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八桂大地

廣西三江縣舉辦紅薯節 助力旅遊扶貧

2017-11-09 14:27:25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

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高秀紅薯節百家宴

  人民網三江11月8電  11月4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高秀村舉行旅遊扶貧農産品推介會暨第四屆高秀紅薯節。攔路迎賓、豐收巡遊、神秘祭祀、千人“多耶”、侗妹烹薯比賽、百家宴、篝火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遊客流連忘返。

  高秀侗寨位於湘、桂、黔三省區交界的大山深處,山清水秀,寨子青翠竹子環繞,茂盛松杉護衛,山泉水清爽、甘甜,民風淳樸,民俗神秘。

  在三江,一談到高秀紅薯和韭菜,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大家餐桌必上的菜肴。高秀村地處湘桂兩省區交界處,海拔600—800米,處於中亞熱帶氣候區,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適宜紅薯、韭菜生長。據該村黨支書楊仕林介紹,高秀村種植紅薯非常講究,為保證薯種的純正品質,村民從不引進外來薯種進行雜交,種植時不用化肥,而是施放草木灰和牛糞等農家肥,既可避免紅薯長蟲,又保證了紅薯香、甜、脆、粉等獨特口感。這樣種出來的紅薯不僅産量高,營養價值也極為豐富,富含硒、膳食纖維、胡蘿蔔素、花青素、維生素等10余種微量元素,有預防膽固醇高,輔助降血壓,防癌抗癌等食療功效,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健康食品。

  高秀村地處‘湘桂百里侗族文化長廊’中心地帶,是桂、湘兩地侗族文化的交匯點,具有優秀的歌舞文化、祭祀文化、美食文化、稻作文化及社交文化等原汁原味的侗族傳統文化。

  2016年,高秀村納入柳州市的旅遊扶貧示範村,將全村統一規劃、改建民宿、建設旅遊停車場等基礎設施,把這些村寨打造成美麗的鄉村旅遊畫廊。目前項目旅遊停車場已經進入硬化,旅遊廁所投入使用。

  “高秀紅薯經過農業部門農産品安全監測,被定為一級品,不含農藥添加。通過多年辦節,高秀紅薯的品牌效應已初步顯現,但目前由於缺少資金,村民人均用地少、外出務工多,進村道路窄等因素制約,村裏發展鄉村旅遊及擴大紅薯種植規模還要加把勁。”11月3日,林溪鎮黨委書記石昌宇表示,要轉變思路,拉長産業鏈。高秀村要由“供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努力通過發展鄉村旅遊示範區,將高秀村的品牌和知名度打響,同時擴大種植規模,加工紅薯粉、紅薯酒、紅薯乾等産品,進一步拓展市場,催火“紅薯經濟”,並由紅薯産業延伸至茶葉、茶油、韭菜等農産品的精深加工,最終發展為多元化的集鄉村旅遊、特色農産品、特色民族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示範區,引來遊客,實現農民創收和産業脫貧。

 圖片默認標題

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高秀村群眾在講款

  高秀侗寨位於湘、桂、黔三省區交界的大山深處,山清水秀,寨子青翠竹子環繞,茂盛松杉護衛,山泉水清爽、甘甜,民風淳樸,民俗神秘。人民網三江11月8電  11月4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高秀村舉行旅遊扶貧農産品推介會暨第四屆高秀紅薯節。攔路迎賓、豐收巡遊、神秘祭祀、千人“多耶”、侗妹烹薯比賽、百家宴、篝火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遊客流連忘返。

  在三江,一談到高秀紅薯和韭菜,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大家餐桌必上的菜肴。高秀村地處湘桂兩省區交界處,海拔600—800米,處於中亞熱帶氣候區,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適宜紅薯、韭菜生長。據該村黨支書楊仕林介紹,高秀村種植紅薯非常講究,為保證薯種的純正品質,村民從不引進外來薯種進行雜交,種植時不用化肥,而是施放草木灰和牛糞等農家肥,既可避免紅薯長蟲,又保證了紅薯香、甜、脆、粉等獨特口感。這樣種出來的紅薯不僅産量高,營養價值也極為豐富,富含硒、膳食纖維、胡蘿蔔素、花青素、維生素等10余種微量元素,有預防膽固醇高,輔助降血壓,防癌抗癌等食療功效,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健康食品。

  高秀村地處‘湘桂百里侗族文化長廊’中心地帶,是桂、湘兩地侗族文化的交匯點,具有優秀的歌舞文化、祭祀文化、美食文化、稻作文化及社交文化等原汁原味的侗族傳統文化。

  2016年,高秀村納入柳州市的旅遊扶貧示範村,將全村統一規劃、改建民宿、建設旅遊停車場等基礎設施,把這些村寨打造成美麗的鄉村旅遊畫廊。目前項目旅遊停車場已經進入硬化,旅遊廁所投入使用。

  “高秀紅薯經過農業部門農産品安全監測,被定為一級品,不含農藥添加。通過多年辦節,高秀紅薯的品牌效應已初步顯現,但目前由於缺少資金,村民人均用地少、外出務工多,進村道路窄等因素制約,村裏發展鄉村旅遊及擴大紅薯種植規模還要加把勁。”11月3日,林溪鎮黨委書記石昌宇表示,要轉變思路,拉長産業鏈。高秀村要由“供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努力通過發展鄉村旅遊示範區,將高秀村的品牌和知名度打響,同時擴大種植規模,加工紅薯粉、紅薯酒、紅薯乾等産品,進一步拓展市場,催火“紅薯經濟”,並由紅薯産業延伸至茶葉、茶油、韭菜等農産品的精深加工,最終發展為多元化的集鄉村旅遊、特色農産品、特色民族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示範區,引來遊客,實現農民創收和産業脫貧。(王勇、謝興華、吳練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