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營利部門經濟規模測量方法與統計體系 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5-16 14:55:50

  國際在線消息:近日,非營利部門經濟規模測量方法與統計體系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北京萬眾社會創新研究院、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辦,亞洲基金會協辦。包括國際非營利部門經濟核算研究的開創者萊斯特.薩拉蒙教授,中國非營利部門經濟規範測量的拓展者、中央黨校馬慶鈺教授在內的來自美國、德國、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相關政府部門及社會組織的近5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圍繞5個專題發表了12個主旨報告,進行了20余人次點評。會議主題前衛,內容新穎,專家薈萃,層次高端,吸引了眾多同行旁聽會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3_副本

  在非營利部門經濟測量理論及實踐演進專題中,薩拉蒙團隊認為非營利部門經濟測量是一個“獨特又重要”且對中國有特殊價值的領域,他梳理了這一領域的發展進程並分享了多個國家的成果。國家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廖鴻從行業管理視角,指出目前中國正在完善中的社會組織法人庫將為非營利部門核算打下基礎。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徐永光認為中國迫切需要為快速發展的非營利部門建立正確的經濟計量體系。

  在中國非營利部門經濟規模測算專題中,馬慶鈺團隊報告了中國社會組織經濟規模測算研究的概念範疇、方法設計和數據獲取與處理,以及對2016年中國社會組織經濟規模的測算結果和研究發現。

  在聯合國非營利經濟核算手冊專題中,霍普金斯大學的沃切克博士等介紹了聯合國2008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為住戶服務的非營利部門”賬戶的概念範疇和分析方法。在非營利部門核算體系專題中,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鄭學工副司長就中國2016新核算體系中非營利部門經濟核算的概念範疇和方法、面臨問題以及發展前景做了全面闡釋。

  薩拉蒙團隊介紹了聯合國最新的非營利部門衛星賬戶設計與實施要點。在志願服務的經濟測量專題中,薩拉蒙教授和北京博能基金會理事長翟雁先後介紹了將志願服務納入非營利衛星帳戶的必要性和中國志願服務測量的研究成果。與會者圍繞上述發言展開討論,場面熱烈,觀點紛呈。

  研討會成果豐碩。中外專家就非營利部門經濟核算概念範疇及路徑達成基本共識,同時承認中國在體系建構與方法上存在特殊性,需要中國通過改革推動與國際標準接軌。本次國際會議繼2018年7月馬慶鈺團隊發佈2016全國社會組織經濟貢獻測算結果之後召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開啟了中國非營利部門經濟核算方法與體系建構研究的新階段。(圖文:主辦方提供)

編輯:于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