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5月10日,由中國軟體行業協會主辦的2022中國軟體産業年會舉行,大會以“數字經濟新時代--軟體産業賦能高品質發展”為主題,盛邀産業主管部門領導、兩院院士、京津冀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國內外軟體領域知名專家、領軍企業負責人、行業組織和機構代表等業界翹楚及權威媒體,傳遞政策之聲、洞察産業之勢、研究發展之策。
大會現場,廣州市品高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負責人焦典致辭。
以下為實錄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我謹代表品高股份在今天特別有幸,感謝軟協的邀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雲計算領域這麼多年的耕耘之後的一些發展路徑的思考。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去年非常好的日子,去年12月30日登錄科創板,我們是第一傢俬有雲的企業。從2003年創立,一直到2008年,其實有2008年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時候我還沒有在品高,我已經助力IBM在落地雲計算核心的技術整合理念——智慧地球。品高2003年創立,經歷這麼多年,2008年繼續接駁行業潮頭髮展的時候,把主業轉向了雲計算。又經歷了多年的深耕,2014年的時候,我們從戰略上公有雲、私有雲的兼具,轉向以行業深度洞察為主的上雲服務,提出了行業+雲的戰略,形成了我們自身的比較有特色的商業模式跟發展脈絡,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彙報的主題。
剛才很多嘉賓都已經提到了,數字經濟是我們國家乃至世界上目前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也是科技的底層國與國之間的戰略競爭。戰略競爭百年來看,其實每一次科技和技術革命,都改變了人的溝通,以及社會資源的組織與分配,也就是我們的溝通效率、管理效率以及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雲計算其實作為行業在這個底層架構裏面屬於數字底座,上接了更深層次發展的應用,下補不同的晶片架構、不同的伺服器、不同硬體的環境,所以它又是在重要的數字化轉型戰略當中核心的一個環節,我相信這也是做雲計算的夥伴們,對這個趨勢的認可和努力的發展中,這也是我們要提出來的自身為什麼要選擇這個領域的出發點。
剛才王堅院士也提到雲計算作為一個基礎性的服務,我的理解在國外雲計算發展也好,國內也好,都是希望做到基礎性的服務,就是所謂像水電煤一樣的自助服務。但是由於市場的一些特色,很多企業其實在市場環境當中是水土不服的,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我不知道大家應該會關注到這個趨勢,對外邊的公有雲市場,由於它非常良性的商業模式和財務架構,其實從去年Q3、Q4,亞馬遜跟微軟的財報來看,大家會發現他們的雲計算服務的毛利率接近70%,利潤率到了30%多,是一個非常良性的商業模式與財務數據。在國內,由於剛才提到的到底是自助服務,還是貼身服務的重要差別,導致了我們頭部的公有雲的玩家,在毛利率上也只能達到30%,因為它做不出這樣的規模效應,為什麼呢?因為第一個政企類的客戶偏向於私有化的部署,一些大客戶又有一些定制化的需求,這樣就導致無法達成國外公有雲頭部玩家所能達到的毛利率與利潤率,因為沒有辦法做出規模經濟。所以財務模型往非常不健康的方向發展,導致出現了行業當中的一些亂象,什麼零元競標。這些都是從公有雲上,水土不服的一些表徵。這是行業目前的現狀。
那我們再來看一下,行業作為領軍發展的國外市場是怎樣的情況。現在公有雲市場主要有三大體系,第一個是像亞馬遜,它在公有雲市場上基本一枝獨大,PaaS、SaaS這塊是比較小的,主要是依託于合作夥伴對抗微軟業態的佈局。微軟在這塊展現出了全棧式水桶型的雲的佈局,基於它對於雲的理解與大客戶的資源做到了這一點。谷歌雲主要是在政務客戶、院校、大企業客戶,包括SaaS、PaaS相對於亞馬遜有自己的特色。這是我們借鑒跟排查發展脈絡的時候,已經看到了發展方向,這三朵公有雲很有特色與定位,很多中國企業由於歷史上的一些原因,包括發展在這塊相對滯後,採用的是亦步亦趨的戰略,國外有什麼,我們也要有什麼,而且有時候忽略了行業內部的特色,與行業內部客戶的需求,爭先當第四、第五朵雲。是不是這樣,我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自己的認知。
