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5月10日,由中國軟體行業協會主辦的2022中國軟體産業年會舉行,大會以“數字經濟新時代--軟體産業賦能高品質發展”為主題,盛邀産業主管部門領導、兩院院士、京津冀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國內外軟體領域知名專家、領軍企業負責人、行業組織和機構代表等業界翹楚及權威媒體,傳遞政策之聲、洞察産業之勢、研究發展之策。
大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阿裏雲創始人王堅致辭。
以下為實錄全文:
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參加2022中國國際軟體發展大會,借大會的時間,我把自己關於從事城市大腦與數字化的幾點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
世界正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技術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産、生活和生存方式。其實沒有幾項能同時改變生産、生活、生存方式,我想數字化技術可能是其中之一。
我想能力現代化跟現在的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有了不同傳統意義上的技術的關係,我想這也是數字化技術非常重要的大的背景。
我們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數字化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我們會講數字化是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美國工程院評選出來20世紀最偉大的工程技術,電氣化排在首位,今天大家都熟悉飛機、手機都排在其中。如果沒有電氣化,後邊這麼多技術都可能沒法出現,所以我想電氣化這個詞,儘管大家今天好像都已經淡漠了,但是整個發展過程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回顧過去100年,電氣化是重新發明瞭二十世紀的城市,今天城市的吃行住,我們的工作、生活都受到了電氣化的影響,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電氣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生産和生存方式。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電氣化它的意義是不可低估的,但同樣到今天也可以看到,這種方式是不可能支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邊列了幾個比較有意思的數據,大家可能很少會意識到,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50年,大約世界上80%的人口都將生活在城市裏面,這個數字在今天大約是60%。所以我想城市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載體,作為人類的發展。只要談到城市,就會談到交通問題,很少人會意識到,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在150年以前就有了,所以地鐵是否能支撐城市的發展,這也是會被打一個很重要的問號,我想今天在很多大城市,儘管有了地鐵,但是擁堵依舊。裏面最有代表性的一個項目就是波士頓有一個非常大的BigDig,只有10英里道路,為了把市區一個高架放在地上,但是耗資超過150億美元,如果把通貨膨脹其他因素都考慮進去,其實遠超過這個數字。所以我在想,你看到這個數字也會知道,在電氣化改變了我們的城市,但是我們城市依舊原來的慣性發展下去,可能也不能支持城市的發展。今天的城市,消費了全球70%的能源,前100個城市就佔了全球碳排放量的20%。
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天的數字化就是100年以前的電氣化,我想著可能也是百年之大變局在技術領域當中一個非常突出的案例。所以數字化不是簡單地從信息化到數字化這條脈絡來看,數字化也可以從電氣化如何到了數字化。所以我想數字化不是一個電氣化的補充,數字化實際上是一次新的革命。
城市顯然也受到數字化的影響,在2016年考慮到數字化與城市的關係,我提出了“城市大腦”。實際上城市大腦,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我們生活的城市,或者是正在重新定義,被電氣化定義的城市,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假設,或者非常重要的基礎,就是數據資源正在慢慢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決定性資源。這後邊就會有一次非常深刻的變化,不僅是電,不僅是傳統的城市資源在改變著城市,而數據資源正在非常深刻的,也正在非常根本性的改變我們對城市的認識。
下面我想舉幾個例子來談一下,城市大腦提出,怎麼讓我們重新認識我們生活的認識。
