耗的增加。”為此,易文老師在三年前便開始尋求全球團隊去研發學習力産品、研發訓練課程來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困難”。因為很多學習力、專注力産品,在國內和國際的年齡天花板是十周歲,對於部分發育遲緩的孩子是十二周歲。很多視知覺、聽知覺和觸覺的統合問題超過年齡就無法做進一步的調整和改善,所以在三年前,我們的團隊就致力於集結全球的資源,去尋找最好的技術以及最好的研發團隊來合作研究結局方法。
易文老師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
拒絕“焦慮與內卷” 尋求全球智慧研發産品
在採訪過程中,易文老師也提到了國內外教育的差異之處。“歐洲的教學或者德國的教育方式,優點是致力於保護孩子對周圍世界的探索,大家是有耐心的,家長不是那麼著急、那麼功利的。因此整個的社會對於青少年的期待也是不一樣的。”易文老師介紹,“在德國生活的16年時間,我的很多朋友都跟我表達,我們很尊重手工業者,並且對他們充滿感恩,對職業的不歧視,對體力勞動的的平等對待,也讓很多孩子會放鬆下來,不去死讀書而是選擇職業教育,並且認識到職業教育並不影響收入,甚至職業教育結束後仍然還有很多通道,能夠走向高等教育。”
TeSa德國感統訓練課程
TeSa德國感統訓練課程用於德國國足的訓練
“當然我們不可能幾天之內改變的像歐美國家一樣,不焦慮、不內卷,但我覺得只要是平和的向前發展,逐步去融合,那麼融合本身就是一個緩緩推進國內教育發展的過程。”易文老師説。
提出“學習的新革命” 通過訓練激活深度感知
除了理念與方法以外,技術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普盈特的日本和美國團隊貢獻了AI人工智能,旁白配音,減少了授課老師因鄉音或言語節奏等因素影響教學效果。並且使用VR、AR相關技術應用於後續教學模板,在虛擬現實場景中教學,突破傳統授課模式。
近日,Chat GPT-4的出現引起全球對人工智能的熱議,不少人都在討論這一超級人工智能産品的問世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牛津大學預測,到2032年因人工智能的應用,失業率將達到23-47%。那麼,在被喂食海量數據精通深度學習的機器人面前,我們人類的學習究竟應該進入怎樣的狀態呢?人工智能擅長的是對上下文的理解和學習,掌握複雜的邏輯推理和思維能力,面對它們,人類智慧的差異化在哪?
對此,易文老師認為,人工智能所習得和模倣的是人類左腦的學習能力,例如語言推理和邏輯等等,同時依託文字圖片等海量數據輸入來提升模型的精準性。如果我們和AI去競爭左腦的學習能力,是不可比的,因為人類腦容量的數據處理能力只是人工智能的冰山一角。當然,我們無需妄自菲薄,人類除了左腦還有右腦及胼胝體。而右腦和胼胝體有著極強大的深度感知能力,如視聽嗅味觸的能力,創造力及共情能力。所以,我們提出“學習的新革命”概念,通過專利課程首先幫助孩子們恢復正常的視知覺和聽知覺能力,提升專注力;然後在此基礎上,通過思維力、閱讀力和記憶力的訓練,激活孩子們的深度感知,讓他們能大幅度提升學習效率,從而更輕鬆愉快的學習。
修復“生理性bug” 探索了解教育底層邏輯
據了解,普盈特也致力於通過公益幫助家長及孩子們,易文老師也在三年間進行了100余場的公益講座,分享人生經驗的同時,面向老師和家長去做培訓,讓他們了解教育底層邏輯。同時,易文老師也會定期組織公益讀書會,帶領家長去成長,也鼓勵家長在這個公益平臺上繼續發展公益。
公益家庭養育講座進企業
公益家庭養育講座
公益家庭養育講座
讓孩子眼裏有愛——公益親子幫扶項目
公益家庭養育講座進校園
在談到企業家的“初心”時,易文老師提到,“坦白講,我們給公司定的發展方向,也特別樸素的初心,真的就是讓我們的下一代身心更健康、學習更輕鬆,這就是我們的使命,所以我和小夥伴們也都是這樣去做的。”此外,易文老師還介紹了普盈特發展方向的四個關鍵詞:
愛。“因為我們很多孩子有學習障礙和情緒障礙,這些孩子在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裏可能得不到那麼多的重視和關注,那麼就需要老師去重點關注,需要眼裏有愛。在工作的過程中也要確定他是非常有愛心的老師,他的眼神不能是空洞的,他是需要帶著內容的去教育孩子的。”
堅守。“在發展的過程中,哪一個企業能不遇到困難?尤其是在做一件在目前國內還沒有企業做的事情,我們跑在一個空白的賽道上。沒有前面的人可以指引我們,也沒有人告訴我應該怎麼做,可能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那就需要我們整個的團隊要堅守,把這件事情都當成他們的事業在做,而不僅僅是一個職業。”
成長。“我們不是醫生,我們療愈的更多是學生,是更隱形的東西,這就需要每個老師能夠時刻能覺察到自己情緒,能夠及時調控自己情緒的人,要學會成長。因此普盈特會賦能老師們,提供課程讓他們成長。每一個老師都要參與讀書會,心口意合一,共同朝著同一個方向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創新。“我們的研發團隊做課程都在持續的創新,我們的老師也在創新,因為教學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課件擺在那裏,不同的老師都會教出不一樣的效果,而且在每一堂訓練課上,每一個孩子他的個體是不一樣的。他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感覺,這就要求了老師必須具備創新能力。”
在採訪的最後,易文老師也笑稱,自己是有點“憂國憂民”的。“我覺得應該從家長到我們整個社會系統做一體化的規劃,逐步讓家長放下這些焦慮和內卷,回歸教育的本心。孩子們身心能否健康發展,真的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我們普盈特作為社會的一份子,雖然還是一個小企業,但也感覺到肩頭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希望用十年時間,盡我們所能,幫助孩子們把生理性的“bug”(學習障礙)修復掉。讓我們的下一代身心更健康,學習更輕鬆。(文/鄭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