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中亞國家加快開發可再生能源
2025-09-02 10:04:33來源:人民日報責編:韓東林

中亞國家加快開發可再生能源

中企承建的烏茲別克斯坦卡什卡達裏亞州的光伏電站項目。記者 李 強攝

  廣袤草原上,數十米高的風機矗立,巨大葉片緩緩轉動……哈薩克斯坦札納塔斯100兆瓦風電項目自2021年投産以來,在中哈兩國員工攜手努力下,綠色電能正持續不斷地輸送至哈薩克斯坦南部千家萬戶,顯著緩解了當地電力短缺狀況。

  不只哈薩克斯坦,中亞國家普遍擁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水能等資源,發展可再生能源優勢顯著。近年來,中亞國家積極出臺扶持政策,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産業,推動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中國與中亞國家在相關領域開展多個合作項目,實現互利共贏。

  發展可再生能源潛力巨大

  世界銀行近期發佈的報告指出,中亞地區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潛力巨大,擴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提升能源系統安全性的重要路徑。中亞五國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各具特色與優勢。

  烏茲別克斯坦年平均晴天數超過300天,據世界銀行估算,其每年接收的太陽能總量相當於約510億噸石油當量。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塔吉克斯坦水力發電潛力位居世界第八,約為5270億千瓦時/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測算,哈薩克斯坦僅風力發電潛能就高達每年9200億千瓦時。吉爾吉斯斯坦水電資源豐富,已建成的80多座水電站可供應全國94%的電力。殼牌全球能源資源數據庫統計顯示,土庫曼斯坦陸地風能潛力在全球排名第三十位,發展風電優勢明顯。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顯示,中亞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持續提升,哈薩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已成為區域內的領頭羊。其中,哈薩克斯坦增幅最大,新能源裝機容量從2014年的2734兆瓦增至2023年的5663兆瓦;塔吉克斯坦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達5763兆瓦。

  不過,中亞國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及在電力供給中的佔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中亞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報告顯示,儘管中亞地區存在一些能源密集型經濟體,且發展可再生能源潛力巨大,但目前該地區太陽能和風能的平均裝機容量佔可開發量比例不足5%。具體來看,烏茲別克斯坦光伏發電在能源結構中佔比不到2%,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水電實際開發利用率分別僅為4%和10%。

  世界銀行中亞區域主任塔蒂亞娜·普羅斯庫裏亞科娃認為,中亞國傢具備通過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和發展區域電力貿易保障能源安全的所有先決條件。預計到2030年,該地區可再生能源需求將增長30%以上,通過協調與積極行動,該地區有望成為“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榜樣”。

  各國出臺多項政策措施

  當前,中亞國家將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與能源改革的重要方向,通過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今年5月11日,烏茲別克斯坦澤拉伕善風電項目成功完成全場240小時可靠性運行。作為該國首個大型風電項目,其總裝機容量達521.7兆瓦,建成後可為50萬個家庭提供綠色電力,每年可減少11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在哈薩克斯坦,能源部最近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該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比重達6.43%,較2020年的3%有明顯提升。哈薩克斯坦制定《2050年前低碳發展願景》,計劃推廣生物燃料、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及“綠色無廢”技術,力爭2030年前將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增至15%,2050年增至50%,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塔吉克斯坦制定《2023—2027年可再生能源計劃》,大力發展水能、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計劃吸引外資約16億塔吉克斯坦索莫尼(1元人民幣約合1.32塔吉克斯坦索莫尼)投入該計劃。烏茲別克斯坦2019年通過《2019—2030年烏茲別克斯坦向綠色經濟過渡戰略》,提出加強光伏、風力、水力、沼氣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建設,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增至25%以上。土庫曼斯坦制定《2030年前發展可再生能源國家戰略》,旨在進一步開發可再生能源、確保能源安全,並設定2030年前重點經濟領域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中亞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在2030能源戰略中指出,中亞地區能源投資需求約為4000億美元,而當前投資水準僅為總需求的1/4左右,存在較大缺口。為吸引更多投資進入可再生能源領域,哈薩克斯坦為新能源項目建設提供財政補貼,覆蓋項目前期建設、設備採購、技術研發等環節,以降低建設成本與投資風險。烏茲別克斯坦修訂相關稅法,對0.1兆瓦以上的可再生能源電站10年內免征財産稅與土地稅,同時注重吸引私營經濟參與,加快低碳技術推廣。

  中國助力中亞地區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中國與中亞國家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不僅為雙方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地區能源結構優化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中方積極參與中亞國家新能源項目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與設備支撐。今年2月,深圳能源集團與吉爾吉斯斯坦相關部門簽署兩項可再生能源合作協議,包括建設和運營一座300兆瓦風電場、一座300兆瓦太陽能電站。

  中國能建海外投資有限公司在烏茲別克斯坦投資的1吉瓦光伏項目,是2023年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後中方在中亞地區投資建設的首個大型新能源項目。2023年底,該項目一期400兆瓦順利並網發電。烏茲別克斯坦總理阿裏波夫視察項目時,高度評價整體建設和運營情況,稱其為烏中合作的又一典範。

  中國還為中亞國家提供新能源技術培訓及相關教育資源,助力培養本土專業人才。在塔吉克斯坦,由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與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合作建設的魯班工坊,2022年11月投入使用,設有綠色能源實訓中心等教學區,為當地學員提供優質培訓和實操機會。在哈薩克斯坦,由天津職業大學與東哈薩克斯坦技術大學共同承建的魯班工坊,計劃增加新能源相關課程,以滿足當地對新能源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

  塔吉克斯坦科學院物理技術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馬達利耶夫·烏馬爾洪表示,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經驗對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傢具有重要帶動作用。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卓奧瑪爾特·奧托爾巴耶夫認為,中國在中亞能源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中亞國家可借鑒中國促進能源轉型的相關經驗,實現綠色增長。

  (人民日報阿斯塔納9月1日電)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