我們的判斷是,可能會有爭做第四、第五朵,大而全領軍型的企業,一個、兩個、三個這樣的領軍型企業,但是更多雲服務的生態,由更多以行業深刻觀察為基礎,在雲端上發力的政務雲與行業雲組成的行業生態,這是我們對於這個領域裏面絕大部分玩家,還是夥伴也好的發展脈絡的一些思考。因為每個市場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就像剛才説的社會治理、管理效率,決定了我們這個市場上的一些行業客戶的特色,也就是説不能做成水電煤這樣自助式服務,更多可能在貼身服務與自助服務之間取平衡點,這就是構建自己健康的財務狀況與商業模型的戰略選擇。
所以品高選擇了剛才提到的經過多年的發展跟行業的深耕,形成了行業+雲的戰略。行業+雲,重要的是第一點,如何體現行業服務價值。我們知道技術領域有一個概念是全棧式,就是前中後端,因為在技術演進與發展過程當中,前中後端有不同的技術演進、數據上的割裂,提出了全棧式的概念,把前中後端的技術進行融會貫通,有時候會用雲計算,有時候會用其他的理念,把技術的演進路線匯總到一起,融會貫通到一起。其實我們覺得全棧式,不光是技術前中後端深度的融合,全棧更應該體現到業務與服務。比如説我們服務公安的客戶,不同警種有鮮明的業務特色與業務邊界,這個把握理解,塑造了我們針對不同行業客戶的行業Knowhow的了解,形成了服務與業務深入融合的全棧式發展。
第二點剛才已經有嘉賓提到了,我們身處在全球戰略性變局的時代,把時間調回把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我們國家錯過了這兩次工業革命,錯過這兩次工業革命的代價是什麼?像發動機這樣的動力裝置,我們很難獨立完成平臺性的遷移。舉個例子,即便現在發動機可以用電驅動,驅動汽車,但是還沒有純電驅動的飛機。因為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效率是不夠的,這也就是我們錯過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代價,我們現在是站在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上,站在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同時在並重。所以對於這一點來看,我們要把握的是核心技術,也就是品高多年從2008年開始,專注雲計算之後,我們真正底層的作業系統、每一行代碼都是有自主可控,而不是採用有風險的依賴於外國路徑的積澱,這是我們對自己核心技術把控的能力,就是安全可靠可信,每一個底層代碼,都是經過自己的自研,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這是第二點構建了雲端上的安全可信核心技術的掌控能力。
第三點,所有提到雲服務,無論是要全棧化,還是如何整合,我們發現在每一個價值鏈上的每一個玩家與每一個企業,都具有自己深刻的在這個環節上的理解,所以不可能是一家獨大的局面,大而全反而是傾向於做服務,而貼身服務,大而全,我們需要更多的夥伴,一起跟我們打造完善這個行業生態,也就是我們都是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學習與合作的夥伴,才能打造出全行業的互補生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態行業。
那我們的雲戰略的核心總結,就是基於全棧式行業服務業務的集成,同時加上我們對於核心技術的掌控,與合作夥伴中立平等共贏理念,形成了行業+雲的深耕于行業生態的戰略。
最後其實我想表達的是,雖然我們的國家在一次、二次工業革命中都已經錯過了,第三次趕上了末班車,我們在開啟第四次齊頭並進的工業革命的道路上,我們相信所有的業界同仁跟我們一起,在二三十年雲計算發展過程當中經歷了很多痛處,有行業外在的誘惑,我們是不是要依靠別人的代碼,再加上我們的行業應用就OK了?還是每一行代碼都根據自主可控,以及每一行代碼都是安全可靠的思路,去構建我們的核心價值回報?這都是很痛苦,但是也是回歸到主題,所謂抱元守一,這是修仙的概念,什麼是守一,排除掉外邊的誘惑,知道自己。古希臘有一個詞是認識到你自己,自知之明。我們也希望與行業同行,在艱難的時候攜手同行,抱元守一。謝謝大家!
(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國際在線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