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天堂鎮大數據産業園建設正酣,園區主體框架已初具雛形。項目建成後將為縣域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圖為建設中的天堂鎮大數據産業園。熊鳳霞攝(人民視覺)
日前,參觀者在2025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展廳觀看展出的一款柔性製造島式工作站。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園區開展數字化轉型、探索數字化整體提升路徑提供指引。什麼算高標準數字園區?如何建設?要完成什麼目標?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近日作了解讀。
帶動各類園區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建設高標準數字園區是促進園區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舉措,是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
此前,已有多個文件提及建設高標準數字園區。例如,《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促進製造業數智化轉型,加快産業模式和企業組織形態變革。《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 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對在製造業領域創新高標準數字園區等應用場景作出明確部署。
各地也在積極推進。例如,廣東省出臺《廣東省人工智能賦能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打造一批高標準數字園區;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安徽省以新型技術改造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行動方案》提到,爭創一批國家高標準數字園區;湖南省明確了真金白銀的支持方案,湖南省工信廳、湖南省財政廳聯合印發的《深化“智賦萬企”行動 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提到,對獲評國家級、省級數字園區的園區,分別按項目投資額的30%、20%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300萬元、100萬元。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園區數字化轉型整體仍處於探索階段,各類園區對於推進數字化轉型存在標準不統一、路徑不清晰等問題,亟須通過制定《指南》,加快打造一批高標準數字園區,引領帶動各類園區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建設期滿後應達到“四高”標準
《指南》提出了具體目標,即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實現園區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園區管理、服務數字化水準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數智賦能園區發展的典型模式,園區發展品質和效益顯著提升。
誰來建設高標準數字園區?根據《指南》,高標準數字園區依託國務院或省級(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含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批准設立的、以製造業和生産性服務業為主導産業的各類園區或園區內特色産業園(即“園中園”)開展建設。
什麼算高標準數字園區?《指南》明確,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期滿後應達到以下標準:
産業數字化水準高。工業互聯網應用覆蓋園區全部行業,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100%。
專業服務品質高。在生産、生活、政務等方面提供高品質的數字化公共服務,園區數字化生産性服務應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比例達100%。
運營管理效率高。建成覆蓋園區資産管理、經濟運行監測、綠色低碳發展、安全應急管控等主要環節的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園區運營管理效率顯著提升。
基礎設施能級高。數字基礎設施支撐作用顯著增強,雙千兆網絡覆蓋率達100%,算力基礎設施實現有效部署和應用,數據開放共享、安全保障水準顯著提升。
4方面13項任務確保目標順利推進
圍繞“四高”標準,《指南》共提出4方面13項建設任務。
一是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引導各類型企業廣泛開展數字化轉型,包括打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杆、開展鏈式數字化改造、強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
二是加強園區數字化服務,圍繞企業、人員、管理機構等主體的差異化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服務,包括拓展數字化生産性服務、升級數字化生活性服務、優化數字化政務服務。
三是完善園區數字化管理,從統籌發展與安全形度,提升園區數字化管理水準,包括加強園區資産數字化管理、完善經濟運行數字化管理、推進綠色低碳數字化管理、強化安全應急數字化管理。
四是夯實數字化支撐能力,引導園區加強數字化底座建設,包括健全數字化基礎設施、構築數據開發利用平臺、提升數字化安全保障水準。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與地方有關部門形成合力,加快建設一批高標準數字園區,引領帶動各類園區數字化水準整體提升。工信部將加強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工作指導,定期遴選高標準數字園區創建對象,明確建設任務;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製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等工作,加大對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支持力度;制定高標準數字園區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每年開展成效評估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