那麼城市大腦有什麼問題呢,今天的科學與技術,今天的信息化技術沒有回答,也沒有解決最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我這邊列出來的,每個家庭究竟需要多少桶水是合適的?所以在2019年倫敦的會上,關於未來挑戰的大會,我就問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如果每個家庭使7桶水夠了,把17桶水搞乾淨,也是極其沒有社會責任的。所以城市大腦,從資源的角度問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要來回答、解決這個問題,不是靠水資源本身來解決,它應該通過數據資源來解決,這就變成了城市大腦最基本的出發點,最基本的起點。
機動車保有量:視而不見、瞎子摸象、霧裏看花。從這個數據大家可以看到,當一個有300萬機動車保有量的城市,在高峰堵車的時候,在那時刻有多少車在路上,其實只有30萬輛,也就是10%左右。這個數字在平峰的時候,大概是20萬輛。所以大家要設想一下,你要解決30萬輛車的問題,跟要解決300萬輛車的問題,其實需要的資源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如果再仔細看數據的話,在25萬輛的時候,其實城市並沒有像大家想像的那麼擁堵,最後的幾萬輛車成了壓垮駱駝的稻草,才會引起今天的堵塞。從保有量到在途量的改變,這一改變我們對城市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就是我説的10%的驚和喜。
如果我們把一天24小時,每時每刻的機動車在途量畫成一條曲線,這就是今天大家在螢幕上看到的曲線,大家可以看到其實在大部分的時候,機動車在途量遠低於保有量保有量,所以我們對城市的認識,每次都談到機動車保有量的時候可能每次都是一個誤區,如果要進行在途量的認真的計算、調度的話,對城市數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不是傳統的信息化建設所關注的問題。看到機動車在途量之後,如果再把城市道路資源做一個對比的話,可能就更加有衝擊了,大家可以看到對這兩個城市而言,路網總長度都有幾千公里,所以在幾千公里道路上,多了幾萬輛車造成的擁堵,可以部分歸結于資源沒有有效的利用,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找到新的解決方式。所以路網肯定是我們要考慮的第一個內容。
再回過頭來,是什麼在影響路網使用的效率,就到了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交通信號燈的系統,對每個城市來講,都有幾千個路口,大部分路口都會有信號燈,有些路口沒有信號燈。我們就會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沒有信號燈的路口,是不是有了信號燈,它的效率就會提高?同樣也會問,已經有信號燈的路口,是不是真的能夠起到管理好更好的交通秩序以外,也能夠提升交通效率。所以當這些放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自然會想到數據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條重要的途徑,這就是為什麼城市大腦對於最早問的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找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徑。如果我們把路口跟道路的長度做一個區分的話,大家都會知道道路的總段數,這些東西綜合考慮在一起,為我們找到了非常好的解決交通問題的契機,這就有別於傳統的信息化建設。
我自己還是非常地高興,我們把城市認識從保有量改變到了在途量,發生了一個非常驚喜的變化,這個驚喜的變化,是我們城市自己完成的,中國南昌是全世界第一個從限行到不限行的城市,當南昌交警認真分析在途量的時候,他們覺得通過更好的技術加上治理,可以把限行政策變成不限行,這是從2020年12月29日,南昌市取消了實施11年的限行政策。這種數字化能力,實際上也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我想確實跟大家看到的聽到的一樣,在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中,數字技術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城市大腦的角度來看,其實它有四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一個就是平時我們看到的信息化系統,我把它總結成系統和平臺,我想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過去的信息化系統是什麼,過去信息化系統沉澱了許多的重要的數據,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這些數據反映了工作品質。所以有一次數字化非常大的改變,你的工作中是沉澱數據的。第二個很重要的事情,提出了一個新的軟體架構,這個軟體架構實際上來保證多主體平臺跟系統間,怎麼實現互通互聯。所以我想中樞系統實際上是最中心化的企業架構非常大的一次變革。第三部分我稱之為數字駕駛艙,這是針對今天大家在講的“大屏”,我今天到很多地方都會看到,請大家看大螢幕,但是我們去電影院,沒有人會説我們去看大螢幕,但是實際上我們去電影院也是去看大螢幕。背後的邏輯,就是我們在電影院總結出來一個東西是電影,但是到今天為止為什麼在很多場合説看大屏,我們並不知道這個螢幕是什麼,這個螢幕今天把它叫做“數字駕駛艙”,它應該是數字治理的第一現場,從這兒幫助我們管理工作、推進我們的工作。第四個很重要的部分,在傳統的信息化建設當中都知道應用的重要性,為了區分數字化建設的應用與傳統信息化建設的應用有什麼差別,我在這兒把它稱作是場景,它與傳統的應用有一個本質的差別是跨部門、跨系統的協同,我想數字化的思考,或者説城市大腦把數字化用於城市最重要的一個事情,通過部門和系統的協調,極大降低城市治理對資源的消耗,是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
