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綠金委)和歐洲投資銀行于11月11日在第23屆聯合國氣候大會期間聯合發佈了題為《探尋綠色金融的共同語言 (The Need for a Common Language in Green Finance)》的白皮書。白皮書對國際上多種不同綠色債券標準進行了比較,以期為提升中國與歐盟的綠色債券可比性和一致性提供基礎。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殷勇在為白皮書撰寫的前言中説,白皮書的發佈為深入開展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推動綠色金融的定義和標準的一致化,促進跨境綠色資本流動提供了重要參考。
中國綠金委與歐洲投資銀行聯合發佈白皮書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特別顧問、綠金委主任馬駿與歐洲投資銀行副行長Jonathan Taylor在發佈會上介紹了白皮書的背景、編制情況和主要結論。
馬駿表示,建立綠色金融體系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中國的綠色債券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綠色債券市場。在G20和各國的共同推動下,全球綠色債券發展迅速,2017年綠色債券發行總量或將增長40%達1200億美元,並將在未來多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然而,在許多國家和市場還缺乏對綠色金融的明確定義,國際上的許多綠色金融標準也缺乏可比性。這些問題阻礙了綠色資本的跨境流動和全球綠色金融市場的未來發展。因此,推動提升綠色標準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應該成為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中歐聯合發佈了這本白皮書,體現了這兩大積極追求綠色化的經濟體共同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發展的努力。
Jonathan Taylor表示,加大綠色投資對支持可持續發展、加強環境保護、履行《巴黎協定》承諾至關重要。今天發佈的白皮書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提升綠色金融的透明度。白皮書的研究成果,已經成為歐盟可持續金融高級專家委員會制定歐洲綠色金融標準的重要參考。
Taylor説,作為《巴黎協定》締約方,歐盟和中國致力於通過完善綠色資本市場頂層設計,激勵更多氣候相關投資行為。作為歐盟的政策性銀行,歐洲投資銀行正在致力於通過自身融資行為和國際合作,支持發展氣候相關投資,推動綠色投資。
白皮書比較了中國綠金委編制的《綠色債券項目支持目錄(2015版)》、歐洲投資銀行“氣候意識債券資格標準”、多邊開發銀行—國際開發金融俱樂部“氣候減緩融資原則”中的募集資金用途分類,識別了在不同標準下增強信息披露和跟蹤報告可比性的方法,並對不同綠色定義的範疇、環境政策目標、項目合規標準進行了分析。在白皮書的起草過程中,研究小組成員廣泛徵求了監管機構、投資者、證券公司、多邊開發銀行以及其他國際金融機構、第三方評估機構等市場參與者的意見。
綠金委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中國金融學會旗下成立的致力於推動綠色金融研究與組織協調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活動的專業委員會。截止2017年10月,綠金委共有190個成員單位,包括中國所有主要銀行和一批積極參與綠色金融的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券商、綠色企業、第三方服務機構和研究機構。成員單位所管理的金融資産達120萬億元,約佔中國金融業總資産的70%。2015年12月,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發佈了中國《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版)》。
歐洲投資銀行是全球氣候相關投資領域的執牛耳者。2007年,歐洲投資銀行發行了全球首支綠色債券,成為綠債市場的先驅。此後,歐洲投資銀行在11個不同貨幣區域發行了超過200億歐元的綠色債券,其中以氣候意識債券最為著名,這也使得歐洲投資銀行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人。2017年,歐洲投資銀行發行的氣候意識債券已經達到43億歐元。(圖文/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