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廣西獲表彰單位和個人先進事蹟展示

2017-11-22 10:24:31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柳州市魚峰區雒容鎮

  堅持不懈抓宣傳教育,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崇德向善、中小學道德教育等文明創建主題活動。成立志願服務隊,開展慰問孤寡老人、關愛留守學生、環境清潔等活動。敬老節、父親節、母親節廣泛宣傳“孝德”。結合文化站“文藝下鄉”,開展道德講堂活動等。

  容縣容西鎮

  注重提升群眾人文修養和道德修養,抓住時間節點,營造向上向善濃厚氛圍。立足鄉土實際,突出特色文化培育沉澱,提升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活動品味。持續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獲得感,2016年56戶貧困戶253人脫貧,農村低保戶221戶594人實現應保盡保。

  百色市右江區陽圩鎮

  創新工作機制,為創建工作提供堅強保障。倡導全民參與,突出文明主題抓創建,通過深入開展“黨員先鋒”評比、創建“星級文明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等文明村創建,形成優良的社會風尚。

  扶綏縣東門鎮

  提高認識,全面開展創建工作。廣泛發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文藝匯演、宣傳板報等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良好創建氛圍。深入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下鄉、警民共建、道德講堂等活動,紮實推進創建工作。

  橫縣校椅鎮石井村

  大力發展茉莉花種植及勞務輸出,增加農民收入,改進各項設施。改善村容村貌,創造形成“三級四類”垃圾分類處理模式。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成立黨員交通勸導志願服務隊、青年科技志願服務隊、老人清潔鄉村監督志願服務隊等。“一約四會”制度健全,移風易俗深入推進,勤儉節約、新事新辦蔚然成風。

  上林縣大豐鎮雲裏村

  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建設文明新村。多措並舉帶動村莊經濟發展,引進雲裏湖現代農業觀光園項目,投入12億元建設生態旅遊勝地,農戶以土地入股方式參與利益分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變村容村貌。開展公益廣告宣傳、“道德講堂”“星級文明戶”評選等文明村創建活動,抓好道德風尚建設。

  隆安縣那桐鎮定江村

  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增加群眾經濟收入。堅持發揮黨員作用,全力推進文明村建設。堅持推進民主管理,推行“一組兩會”和“一事一議”制度,實行民主決策,全面構建和諧村屯。堅持發揮群策群力,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綠色庭院”“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活動覆蓋面達到了100%。

  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圍村村

  抓好産業發展,為創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質保障。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和提升活動,改善人居環境,豐富群眾生活。開展“我們的節日”“和諧建設在基層”等活動,弘揚中華好傳統,倡導移風易俗。抓文明農戶建設,倡導文明新風。

  南寧市江南區蘇圩鎮佳棉村

  建立健全村兩委班子,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良好形象作風感召群眾,帶領群眾投身生態鄉村建設工作,村容村貌得到較大改善。組織群眾觀看法律、禁毒等警示教育片,成立安全巡邏員和應急隊伍,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制定村規民約,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市級1戶、城區級7戶、鎮級10戶。

  南寧市青秀區長塘鎮天堂村

  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把致富能手發展成黨員的6名,把黨員發展成致富能手的4名,建成“黨群同心工程”——幸福、壇堯2個養殖小區。積極開展評選“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活動。多方籌措資金100多萬元,新建文化陣地,群眾性文體活動健康活躍。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活動,全村綠化覆蓋率達45%以上。

  南寧市西鄉塘區石埠街道忠良村

  打造鄉村休閒農業觀光旅遊綜合示範村,開展“身邊好人”“星級文明戶”“文明村鎮”等文明創建活動,修繕土改歷史展覽館,建立文化活動中心。設立善行義舉榜宣傳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完善村規民約,開展志願活動,大力弘揚文明新風尚。

  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良勇村

  打造集“生態觀光、農業示範、科普教育、旅遊體驗”于一體的生態綜合示範村。完成道路硬化、房屋外墻靚化等建設,全面進行圈改、廁改及廚改。開展“星級文明戶”“優秀保潔員”、家風家訓評選等活動,推進移風易俗。出臺婚喪嫁娶、賭博酗酒、迷信活動等方面的規定,用規定約束人管理人。

  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壇良村

  新建道路、文化戲臺、公共活動廣場、休閒長廊等一批基礎設施。完成150余棟房屋的風貌改造,拆除40多棟危舊房,綠化美化村內道路和空地。推行“一組兩會”協商自治制度,激發群眾的主人翁熱情。修訂村規民約,組建民間文藝體育團體開展文體活動近100場,評出“星級文明戶”360戶。

  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懷洪村

  選好“領頭雁”,建設好村“兩委”領導班子。以“荷”文化為主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文明健康村風;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村屯”“和諧家庭”“文明庭院”等評比創建活動。依託“鄉約·藕遇”項目,打造國家3A級美麗家園。堅持産業富村、民主治村,建設文明新村。

  鹿寨縣中渡鎮大兆村

  強化思想教育,加強社會公德、村民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文明素質。常抓公民道德建設,組織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創建活動,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等主題活動。搞好村容村貌,完善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基礎設施,成立有業餘舞蹈秧歌文藝隊、籃球隊等,提高村民的整體素質。

