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人工智能大模型走向“百花齊放”
2024-06-20 10:00:3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責編:田蜜

人工智能大模型走向“百花齊放”_fororder_rmrbhwb2024062009p25_b

小朋友在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會場體驗大語言模型産品。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去年以來,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持續涌動。國內外一大批創新企業和高校院所加大研究力度,紛紛推出各自的大模型産品。數據顯示,中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數量已超100個。

  近日,2024北京智源大會舉行。來自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學者和産業專家圍繞技術路徑和應用場景展開對話和交流,大模型與人工智能的當下與未來成為熱議話題。

  大模型越來越好用

  過去一年,國産大模型取得了長足進步,大量高品質模型百花齊放,助力中國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領頭羊之一。

  “大模型之所以能對産業界産生重大影響,是因為其通用的理解推理能力以及智慧和潛力。”智源研究院院長王仲遠説,隨著國産大模型逐步趕超國際先進水準,中國最擅長的場景優勢、數據優勢將發揮出來,大模型將真正成為賦能千行百業的新質生産力。

  在此次大會上,智源研究院公佈了在語言、多模態、具身、生物計算大模型等方面的新進展。其中,智源研究院和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聯合研發並推出全球首個低碳單體稠密萬億語言模型(Tele-FLM-1T);聯合領視智遠研發了全球首個智慧心臟超聲機器人,實現了全球首例真人身上的自主心臟超聲掃查等。

  “在技術通用性方面,大模型在解決不同任務、語言、模態、場景上的通用性變得越來越好。”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説,去年3月百度發佈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以來,經過1年左右的時間,其訓練效率達到發佈時的5倍,推理效率提升了100多倍。

  “大語言模型雖然很強,但是還在快速進步,未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多模態大模型(能夠處理和理解多種不同類型數據,如文本、圖像、視頻和聲音等的人工智能模型)也會變得越來越好用。”王海峰説。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許心超介紹,目前北京在人工智能企業數量、數據要素資源、産業鏈等方面均走在全國前列,其中國家網信辦已備案大模型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面向未來,北京將以應用為牽引,促進大模型技術深度應用,加速開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面向醫療、教育、政務等行業發展需求,加快實現大模型技術對實體經濟的深度賦能,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通用人工智能加速實現

  大模型的概念持續火熱,各類産品“琳琅滿目”,但距離真正的“深入人心”還有一定距離。在王仲遠看來,從“可用”到“非常好用”,是國産大模型未來努力的方向。

  大模型未來將在哪些應用場景大規模落地?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慧産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認為,大模型在應用和服務層面將先面向消費者(To C),再面向企業(To B),這與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路徑基本一致。

  張亞勤以無人駕駛技術為例指出,大模型的推出幫助無人駕駛解決了長尾問題、數據生成問題等,讓無人駕駛有更高的智慧性,加速其在實際場景中的落地應用。

  “總體來看,無論是面向消費者還是面向企業,未來都將存在開源模型、商業閉源模型、基礎大模型以及針對垂直行業模型和邊緣模型。”張亞勤説。

  什麼是通用人工智能(AGI)?大模型是否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基石”?大模型的快速發展,為通用人工智能的實現創造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張亞勤表示,通用人工智能首先要有巨大的能力,在大部分的任務中比人類強;其次必須具有通用性;第三是像人類一樣不斷升級、學習和進化。他預測,通用人工智能有望在15—20年內實現。

  百川智慧首席執行官王小川説,通用人工智能首先要有思考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共情能力和多模態圖片處理能力,只依靠大模型的規模效應是不夠的,要尋找算力、演算法、數據等範式上的新轉化。

  面壁智慧首席執行官李大海認為,理想中的通用人工智能就是在執行任何任務的時候,邊際成本都降為零。“我相信未來大模型門檻會越來越低,當成本低到接近於0的時候,通用人工智能就基本到來了。”李大海説。

  共同求解安全難題

  隨著人工智能能力的提升和應用範圍的擴大,其安全風險引發各界關注。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康相武説,以生成式大模型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可以廉價地生成對人和事件的錯誤描繪,引發認知混亂;人工智能的無用、濫用、隱私泄漏等引發深層次倫理道德問題。如何與人工智能共存,且在確保安全可控前提下更好造福人類社會,是全球共同面對的重大議題。

  今年3月,數十位中外專家在北京聯合簽署了由智源研究院發起的《北京AI安全國際共識》,提出防止AI自主複製或改進、尋求權力、協助不良行為、欺騙人類等。

  “未來機器人數量可能會比人多,如果不重視人工智能的治理,當大模型被用到基礎物理設施、金融系統等領域時,可能存在失控的風險。”張亞勤説,要從現在開始重視人工智能的治理,提前採取行動,引導技術走向的智慧。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説,人工智能未來能夠在數學領域或計算機科學領域完成重要的原創性研究,要實現這一夢想必須要有真正高品質的突破,而人工智能的安全問題也變得更加緊迫。

  “我們要打造一個負責任的AI。”智譜AI首席執行官張鵬認為,對於人工智能的安全,“防守”比“破壞”難度要大,一方面要通過安全技術的提升和管理規則的制定防止有人利用人工智能作惡,更重要的是要讓更多人參與討論、統一認識,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每個時代都有技術發展帶來的‘電車難題’,但人類都用有效的方法解決了。”零一萬物首席執行官李開復説,從人工智能中長期的發展方向來看,建議用更好的技術解決AI帶來的安全挑戰,讓人工智能真正造福人類。(記者 劉峣)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