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成立30週年

2017-11-14 10:35:44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民族團結之花長開長盛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成立30週年系列報道之一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韋鵬雁 通訊員 覃日泉

  編者按:1987年11月,國務院批准成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今年11月18日,環江迎來自治縣成立30週年縣慶。30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毛南山鄉各族幹部群眾守望相助,讓民族團結之花長開長盛。今日起,本報推出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成立30週年系列報道,報道環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敬請關注。

  11月上旬,記者踏訪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陳雙村。

  陳雙村是一個多民族聚居村,全村90%以上群眾是毛南、壯族、瑤、苗等少數民族。該村先後獲得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榮譽。

  “我們就是一家人,互敬互愛,和睦相處。”苗族群眾韋玉榮説。

  苗族群眾剛從山裏搬來時,沒有水牛、不會種稻穀,當地的壯族、毛南族群眾給他們提供水牛、收割機,教他們種稻穀。當地各族群眾一起成立合作社,種植砂糖橘等特色水果1000多畝;籌資135萬元,建設“毛苗瑤”特色生態休閒娛樂旅遊景點。

  陳雙是環江民族團結進步的一個縮影。該縣緊扣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讓民族團結之花絢麗綻放。

  民族團結創建有聲有色

  日前,大安鄉金橋村壯族村民唐運亮拆掉了老房子,準備建樓房。20年前,唐運亮從都安瑤族自治縣的山區裏搬到金橋,初來乍到很不適應,當地群眾以博大的胸懷接受並幫助他。唐運亮説:“我不僅分到了30多畝生産用地,還娶了當地的姑娘。”2010年他開始種植果樹,今年純收入預計有10萬-12萬元。

  環江是多民族聚居地,居住著13個民族的群眾。1993年以來,該縣先後接納了都安、大化、東蘭等縣(自治縣)移民近6萬人,徵用了32萬畝土地。多民族聚居,加上移民多,民族團結工作尤為重要。

  環江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每年集中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通過懸挂宣傳標語、製作固定標語牌和宣傳板報、電視節目宣傳、舉辦民族山歌演唱等形式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輝煌成就,推動民族團結“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進宗教場所”。

  民族團結之花越開越艷。2009年,環江有1人榮獲國務院第五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模範個人稱號。2013年,在廣西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環江有2人榮獲“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縣民族局和思恩鎮陳雙村委榮獲“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

  民族地區發展風生水起

  下南鄉中南村南昌屯是毛南族的發祥地。隨著30週年縣慶的臨近,南昌屯成了旅遊的熱點,不少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追尋毛南族的歷史,體驗毛南文化的魅力。

  南昌屯至今保留著毛南族最具民族傳統特色的建築風格,是國家民委命名的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環江近年利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對南昌屯實施保護,引導當地群眾發展生産,建成了一個融合了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新村。村民譚小香説:“別的村子是水泥路修到家門口,我們屯是石板路鋪到了家門口。”

  環江不折不扣地落實國家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政策,2006年起,先後投入10億多元,以改善全縣72個毛南族聚居村群眾生産生活基礎條件為重點,安排各類扶持項目4000多個,涉及農村飲水、教育、衛生、文化、通屯道路硬化、通屯砂石路等項目,惠及全縣8個鄉鎮72個民族村、23萬群眾。同時,依託資源和環境優勢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特色農業快速發展,“五香”食品享譽區內外,逐步形成農林産品加工、繭絲綢、有色金屬、新能源、飲用水等産業並舉的新格局。

  2016年,環江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5.3億元,財政收入3.55億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122元,分別是1987年的27.6倍、42.2倍和40倍。

  傳統民族文化大放異彩

  走進下南鄉初級中學,毛南族文化撲面而來:在民族文化展覽館裏,學生們在學習祥鼓、木鼓;下課時間,孩子們拿著粉筆在地上畫棋譜,用石子當棋子,開展牛角棋、禾剪棋等民族特色運動;隨機找到一個學生,張口就會唱毛南民歌……

  環江大力挖掘、傳承和保護特色少數民族文化,以文化為媒,引導各民族文藝聯演,促進各民族團結和睦相處,多彩毛南文化也成為一大旅遊品牌。

  抓好文化保護基礎性工作。全縣已完成12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普查、登記、整檔工作。加強民間人才培養,先後舉辦了儺戲藝人、儺面雕刻藝人和花竹帽編織藝人培訓班共11期,培訓各類學員500余人。舉辦民族節慶活動,毛南族分龍節已連續舉辦了9年,收到很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

  民族文化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下南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毛南族面具舞)文化藝術之鄉,毛南族分龍節被評選為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節慶。今年8月,環江神秘毛南民族青年藝術團受邀參加德國拜羅伊特第67屆青年藝術節,《頂卡花》《幸福花竹帽》等13個節目驚艷世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