我想這兒再強調一下系統、平臺很重要,也就是傳統的信息化建設實際上是數字化非常重要的基礎,城市大腦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但是看很多的城市信息化建設當中,非常不均衡的,甚至非常重要的系統或者重要的部門,並沒有很好的信息化建設,所以我想要完善好這些系統與平臺,實際上是我們重要的基礎。
從另外一個數據我們要重新看待數據,為什麼提到數據的品質就是你工作的品質。我前邊提到2019年倫敦的會上,我也專門提到這件事情,當時在英國有一個媒體在報道,我做的城市大腦工作的時候,曾經有一句話,説城市監控每一輛車來改善交通。所以我在倫敦的時候説,其實不是“監控”,我們只是“數數”。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我們數數,知道路上有幾輛車,並不知道這輛車是誰的,誰開這輛車。我想它是不同的數據官,保證了數據的安全,也保證了數據的隱私,實際上也是數字文明非常重要的基礎。所以我想城市大腦,也是大家想像的所謂的“監控”,實際上就是“數數”,但是“數數”的技術含量是很高的,也是我們對數字文明一個新的理解。
想多説一點的就是為什麼城市大腦裏面提出了“中樞系統”非常重要?其實從軟體架構上,我前邊提到了從過去的中心化的企業架構,變成了協調分佈式架構。我要再重復一下,它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分佈式架構,它實際上是一個協同的分佈式架構。它做到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過去大家用打破孤島,或者用形成一個大孤島、一個大中心的方式來打破孤島,城市大腦中樞系統實際上是通過“應聯盡聯”,而不是集成到一個大中心的方法,來完成系統之間的協同。所以我想從發展的理念,我們也是從簡單的“打破孤島”到“應聯盡聯”,它是一個協調的系統,這樣的機制對城市發展還是非常非常重要。
我自己在做這件事情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體會,這兒跟大家分享一下。軟體作為社會公共産品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樣來思考,其實這個過程當中,不但會影響軟體的開發過程軟體的發佈,甚至會影響到怎麼來定義軟體。所以在這個會上,也特別想強調一下,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當軟體作為一個社會公共産品的時候,特別是針對城市發展,也不是傳統的商業軟體可以來覆蓋所有的問題,這是對我來講是一個新的命題。
最後想總結一下,關於數字化的三個重要的技術基石,在過去幾年裏面,大家可能會聽到非常不同的技術,但是我想能夠歸結下來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是相對穩定或者説有很長的生命力。其中最重要的大家知道的就是互聯網,我想互聯網可能在過去幾年,大家會講的比較多的移動互聯網,最近好像單獨講移動互聯網的頻次降下來了,我想不是移動互聯網不重要,大家到最後也意識到了移動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我們並不需要去做看起來好像很重要的區分,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我想不管是傳統過去的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或者今天大家講的産業互聯網,最後還是回到了本源,就是互聯網,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第二個是數據。過去我們經常講大數據,今天從另外一個角度,它會變成社會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的時候,使得我們對數據的看法也發生了一次根深蒂固的變化,最後是計算。為什麼雲計算會出來,這是因為計算變成了一種公共服務,像電一樣的變成了國家、社會與企業的能源動力。這一系列的變化,我想在過去影響著我們,在以後二三十年也會繼續影響我們的發展。
我想回到這邊,用城市的演進來談一下關於技術的演進,當羅馬第一次把馬力引入城市的時候,進入了馬力時代。在20世紀初,在紐約也是第一次把電力引入了城市,這個時候我們就進入了電力時代,我想數字化給大家帶來的是,實際上把算力引入了城市,我想對算力引入城市之後,軟體的價值才剛剛體現出來,因為算力成為城市發展當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在今天的這個會上我還想特別強調一下,雲計算是整個數字化的基礎。如果大家聽到我前邊講到關於電氣化的時候,自然而然會聯繫到雲計算與數字化的關係,就是電與電氣化的關係,這一點我自己在想,可能對今天來講大家是非常能夠直接的感受到。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雲計算不同於別的技術,就像電不同於別的技術是一樣的。因為電氣化時代帶來了電,才有了電視機、洗衣機、冰箱,所以電是幫助大家創新的東西。同樣,雲計算在數字化時代,也是起著這麼重要的作用。謝謝大家!
