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海南自貿港以制度集成創新為重要引擎,集聚要素、擴大規模、提升能級,不斷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截至今年9月底,已培育形成21批173項制度集成創新案例,其中82項得到國家層面認可,37項向全國推廣,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作出示範。
增強貿易投資綜合競爭力。通過發佈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創新設立國際投資“單一窗口”等,以系統集成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準。在當前外部需求收縮、國內市場潛力逐步釋放的形勢下,積極探索內外貿一體化、貿易與投資一體化的制度集成創新。例如,形成“免保銜接”模式,將綜合保稅區免稅品監管倉庫的智慧卡口與海關監管系統等相關聯,使免稅物流、保稅物流、跨境物流三種供應鏈功能系統整合,支持貿易企業開展一般貿易、跨境電商業務等,促進企業內外貿便利互轉。今年上半年,海口綜合保稅區通過“免保銜接”模式共完成1648份報關單,同比增長141.7%,成交貨值約16.4億元,同比增長68.5%。同時,將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推廣到海南全省,享惠品類擴展到肉類、海産品、新材料等,以貿易制度創新帶動農産品等加工製造企業增資擴産。
推動優勢特色産業發展壯大。構建産業全鏈條治理機制,打通産業鏈主要環節卡點堵點,推動特色産業發展。例如,形成遊艇産業綜合管理服務新模式,針對遊艇旅遊多頭監管問題,率先出臺系列管理辦法,厘清部門職責;圍繞用海安全隱患問題,三亞市制定海域使用詳細規劃,合理配置海域資源;制定勘驗、評估、交易鑒證服務標準,解決二手遊艇交易制度空白問題。截至2024年底,三亞市登記遊艇總量1415艘,2024年遊艇出海12.8萬艘次,接待遊客90.1萬人次,位居全國前列。以系統化的“法規+名錄+標準+可追溯平臺+替代品産業”制度體系,推動綠色産業發展。2024年全省生物降解材料産業總産銷2.6萬噸、産值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8%、68.3%。在熱帶農業發展方面,探索數據要素創新,驅動智慧農業轉型。構建覆蓋全産業鏈的農業數據資源體系,整合氣象、土壤、種質資源等生態環境數據,以及生産、加工、流通、銷售等全鏈條信息,建立全省統一的“熱帶農業大數據中心”,為數字農業發展和産業綠色轉型提供精準數字底座。
打造資源要素集聚高地。針對人才、資金、土地等資源要素實施綜合改革,加快集聚各類創新資源,推動資源要素便利流動。例如,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聚焦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複合型人才,推動中外互鑒、學科互融、文理互通、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管理共商的人才培養相關領域改革。目前,該試驗區入駐高校學子共獲得國際獎項12項、國家級獎項82項、省部級獎項241項,人才培養能力大幅增強。針對資金流向民企的信用堵點,開展“綜合評價+金融”創新,在企業信用評價的基礎上,將企業家信譽也作為評價內容,並打造信貸産品“綜評貸”,受到民企廣泛好評。為護航重大項目出臺多項政策,構建“增量保障+存量保障+專項保障+反向保障”四位一體的全領域資源保障體系,經營主體用地用海審批時間平均節省1個月以上,顯著提升資源要素配置的精準性和利用效率。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破部門壁壘、整合政務服務資源,將分散的服務事項納入“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閉環體系,營商環境競爭力持續增強。例如,搭建“海易兌”一站式服務系統,歸集、共享涉及工商、信用、稅務等35個部門的涉企信息,推動惠企政策兌現公開化、便捷化、規範化、高效化。截至今年8月初,“海易兌”系統用戶註冊量已超150萬,註冊企業超8萬家,辦件數量超26萬件。建立船舶移籍登記“一事聯辦”信息共享平臺,實時共享海事、交通、船檢等單位國際船舶移籍登記的辦理進度、辦結證照等信息,提交材料更加精簡、降幅達70%,審批效率提升超90%,為航運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與運營成本。大力推進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覆蓋37個部門514項應用,讓老百姓在公共服務事項辦理、就醫報銷、交通出行、圖書借閱等方面感受到越來越多的便利。(經濟日報 顧學明 作者係深圳大學開放與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