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加速,個性化定制正在變成現實。
上傳照片、選擇裝飾框的形狀和底板的顏色,生成訂單;通過ERP/APS/MES系統排産並下達生産指令,由智慧機器人加工裝飾框,組裝生産線完成裝飾框、底板、照片的組裝和質檢;通過升降機、AGV小車和物流控制系統完成入庫出庫。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獲得一塊獨屬的個性化定制相框。
這是記者日前在國資委機械工業儀器儀錶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儀綜所”)個性化定制示範産線VR展廳目睹的場景。
目前,我國智慧製造領域的中外合作已進入深度合作期,這條個性化定制的智慧製造試驗系統就是其中一例,它除了採用日本三菱電機的e-F@ctory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外,也匯集了一些國內的合作夥伴。
據了解,在這條個性化定制智慧製造試驗系統中,作為日本智慧製造代表性的解決方案,e-F@ctory能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産模式,充分利用“人、機器與IT協同”來實現高效、靈活的數字化精益生産;加工工位的數控機床是與東莞臺一盈拓公司共同研製的,採用了先進的M80數控作業系統,通過自帶的MES(面向製造企業的生産信息化管理系統)數據介面可以直接與MES系統相連;分揀工位的機器人採用了瀋陽新松的SCARA機器人;物流系統則聯合中國普天公司共同研發,形成了集AGV、立體庫、自動/手動進出料為一體,對原材料和成品進行一體化管理的物流系統,並與MES系統實現了對接。
機械工業儀器儀錶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李玉敏告訴記者,儀綜所智慧製造綜合試驗平臺已于去年10月正式完成,今年3月正式通過驗收。各地政府部門和不少外資企業都表現出濃厚興趣,並展開了相關合作項目。
據介紹,在個性化定制智慧製造試驗系統的基礎上,儀綜所和三菱電機還共同建立了“前沿信息技術在智慧製造應用聯合實驗室”,將其作為中日智慧製造技術的開放合作平臺,共同研究最新前沿信息技術。
業內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邊緣計算等前沿信息技術正在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從研發設計、生産製造、産業形態和商業模式等方面引發製造業産生了深刻變革,推動製造業向智慧化方向發展。不過,目前我國工業在自動化和信息化上存在短板,需要加快補齊,在這一過程中,引入國外先進技術仍是必需。
儀綜所相關部門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儀綜所智慧製造綜合試驗平臺就融合了代表德國工業4.0的數字化雙胞胎技術和代表日本精益製造的e-F@ctory技術,可以實現個性化定制、虛擬倣真、柔性製造、生産過程監控、品質在線檢測、能耗管理、産品追溯、安全一體化監控、預測性維護、産品全生命週期等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的核心功能要素。
對外資企業來説,與中國研究機構加快合作,將更好地對接中國市場需求,從而獲得更為巨大的市場。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王堅認為,e-F@ctory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導入中國,今年的規模是三年前的兩倍以上。現在,在中國國內,家電、EMS、液晶、輪胎等主要行業的大型企業都出現了e-F@ctory的身影。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社長杉山武史則表示,三菱電機將進一步加快在智慧工廠、零能耗建築、自動駕駛等領域的佈局。“到2020年,我們應達成的增長目標是‘合併銷售額5兆日元以上’和‘銷售利潤率8%以上’,為實現這一目標,在中國市場的增長不可或缺。”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體現在生産領域,就是通過智慧製造進行高品質、高附加值産品的生産。中國的製造業轉型升級為外資企業帶來了機遇,聯合實驗室將成為其中實現智慧製造的示範性平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執行董事中國總代表·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富澤克行説。
“我們提出工業化、信息化的兩化融合已有幾年,但對企業而言,能否按照國家標準加快落地,仍面臨不少挑戰。同樣,智慧製造並不會一蹴而就,政府需要圍繞精密加工等方面出臺更多舉措,而企業則應加快人工智能、邊緣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推廣應用。目前,需要各方進一步開放技術,加快引入外資,在智慧製造領域進行深入合作。”李玉敏説。(記者 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