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1月20日電題:桂中糧倉新變化:先簽訂單再種糧 生態品牌闖市場
新華社記者黃浩銘
秋收時節,廣西象州這個地處大瑤山西麓的國家優質谷生産基地縣的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寺村鎮上山村大士會3組村民黃祖球的家中,稻穀堆滿了穀倉。
黃祖球今年在種糧合作社的引導下嘗試種植黑米,第一年就喜獲豐收,由於黑米的銷路好,秧苗剛種下地,合作社就承諾全部保價回收。
黃祖球掰著手指算了一筆賬:原來種普通雜優水稻,每畝産量接近900斤,每斤價格1.6元,現在種黑米,每畝産量1000斤,每斤賣2元,自己5畝水田,增收了近3000元。
依託大瑤山水源種出的象州米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市場銷路廣。近年來,象州縣陸續出現多個農機專業合作社,水稻從育秧到收倉實現全程機械化,勞動強度降低後,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以前種糧既辛苦,産量又上不去,現在機耕路修好了,水利設施完善,合作社提供谷種、包回收、統一田間管理。”村民黃偉凡説,種糧效益提高了,相比外出打工,自己更願意留在家裏種地。
種糧大戶翁學初種植了近1000畝水稻,今年他使用了中藥防治和生物農藥結合的方式。“這樣的生態種植成本雖然高一些,但是種出來的大米價格比普通大米高60%以上,效益非常明顯。”翁學初説,隨著市場對大米品質要求的提高,種糧戶也在調整種植思路,順應市場形勢。
廣西象州縣雙穗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祖強介紹,全程機械化解決了勞動力短缺問題,生態種植保證了産品品質,但是提高種糧效益還要靠精準對接市場。
“我們現在採取的是先接訂單再種糧的模式,根據市場的需求來決定種什麼品種。”黃祖強説,為提高優質大米的附加值,他們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積極參加各類展銷會,提供各種樣品給採購商檢測,産品品質很快就得到了市場認可,現在訂單已經超過了産量。
農資價格上漲、租地價格高、人力短缺、經濟作物的衝擊……談到種糧前景時,黃祖強認為,走機械化、生態化、品牌化的糧食生産模式,大米價格就有保證,就能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