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中德合作不斷鞏固深化
2024-07-02 15:35:58來源:人民日報責編:韓東林

中德合作不斷鞏固深化_fororder_1111

在2023年慕尼黑國際車展上,中國成為除東道主德國之外參展商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參展商展示的新産品與新技術引發廣泛關注。圖為參觀者在了解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
萊昂哈德·西蒙攝(影像中國)

中德合作不斷鞏固深化_fororder_1719865671014_1

德國環保設計企業地之氣公司與中國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為德國公共部門、大型企業和私人家庭提供熱泵供暖整體解決方案,這是中德在新能源領域深化合作的代表項目之一。圖為德國工人在安裝調試中國熱泵産品。
人民日報歐洲中心分社 肖晶攝

中德合作不斷鞏固深化_fororder_1719865678201_1

在2024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中國企業展示的智慧製造、清潔環保和能源轉型等工業解決方案得到國際業內人士廣泛關注和好評。圖為客戶在中國企業展臺了解産品性能。
人民日報歐洲中心分社 肖晶攝

中德合作不斷鞏固深化_fororder_rmrb2024070218p11_b (1)

遼寧瀋陽市的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大東工廠,在華晨寶馬第600萬輛整車下線儀式現場,電子大螢幕上“6000000”字樣不停閃爍。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攝

中德合作不斷鞏固深化_fororder_1719865687667_1

在位於湖南長沙市的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分析與電池技術中心,研發人員正在測試電池正極材料的性能。
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供圖

中德合作不斷鞏固深化_fororder_rmrb2024070218p20_b

位於江蘇太倉高新區的太倉中德創新園遠景。
太倉高新區供圖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10週年。中德建交半個多世紀以來,兩國關係保持高水準發展,各領域合作不斷鞏固深化。中德經貿、工業、農業等傳統領域合作不斷深化,綠色低碳和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不斷充實,為兩國互利共贏注入動力。

  深耕傳統領域合作

  看好中國發展前景

  近日,在德國巴登—符滕堡州首府斯圖加特市,中德兩國政商界300多名嘉賓共聚一堂,在2024“投資中國”系列活動德國專場上熱烈討論對華投資話題。站在新起點,兩國正在對話中凝聚共識,推動中德經貿合作關係再上新臺階。

  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報告顯示,2023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總額達創紀錄的119億歐元,佔德國海外投資總額的10.3%,為10年來最高水準。另據中國商務部最新數據,今年一季度,德國對華投資增長48%。“投資中國”的熱度印證許多德國公司持續看好中國發展前景,將中國作為重要的創新和供應鏈基地,視中國業務為主要增長引擎。

  不久前,中德合資企業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長沙基地二期建成投産,該公司正極材料的年産能提高至10萬噸,一批批高品質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將成為筆記本電腦、智慧手機、電動汽車等産品的動力“引擎”;在遼寧瀋陽市的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大東工廠,一輛新型純電動汽車從總裝線上緩緩駛出,後方電子大螢幕上“6000000”字樣不停閃爍,在德國寶馬集團進入中國市場30週年之際,華晨寶馬迎來第600萬輛整車下線……

  在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西格弗裏德·魯斯武爾姆看來,德中工業合作已有數十年,未來德中及歐中貿易將取得更大發展。

  作為傳統領域合作的重點之一,中德農業合作也為推動中德關係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眼下正是桃子成熟的季節,北京銀黃綠色農業生態園裏生機盎然。桃園裏的小型氣象監測裝置實時監測溫度、濕度等田間環境,為農事決策和干預提供數據支持;桃樹間懸挂有小巧的微噴灌噴嘴,可以實現精準節約澆灌。自2021年9月德國拜耳集團亞太地區首個“耘遠農場”可持續示範項目在此揭牌以來,生態園年收入提高10%、成本節約20%,處理含農藥廢液4000升,為中德可持續農業合作寫下生動注腳。

  “中德兩國都是農業大國,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先進的農業技術。”多次參與中德農業合作項目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玉梅認為,雙方共同探索生態農業等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提升農業多功能性,將為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德國農業協會國際合作項目負責人萊納·萊什內爾表示,中德農業合作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未來合作前景無限。

