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力“一帶一路”東風出海遠航
經濟參考報  2018-08-27 09:18:31

  這幾天,陳曼麗和同事們正在為一群中老年人做出國準備,他們將赴歐洲名城布達佩斯,參加由“建投50+”舉辦的“中歐國際民間文化交流節”。

  身為公司高管的陳曼麗告訴記者,這款以節日命名的旅遊産品已經運營了三年,服務對像是國內中老年群體,産品市場反響不錯,組團名額經常被佔盡。

  據介紹,這款旅遊産品設計的線路貫穿中東歐,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高度契合。“當初,我們並未想到這條線路這麼受歡迎。結果證明,只要找到合適的人和資源,提供好服務,就能打通市場,闖出一片天地。”陳曼麗説。她還透露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做好跨國項目的三個要領:一是摸透特定客戶群體的需求;二是以改進供給側品質為導向,尋找最適合的目標資源;三是用精準、貼合的服務打破時空、制度以及文化障礙,讓客戶需求和産品服務順暢對接,從而創造價值。

  受益於中國和中東歐16國合作關係不斷升溫,官方往來實現機制化,民間交流進入蜜月期,“建設50+”運營團隊也得到了匈牙利官方及行會組織的大力配合和支持。陳曼麗表示,當初把戰略方向定位在中東歐,而不是日韓等熱門目的地,主要是因為企業選擇從現實出發,著眼于滿足國內老齡群體的多層次需求,為中老年人提供有吸引力的海外文化遊産品。“我們後來才意識到,這款産品在各方面,其實都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這裡面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她説。

  作為推動21世紀國際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因其順應中國經濟變革轉型、全球産業鏈轉移升級、經濟區域一體化深入發展等時代大勢,而得到上百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響應,大大提升了中外政策溝通、設施連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水準,蘊含著無限商機。

  長遠看來,只有靠萬千市場主體的創新創造,“一帶一路”才能真正落地生根,煥發內生活力。在筆者看來,要借力“一帶一路”的東風出海遠航,單靠熱情和創意還不夠,還至少需要具備如下幾個要件:首先是開展合作的對象國對華關係友好,政局穩定,市場經濟較為成熟健全,且對華基礎設施聯通基礎較好;其次是企業家堅持在商言商,善於研究市場,研究産品,不尚空談;最後是對象國市場在某些細分領域尚未飽和,相關企業能吃透兩頭,善於在內外兩個市場、兩種制度、兩個環境之間轉換,做到深耕細分市場,控制關鍵資源。(傅雲威)

編輯:許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