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職業聯賽要善用出圈思維
2025-11-10 09:20:13來源:經濟日報責編:盧家傲

  火爆全網的“蘇超”年度賽事日前落下帷幕。作為紮根民間的業餘足球賽事,其影響力已遠超足球本身,並探索出撬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路徑,為社會各界所津津樂道。以此為鏡鑒,“蘇超”的成功給其他職業聯賽帶來諸多啟示。

  賽事經濟與地域IP深度捆綁。在商業運作方面,“蘇超”球隊直接以城市命名,實現了“足球搭臺,經濟唱戲”。一張球賽門票,不僅是簡單的觀賽券,更是經濟溢出效應的綜合體現。“蘇超”將賽事與城市IP深度捆綁,拉動了餐飲、住宿、旅遊、文創等多領域消費。比如,常州推出“9.9元門票+蘿蔔幹炒飯”套餐,帶動地方特産銷量成倍增長。

  從這個角度看,職業賽事也可進一步推動職業球隊與地域文化深度綁定,提升其與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結合度,通過賽事打造獨特的地域名片,完善全民參與的商業轉化機制,進而推動體育消費和城市經濟發展。

  善用“網絡熱梗”借勢行銷。互聯網時代,依託社交傳播、情緒價值和草根文化,“玩梗經濟學”走紅,其參與門檻較低,注重情感互動,形成流量變現與商業轉化的複合效應。足球的魅力不僅在於運動帶來的激情,更是一種文化和情感寄託。從“散裝江蘇”“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到“花果山保衛戰”,一個又一個“熱梗”在互聯網平臺持續發酵,吸引眾多網民持續圍觀。

  球迷花錢觀賽,在一定程度上購買的是情緒價值。情緒消費,近年來已成為服務消費新熱點。在當前大背景下,基於情緒價值的消費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大韌性。相較把“梗”玩得明明白白的“蘇超”,職業賽事在運作層面不妨強化互聯網思維,一方面持續打造良性聯賽文化,增強球迷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另一方面學習“蘇超”善於出圈的運營思維,提升聯賽的社會關注度。

  “蘇超”再好,其“作業”也不宜直接照抄。職業聯賽要想實現長遠健康發展,還需尊重足球産業發展規律,切實夯實青訓體系,廣泛調動社會各方力量支持,提升職業聯賽競爭力和影響力,進而推動足球産業高品質發展,更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經濟日報 郭存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