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12月27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紅基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可,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孫碩鵬,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司長賈曉九,中國紅基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候選人等出席會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郭長江主持會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出席會議並講話
陳竺在講話中指出,正值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從黨的百年奮鬥歷程中汲取智慧力量,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重要時刻,中國紅基會舉行換屆會議,總結四屆理事會任期以來的工作,選舉産生新一屆理事會,謀劃紅十字人道事業高品質發展的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陳竺指出,中國紅基會四屆理事會任期的五年,是中國特色紅十字事業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在總會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體理事、監事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紅基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進取,勇毅前行,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他指出,四屆理事會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過去五年工作中有三個方面要繼續保持和發揚,一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政治站位,二是拼搏進取、善作善成的政治擔當,三是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政治自覺。
陳竺要求,中國紅基會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紅十字事業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一要始終堅持黨對紅十字事業的領導,確保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二要始終強化保護生命健康的宗旨,努力為推動中國特色紅十字事業高品質發展建功立業。三要始終高度重視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向著高效運轉、公開透明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目標不懈前行。
中國紅基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郭長江主持會議
中國紅基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貝曉超代表第四屆理事會作題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譜寫紅十字人道公益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的工作報告,全面總結第四屆理事會五年來的工作,提出下一階段工作目標和任務。
中國紅基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貝曉超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第四屆理事會任期的五年,圓滿完成本屆理事會制定的目標任務。一是人道救助規模進一步拓展。五年來,新增人道救助白血病、先心病及其它大病患者5.5萬名,心梗急救和慢病管理項目直接受益人數突破500萬,“紅十字天使計劃”社會效益進一步增強。成立“院士+博愛基金”,致力於兒科振興、老年照護、罕見病關愛等人道服務供給側優化。新建博愛衛生院(站)、景區紅十字救護站、博愛學校、博愛校醫室、未來教室、“黃房子”、應急救護一體機等4043個(所、套),人道服務設施網絡進一步健全。助力脫貧攻堅,開展“博愛家園”“眾籌扶貧”“公益廚房”項目,惠及全國30個省份217個貧困縣。參與了五年來的歷次重大災害救援,向18.3萬個受災家庭發放賑濟家庭箱,募集款物超過20億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為全國為抗擊疫情募集款物最多的基金會。按照總會援外工作部署,成立“絲路博愛基金”,發起“中巴急救走廊”“天使之旅‘一帶一路’人道救助計劃”“海外博愛家園”“博愛單車”全球志願服務行動,向54個國家提供了抗疫人道援助,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為中國社會組織“走出去”的成功範例。二是人道資源動員躍上新臺階。五年來,新增社會捐贈收入50.08億元、彩票公益金收入11.74億元、保值增值收入1.48億元,總收入連跨30億元、6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300%,累計公益收入歷史性突破100億元。在公益投入和産出持續增長的同時,收入結構更趨合理,資源供給日趨穩定,社會捐贈佔比達到79.8%,互聯網眾籌發展勢頭強勁。三是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2018年,中國紅基會以優異成績第三次獲評全國性5A級基金會,2021年,第三次榮獲“全國先進社會組織”榮譽稱號,成為唯一同時獲得以上兩項榮譽“三連冠”的基金會。五年來,中國紅基會獲得歷次中華慈善獎的表彰,連續獲評中基透明指數A+評級、“《介面》最透明慈善公益基金會”“《公益時報》中國慈善榜-年度榜樣基金會”。2021年1月,率先通過SGS全球社會組織對標審核認證,成為唯一通過ISO和SGS雙重認證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四是黨建和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把黨的建設寫入章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出組織力、戰鬥力、公信力,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全面加強。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黨支部成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標準化規範化示範性黨支部,“上前線、下基層”支部工作法入選《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建創新案例選——支部工作法100例》,先後榮獲“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範機關先進單位”“中央和國家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首都文明單位”“中央和國家機關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稱號。報告提出,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紅基會要在“守護生命與健康,紅十字救在身邊”使命引領下,以打造“最具行動力、最具創新力、最具影響力的基金會”為目標,按照樞紐型組織、平臺型基金會定位,充分發揮人道領域聯繫群眾橋梁紐帶作用,打造人道救助樞紐,進一步提高人道服務供給能力;打造應急救護樞紐,助力健康中國戰略;打造人道救援樞紐,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構建人道資源動員平臺,為人道公益事業高品質發展提供要素支撐;構建人道公益傳播平臺,積極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
中國紅基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劉選國作財務報告
中國紅基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劉選國代表第四屆理事會作財務報告。四屆理事會期間,中國紅基會累計總收入63.29億元,其中捐贈款物50.08億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11.74億元,保值增值收益1.48億元。累計總支出59.37億元,其中捐贈公益支出45.23億元,彩票公益金支出12.59億元。
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司長賈曉九齣席會議並講話
賈曉九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中國紅基會第四屆理事會五年來的工作成績。他強調,中國紅基會是我國慈善組織的優秀代表之一,希望中國紅基會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貫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努力為國奉獻,為民造福,將紅十字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為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會上,郭長江代表換屆領導小組作關於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第五屆理事會推薦人選的説明,會議選舉産生由王晨波、貝曉超、米娜、李麗明、李艷、李健、李濤、李敏、張緒勤、金寶傑、金錦萍、敖虎山、黃彬、曹懷傑、梁春曉、傅陽、詹余引、竇瑞剛等18位理事組成的第五屆理事會。孫碩鵬代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黨組作關於提名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人選的説明,會議選舉貝曉超為中國紅基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法定代表人。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可為新任理事頒發證書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長貝曉超表態發言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為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郭長江頒發紀念牌和“人道服務勳章”
與會領導向中國紅基會專職工作者頒發“人道服務勳章”
王可為新任理事頒發證書。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貝曉超宣讀致第四屆理事會名譽會長、名譽副會長及理事、監事感謝信。陳竺為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郭長江頒發紀念牌和“人道服務勳章”。與會領導為在中國紅基會工作5年和15年的專職工作者們頒發“人道服務勳章”。
會議聽取並審議通過了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形成五屆一次理事會決議。與會理事們積極發言,充分肯定、高度評價中國紅基會第四屆理事會的工作,並表示將恪守紅十字人道使命,盡心盡職,激發更大熱情、投入更多精力,努力推動中國紅基會工作在今後五年再上新臺階。貝曉超作關於提名副秘書長人選的説明,會議選舉王軼凡、周魁慶、郭陽為中國紅基會副秘書長。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孫碩鵬總結講話
孫碩鵬在講話中強調,我們已步入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高品質發展是新發展階段的主題。希望中國紅基會新一屆理事會在總會黨組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全面積極參與基金會治理。要堅守保護生命與健康的紅十字宗旨和初心使命,聚焦主責主業開展公益項目,進一步擴大人道救助規模。要善用數字變革,更加突出公眾倡導,通過公益項目增強最易受損人群獲得感,通過公眾參與增強紅十字文化精神的傳播。希望中國紅基會守正創新、不懈奮鬥,努力修好內功,增強鬥志,不斷積聚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動能。
最後,貝曉超表示,下一階段,第五屆理事會將帶領紅基會全體員工,繼續秉持人道初心,踐行紅十字宗旨,貫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圍繞“守護生命與健康,紅十字救在身邊”的使命,打造最具行動力、最具創新力、最具影響力的基金會,為紅十字人道公益事業高品質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現場
同日,中國紅基會第五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會議選舉産生由王海濤、朱輝、楊光、賈一鵬、翁團偉等5名監事組成的中國紅基會第五屆監事會,選舉王海濤為監事長。(文/劉長春 圖/付春來)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