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期待2025世博會成增長新引擎
經濟日報  2018-11-29 09:19:20

  日本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舉辦的大型賽事和展覽,確實為拉動日本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如今日本的高速公路、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已經飽和,大型活動的經濟效益開始減弱。在大都市舉辦國際盛會能否給地方經濟帶來利好,成為日本社會思考的重要問題。

  日前,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展覽局會議上,經過兩輪投票,日本大阪在與阿塞拜疆、俄羅斯的競爭中勝出,贏得了2025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這是日本第三次主辦世博會,也是大阪時隔55年後第二次主辦世博會。日本期待大阪世博會成為繼2020年東京奧運會後帶動日本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雖然世博會主題已定,但經費籌措、運營方案及經濟效益如何正成為日本各界討論的焦點。

  據悉,大阪2025年世博會的主題是“生命的光輝與未來社會的願景”。世博園將設在大阪港外的人工島“夢之洲”,佔地面積155公頃,將展覽世界最新科技和創新思想,使之成為探索人類健康新生活的試驗場。目前,大阪等日本關西地區在生命科學、再生醫療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準,日本希望圍繞健康主題,通過VR、物聯網、信息通信等先進技術將展會內外連接,宣傳日本優勢,為日本企業走向世界創造新商機。

  據測算,預計將有2800萬人參觀世博會,世博會將帶動基建、旅遊消費等發展,預計為關西地區經濟增長帶來2.6萬億日元的效益。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期待大阪世博會成為帶動日本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日本經團聯會長中西也表示,世博會對促進日本經濟持續增長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當地政府也希望借助世博會為關西地區計劃建設的綜合娛樂設施打響知名度。

  從大阪確定舉辦世博會開始,其投入與産出的效果,就成為日本各界討論的焦點。此次世博會預計場館建設費用約為1250億日元,運營費用820億日元。根據此前達成的協議,相關建設費用由日本政府、大阪地方政府和當地經濟界分擔。此外,大阪市政府還承諾與企業聯合出資建設從市區到會場的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預計此項投資需730億日元。但是,安排給民間的400億日元任務尚無具體分擔方案,大阪商工會議所官員稱,應先確定項目內容,沒有項目就要求出錢,不太妥當。

  也有觀點指出,預測的1250億日元建設費用是根據2005年世博會數據測算的,但隨著勞動力成本、物資材料價格上升,能否控制在建設預算內令人擔憂。東京奧運會基建項目尚未完工,經費支出已超過當初預算的60%,曾經同時申辦本屆世博會的法國就是由於財政負擔較重中途退出申辦,關西經濟界因此也捏了一把冷汗。雖然日本政府表示將官民一體建設組織好世界博覽會,也有此前2005年愛知世博會時豐田汽車公司承擔了大部分建設費用的先例,但此次關西經濟界人士表示,如今與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不同,世博會經濟效益有限,企業的投資能力也大不如前。除2010年上海世博會觀眾超過7000萬人之外,近來的世博會觀眾量均在2000萬人左右。2000年的漢諾威世博會門票收入不足導致運營赤字約10億美元,最後只得由國家和地方政府買單。

  日本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舉辦的1964年東京奧運會及1970年大阪世博會,確實為拉動日本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如今日本的高速公路、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已經飽和,大型活動的經濟效益開始減弱。在大都市舉辦國際盛會能否給地方經濟帶來利好,成為日本社會思考的重要問題。(記者 蘇海河)

編輯:于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