(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國際在線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王堅:城市大腦與數字化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産、生活和生存方式
國際在線消息:5月10日,由中國軟體行業協會主辦的2022中國軟體産業年會舉行,大會以“數字經濟新時代--軟體産業賦能高品質發展”為主題,盛邀産業主管部門領導、兩院院士、京津冀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國內外軟體領域知名專家、領軍企業負責人、行業組織和機構代表等業界翹楚及權威媒體,傳遞政策之聲、洞察産業之勢、研究發展之策。
大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阿裏雲創始人王堅致辭。
以下為實錄全文:
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參加2022中國國際軟體發展大會,借大會的時間,我把自己關於從事城市大腦與數字化的幾點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
世界正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技術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産、生活和生存方式。其實沒有幾項能同時改變生産、生活、生存方式,我想數字化技術可能是其中之一。
我想能力現代化跟現在的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有了不同傳統意義上的技術的關係,我想這也是數字化技術非常重要的大的背景。
我們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數字化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我們會講數字化是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美國工程院評選出來20世紀最偉大的工程技術,電氣化排在首位,今天大家都熟悉飛機、手機都排在其中。如果沒有電氣化,後邊這麼多技術都可能沒法出現,所以我想電氣化這個詞,儘管大家今天好像都已經淡漠了,但是整個發展過程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回顧過去100年,電氣化是重新發明瞭二十世紀的城市,今天城市的吃行住,我們的工作、生活都受到了電氣化的影響,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電氣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生産和生存方式。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電氣化它的意義是不可低估的,但同樣到今天也可以看到,這種方式是不可能支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邊列了幾個比較有意思的數據,大家可能很少會意識到,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50年,大約世界上80%的人口都將生活在城市裏面,這個數字在今天大約是60%。所以我想城市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載體,作為人類的發展。只要談到城市,就會談到交通問題,很少人會意識到,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在150年以前就有了,所以地鐵是否能支撐城市的發展,這也是會被打一個很重要的問號,我想今天在很多大城市,儘管有了地鐵,但是擁堵依舊。裏面最有代表性的一個項目就是波士頓有一個非常大的BigDig,只有10英里道路,為了把市區一個高架放在地上,但是耗資超過150億美元,如果把通貨膨脹其他因素都考慮進去,其實遠超過這個數字。所以我在想,你看到這個數字也會知道,在電氣化改變了我們的城市,但是我們城市依舊原來的慣性發展下去,可能也不能支持城市的發展。今天的城市,消費了全球70%的能源,前100個城市就佔了全球碳排放量的20%。
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天的數字化就是100年以前的電氣化,我想著可能也是百年之大變局在技術領域當中一個非常突出的案例。所以數字化不是簡單地從信息化到數字化這條脈絡來看,數字化也可以從電氣化如何到了數字化。所以我想數字化不是一個電氣化的補充,數字化實際上是一次新的革命。
城市顯然也受到數字化的影響,在2016年考慮到數字化與城市的關係,我提出了“城市大腦”。實際上城市大腦,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我們生活的城市,或者是正在重新定義,被電氣化定義的城市,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假設,或者非常重要的基礎,就是數據資源正在慢慢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決定性資源。這後邊就會有一次非常深刻的變化,不僅是電,不僅是傳統的城市資源在改變著城市,而數據資源正在非常深刻的,也正在非常根本性的改變我們對城市的認識。
下面我想舉幾個例子來談一下,城市大腦提出,怎麼讓我們重新認識我們生活的認識。
