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一帶一路”為亞歐合作開闢廣闊前景

2017-09-13 08:47:21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徐佳航   責編:許煬

  “一帶一路”倡議,在地域上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通過與相關各國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實現合作共贏。4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亞歐兩個大陸間的互聯互通越來越深入。通過深挖亞歐大陸的巨大發展潛力,“一帶一路”建設必將為亞歐合作開闢廣闊的前景

  9月14日至15日,博鰲亞洲論壇和法國展望與革新基金會將在法國巴黎共同舉辦主題為“‘一帶一路’:亞歐戰略對接”的專題會議。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位代表將圍繞基礎設施、貿易投資和金融與創新等話題,共謀亞歐國家如何共建“一帶一路”。記者就此專訪了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

  周文重指出,亞歐之間自古以來相互交流與合作就十分密切,目前亞洲與歐洲貿易總量約佔全球的70%,經濟總量超過全球50%。“一帶一路”倡議,在地域上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通過與相關各國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實現合作共贏。4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亞歐兩個大陸間的互聯互通越來越深入。目前,在新歐亞大鐵路上,中歐班列正乘著貿易便利化的東風,飛馳于中歐兩端,為相關各國帶去了優質商品,大大促進了亞歐經濟貿易發展。

  周文重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始終以探尋經濟增長之道、實現全球化再平衡、開創地區新型合作為目標,基礎設施建設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基礎設施不僅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也是提高貿易便利化水準、建設高標準自由貿易網絡的重要依託。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影響力不斷深入,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日益加強。與亞洲經濟的活力和潛力相比,亞洲基礎設施狀況依然十分薄弱。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跨境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亞洲經濟一體化的基礎。長期以來,亞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設想很多、也有規劃,但行動少、見效慢。中國倡導共建“一帶一路”,是亞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機遇。“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先行,通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創新機制,解決困擾亞洲各國的基礎設施資金難題。“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互聯方案,有規劃、有資金,重視相關國家的舒適度,共商、共建、共享。

  周文重表示,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亞歐合作的集中領域之一。亞洲新興經濟體正快速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形成投資需求洼地,歐洲擁有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雙方可優勢互補。目前,法國勒阿弗爾港碼頭、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斯裡蘭卡科倫坡港、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項目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啟動或投入運營,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向前推進。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亞洲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有望大幅加速。通過深挖亞歐大陸的巨大發展潛力,“一帶一路”建設必將為亞歐合作開闢廣闊的前景。未來,在“一帶一路”建設帶動下,亞歐各國除通過務實合作、助推經濟增長外,還將在旅遊、文化、知識交流和人員往來等方面不斷加深協作,共享責任與利益。

  “道路通,百業興。”據預測,到2040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總需求將達到94萬億美元。周文重指出,基礎設施建設給相關國家帶來了交通運輸、商貿物流、人員就業等方面的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中國建造”也越來越超出其本來意義,“中國夢”與“世界夢”將相互聯通。中國始終為推動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而努力。

  周文重指出,目前部分西方輿論和公眾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概念似乎還缺乏了解甚至存在偏見。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對“一帶一路”倡議不夠了解。此次博鰲論壇在巴黎舉辦“一帶一路”會議,直接與來自西方國家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面對面地對話,有助於增信釋疑。“一帶一路”倡議的最大特點,在於一個“共”字,即共商、共建、共享,最終目標是共同發展。歐洲位於“一帶一路”的西端,歐洲的參與,對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這個公共産品的最終建成,應該有歐洲的一半。

  談到博鰲論壇在推動亞洲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完善全球治理方面作出的貢獻,周文重指出,産生思想、推進政策行動,是論壇的獨特價值所在。博鰲亞洲論壇創建以來,見證和推動了亞洲經濟一體化在基礎設施、貿易投資、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進展。作為亞洲政商學媒各界對話和思想交流的平臺,論壇的主要作用就是凝聚智慧、形成共識、推進政策和行動。16年來,亞洲區域合作的許多設想,或由論壇率先提出,或經過論壇年會和各種對話深入探討,細化為既具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為決策層所採納。(記者 徐惠喜)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