  深度互嵌協同創新

  攜手推進綠色轉型

  走進德國勃蘭登堡州的德倫太陽能園區,光伏組件正將太陽能轉化為源源不斷的電力,通過電網將清潔、可再生的綠電送往千家萬戶。該園區于2023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預計每年可生産超1.5億千瓦時清潔電力,惠及約6.4萬戶家庭。園區內裝機容量154兆瓦的光伏組件,由中國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中國對歐洲光伏組件出口一直保持良好態勢。”歐洲光伏産業協會政策主管德里斯·阿克表示。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認為,在清潔能源領域,中國制定了明確的研發和創新目標,並採取措施加以落實。“我們現在能以更實惠的價格運用光伏技術,中國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國太陽能工業協會近期發佈報告稱,2023年德國新裝光伏發電和供熱系統超100萬套,創歷史紀錄,預計2024年德國光伏系統需求將持續增長。前不久,中德雙方正式啟動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並於近日舉行了該機制首次高級別對話,還將成立中德工業減碳工作組。中德兩國産業鏈供應鏈深度互嵌,市場高度依存,深化合作、攜手共進能讓雙方都從中受益。

  德國知名材料製造商科思創集團紮根中國市場數十年,其全球最大生産基地落戶上海,擁有12座配備先進生産技術的工廠,覆蓋主要産品線,綠電使用佔比超過40%。截至2023年底,科思創集團在中國市場累計投資超過40億歐元。“為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中國制定了宏偉的減排目標。我們願與中國夥伴共同朝著更加綠色、更可持續的方向努力。”科思創集團首席執行官施樂文説。

  在成渝高速廊道上,每天有上百輛氫燃料電池汽車駛過,氫能源開發應用帶來的降碳新場景正越來越受到關注。德國博世集團與中國慶鈴汽車集團合資成立的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是博世在德國本土以外的首個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合資公司。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生産氫燃料發動機1800余臺,最新研發的300千瓦氫動力模組已開始車載試驗。

  “中國不僅是消費市場,更是創新中心。”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斯特凡·哈通表示,博世致力於在中國投資,並借助中國本土人才和創新推動其在新興領域的突破。

  深挖潛力向新而行

  共促數字技術發展

  德國信息技術、電信與新媒體協會預計,2024年德國數字經濟規模將持續增長,有望達到2243億歐元。在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上,包括商湯絕影、黑芝麻、輕舟智航等在內的中國智慧網聯汽車領域的優秀供應鏈企業帶來眾多新産品、新技術。商湯科技董事長徐立期待,中德企業能加強人工智能的開放應用合作,共同推動兩國人工智能和相關産業轉型發展。

  近年來,西門子公司以創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全面融入中國經濟發展,不斷增加對華投資,共同致力於實現可持續發展。2023年,西門子增資擴建成都數字化工廠,積極參與中國數字化轉型。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第十一批全球燈塔工廠名單中,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憑藉全面的數字能源系統、應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採用先進的産品綠色設計理念,獲評“可持續燈塔工廠”。

  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首席執行官奈柯介紹,西門子在中國建有21個研發中心,擁有超過5400名研發、工程人員和約1.23萬項有效專利和專利申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也是最具創新性的市場之一。我們的很多産品都在中國首發。”奈柯表示,當前,中國正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高品質發展,西門子希望繼續與中國夥伴深化合作,攜手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

  德國企業茵夢達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電機和大型驅動系統供應商,致力於以高可靠性和高效能的技術創新,不斷提高産業效率及電氣化水準,推動産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今年5月,茵夢達在江蘇揚州的工廠二期工程開工。茵夢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瑞傑樂介紹,中國已成為茵夢達全球關鍵的研發和製造基地。茵夢達在中國擁有涵蓋1家業務集團全球總部、1家區域總部、4家工廠、13家分公司以及5處研發中心的強大矩陣,員工總數逾3500人。公司計劃繼續加大在華投資,與中國夥伴一起為先進製造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正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德國具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悠久的創新文化。兩國以市場眼光和全球視野尋求共贏,將共同打造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綠色發展等合作新增長點。”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鬍子南表示。

  今年,中德簽署了《關於自動網聯駕駛領域合作的聯合意向聲明》,將進一步推動兩國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不久前,中德交通論壇第二次會議在柏林舉行,兩國交通部門重申,將協力推動可持續交通合作,共同促進交通領域技術創新。“願與中方繼續在可持續交通和技術創新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為應對全球性挑戰作出貢獻。”德國聯邦數字化和交通部國務秘書哈特穆特·霍普納表示。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