那麼城市大腦有什麼問題呢,今天的科學與技術,今天的信息化技術沒有回答,也沒有解決最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我這邊列出來的,每個家庭究竟需要多少桶水是合適的?所以在2019年倫敦的會上,關於未來挑戰的大會,我就問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如果每個家庭使7桶水夠了,把17桶水搞乾淨,也是極其沒有社會責任的。所以城市大腦,從資源的角度問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要來回答、解決這個問題,不是靠水資源本身來解決,它應該通過數據資源來解決,這就變成了城市大腦最基本的出發點,最基本的起點。
機動車保有量:視而不見、瞎子摸象、霧裏看花。從這個數據大家可以看到,當一個有300萬機動車保有量的城市,在高峰堵車的時候,在那時刻有多少車在路上,其實只有30萬輛,也就是10%左右。這個數字在平峰的時候,大概是20萬輛。所以大家要設想一下,你要解決30萬輛車的問題,跟要解決300萬輛車的問題,其實需要的資源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如果再仔細看數據的話,在25萬輛的時候,其實城市並沒有像大家想像的那麼擁堵,最後的幾萬輛車成了壓垮駱駝的稻草,才會引起今天的堵塞。從保有量到在途量的改變,這一改變我們對城市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就是我説的10%的驚和喜。
如果我們把一天24小時,每時每刻的機動車在途量畫成一條曲線,這就是今天大家在螢幕上看到的曲線,大家可以看到其實在大部分的時候,機動車在途量遠低於保有量保有量,所以我們對城市的認識,每次都談到機動車保有量的時候可能每次都是一個誤區,如果要進行在途量的認真的計算、調度的話,對城市數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不是傳統的信息化建設所關注的問題。看到機動車在途量之後,如果再把城市道路資源做一個對比的話,可能就更加有衝擊了,大家可以看到對這兩個城市而言,路網總長度都有幾千公里,所以在幾千公里道路上,多了幾萬輛車造成的擁堵,可以部分歸結于資源沒有有效的利用,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找到新的解決方式。所以路網肯定是我們要考慮的第一個內容。
再回過頭來,是什麼在影響路網使用的效率,就到了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交通信號燈的系統,對每個城市來講,都有幾千個路口,大部分路口都會有信號燈,有些路口沒有信號燈。我們就會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沒有信號燈的路口,是不是有了信號燈,它的效率就會提高?同樣也會問,已經有信號燈的路口,是不是真的能夠起到管理好更好的交通秩序以外,也能夠提升交通效率。所以當這些放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自然會想到數據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條重要的途徑,這就是為什麼城市大腦對於最早問的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找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徑。如果我們把路口跟道路的長度做一個區分的話,大家都會知道道路的總段數,這些東西綜合考慮在一起,為我們找到了非常好的解決交通問題的契機,這就有別於傳統的信息化建設。
我自己還是非常地高興,我們把城市認識從保有量改變到了在途量,發生了一個非常驚喜的變化,這個驚喜的變化,是我們城市自己完成的,中國南昌是全世界第一個從限行到不限行的城市,當南昌交警認真分析在途量的時候,他們覺得通過更好的技術加上治理,可以把限行政策變成不限行,這是從2020年12月29日,南昌市取消了實施11年的限行政策。這種數字化能力,實際上也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我想確實跟大家看到的聽到的一樣,在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中,數字技術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城市大腦的角度來看,其實它有四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一個就是平時我們看到的信息化系統,我把它總結成系統和平臺,我想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過去的信息化系統是什麼,過去信息化系統沉澱了許多的重要的數據,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這些數據反映了工作品質。所以有一次數字化非常大的改變,你的工作中是沉澱數據的。第二個很重要的事情,提出了一個新的軟體架構,這個軟體架構實際上來保證多主體平臺跟系統間,怎麼實現互通互聯。所以我想中樞系統實際上是最中心化的企業架構非常大的一次變革。第三部分我稱之為數字駕駛艙,這是針對今天大家在講的“大屏”,我今天到很多地方都會看到,請大家看大螢幕,但是我們去電影院,沒有人會説我們去看大螢幕,但是實際上我們去電影院也是去看大螢幕。背後的邏輯,就是我們在電影院總結出來一個東西是電影,但是到今天為止為什麼在很多場合説看大屏,我們並不知道這個螢幕是什麼,這個螢幕今天把它叫做“數字駕駛艙”,它應該是數字治理的第一現場,從這兒幫助我們管理工作、推進我們的工作。第四個很重要的部分,在傳統的信息化建設當中都知道應用的重要性,為了區分數字化建設的應用與傳統信息化建設的應用有什麼差別,我在這兒把它稱作是場景,它與傳統的應用有一個本質的差別是跨部門、跨系統的協同,我想數字化的思考,或者説城市大腦把數字化用於城市最重要的一個事情,通過部門和系統的協調,極大降低城市治理對資源的消耗,是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
我想這兒再強調一下系統、平臺很重要,也就是傳統的信息化建設實際上是數字化非常重要的基礎,城市大腦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但是看很多的城市信息化建設當中,非常不均衡的,甚至非常重要的系統或者重要的部門,並沒有很好的信息化建設,所以我想要完善好這些系統與平臺,實際上是我們重要的基礎。
從另外一個數據我們要重新看待數據,為什麼提到數據的品質就是你工作的品質。我前邊提到2019年倫敦的會上,我也專門提到這件事情,當時在英國有一個媒體在報道,我做的城市大腦工作的時候,曾經有一句話,説城市監控每一輛車來改善交通。所以我在倫敦的時候説,其實不是“監控”,我們只是“數數”。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我們數數,知道路上有幾輛車,並不知道這輛車是誰的,誰開這輛車。我想它是不同的數據官,保證了數據的安全,也保證了數據的隱私,實際上也是數字文明非常重要的基礎。所以我想城市大腦,也是大家想像的所謂的“監控”,實際上就是“數數”,但是“數數”的技術含量是很高的,也是我們對數字文明一個新的理解。
想多説一點的就是為什麼城市大腦裏面提出了“中樞系統”非常重要?其實從軟體架構上,我前邊提到了從過去的中心化的企業架構,變成了協調分佈式架構。我要再重復一下,它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分佈式架構,它實際上是一個協同的分佈式架構。它做到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過去大家用打破孤島,或者用形成一個大孤島、一個大中心的方式來打破孤島,城市大腦中樞系統實際上是通過“應聯盡聯”,而不是集成到一個大中心的方法,來完成系統之間的協同。所以我想從發展的理念,我們也是從簡單的“打破孤島”到“應聯盡聯”,它是一個協調的系統,這樣的機制對城市發展還是非常非常重要。
我自己在做這件事情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體會,這兒跟大家分享一下。軟體作為社會公共産品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樣來思考,其實這個過程當中,不但會影響軟體的開發過程軟體的發佈,甚至會影響到怎麼來定義軟體。所以在這個會上,也特別想強調一下,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當軟體作為一個社會公共産品的時候,特別是針對城市發展,也不是傳統的商業軟體可以來覆蓋所有的問題,這是對我來講是一個新的命題。
最後想總結一下,關於數字化的三個重要的技術基石,在過去幾年裏面,大家可能會聽到非常不同的技術,但是我想能夠歸結下來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是相對穩定或者説有很長的生命力。其中最重要的大家知道的就是互聯網,我想互聯網可能在過去幾年,大家會講的比較多的移動互聯網,最近好像單獨講移動互聯網的頻次降下來了,我想不是移動互聯網不重要,大家到最後也意識到了移動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我們並不需要去做看起來好像很重要的區分,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我想不管是傳統過去的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或者今天大家講的産業互聯網,最後還是回到了本源,就是互聯網,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第二個是數據。過去我們經常講大數據,今天從另外一個角度,它會變成社會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的時候,使得我們對數據的看法也發生了一次根深蒂固的變化,最後是計算。為什麼雲計算會出來,這是因為計算變成了一種公共服務,像電一樣的變成了國家、社會與企業的能源動力。這一系列的變化,我想在過去影響著我們,在以後二三十年也會繼續影響我們的發展。
我想回到這邊,用城市的演進來談一下關於技術的演進,當羅馬第一次把馬力引入城市的時候,進入了馬力時代。在20世紀初,在紐約也是第一次把電力引入了城市,這個時候我們就進入了電力時代,我想數字化給大家帶來的是,實際上把算力引入了城市,我想對算力引入城市之後,軟體的價值才剛剛體現出來,因為算力成為城市發展當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在今天的這個會上我還想特別強調一下,雲計算是整個數字化的基礎。如果大家聽到我前邊講到關於電氣化的時候,自然而然會聯繫到雲計算與數字化的關係,就是電與電氣化的關係,這一點我自己在想,可能對今天來講大家是非常能夠直接的感受到。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雲計算不同於別的技術,就像電不同於別的技術是一樣的。因為電氣化時代帶來了電,才有了電視機、洗衣機、冰箱,所以電是幫助大家創新的東西。同樣,雲計算在數字化時代,也是起著這麼重要的作用。謝謝大家!
(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國際在線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