  興安縣湘漓鎮陽安村

  新建籃球場和文化活動綜合大樓修建文化活動室、戲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開展清潔城鄉活動,村容綠化、美化,衛生環境大為改觀。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完善村民公約,建立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樹立文明鄉風。

  陽朔縣普益鄉古樂村

  以創建全國文明村為目標,發展農村經濟,重點打造“一村一品”千畝砂糖橘基地,走上科技種植的致富路。加強公民道德、衛生基礎知識和生態知識的宣傳教育,制定《衛生管理制度》和《村規民約》,落實兼職衛生保潔人員。黨員幹部率先垂范,幫助群眾指導並參與創建活動。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門等村

  從每個家庭入手,強化群眾思想教育,狠抓公民道德建設,樹立文明村風,通過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活動,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評價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推進移風易俗,制定婚喪嫁娶不得大操大辦、不得賭博酗酒、不得參與迷信活動等村規民約。

  全州縣才灣鎮南一村

  堅持抓宣傳、抓整治、抓載體、抓提升、抓管理,確保創建工作有聲有色,富有成效。以“我承諾、我踐行、我文明”“身邊好人大家評”等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誠信黨員”等評比活動。開展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工作,南一村成了聞名全縣的美麗、生態、宜居、幸福鄉村。

  平樂縣青龍鄉郡塘村

  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進行依法治村試點工作,綜合整治村展示新村風貌,村內主幹道硬化率和公共場所路燈安裝照明率均達到100%。創新發展生態鄉村旅遊,挖掘村內歷史文化和民俗風俗,全力打造以“龍山-月亮山”為代表的農業精品景觀和亮點景區,發展農家樂旅遊,帶動農民增收。

  梧州市萬秀區夏郢鎮鳳凰村

  通過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教育活動,在群眾中廣泛宣傳殯葬改革、移風易俗等內容。開設道德講堂,結合三會一課、村民評議會等活動,以鄰裡和諧、誠信友善等主題,推進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宣傳教育。深化“美麗梧州·宜居鄉村”建設,按照村鎮發展規劃,對村莊建設進行整體規劃。

  岑溪市歸義鎮金雞村

  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設長效機制,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發展産業,推進創建活動持續深入。合理規劃村屯建設,使新民居有鮮明特色,古建築得到有效保護。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程和改水改廁工程。推進文化設施建設,挖掘李植華烈士紀念碑紅色文化資源,並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

  合浦縣石康鎮鯉魚村

  興建村民休閒活動廣場、籃球場、圖書閱覽室等,舉辦文藝晚會和節日籃球賽,制定村規民約,進行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推進創建文明村、文明戶等活動。廣納村情民意,強化社會服務,定期“夜訪”群眾,定期實行村務公開和黨務公開。實行人畜分離,提高綠化率,實行分類收集垃圾統一處理。

  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牛路村

  領導重視,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促進農業生産持續發展。村委每月召開一次矛盾糾紛排查摸底會,把矛盾糾紛現象減少到最低限度。加強村級廉政建設,村委做到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實行民主管理。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深入開展“美麗家園”鄉村建設活動。

  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山新村

  切實抓好社會治安、社會保障和科教文衛等工作,大力開展“美麗家園·清潔鄉村”創建活動、星級文明戶、“道德高尚戶”“學雷鋒志願戶”“勤儉節約戶”等創建活動,“三個文明”建設深入人心。

  浦北縣北通鎮平坡村

  廣泛宣傳,村民精神文明不斷提高,建章立制,紮實推進文明創建工作,優質服務,深化基層文明創建工作,豐富活動,營造文明、和諧、奮進的良好氛圍,辦實事解難題,社會治安和諧穩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進村民幸福感,依法治村,充分保障群眾民主權利。

  欽州市欽北區貴臺鎮洞利村

  深入挖掘壯鄉特色風情,打造原生態型“八寨原鄉”休閒旅遊村。成立黨群服務志願者工作隊,為群眾講解本村規劃和相關政策,達成發展共識。組織群眾通過“一事一議”等項目,不斷完善水、電、路、網和籃球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組建籃球隊、文藝隊等,豐富群眾生活,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貴港市港北區東湖社區村

  充分整合資源,搭建文體活動平臺,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質。加強環境整治,創造優美環境。建立老人活動中心,每年重陽節,都為8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慰問金和禮品。做好社會幫困救助工作,搭建“微心願”圓夢服務平臺,引導在職黨員進村認領服務項目,解決扶貧幫困類問題300多人次。

  貴港市覃塘區水仙村

  加大培育新型農民和建設新農村力度,堅持扶貧開發與文明村創建相結合,堅持新農村建設與文明村創建相結合,堅持依法治村與文明村創建相結合,抓好文明村宣傳陣地建設、村圖書室“充電”場所建設、各種有益活動建設。建立評比活動制度和獎懲制度,促進文明村創建長效機制建設。

  玉林市玉州區城北街道高山村

  改善村容村貌,打造歷史文化名村。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弘揚傳統文化,推進文化建設,實現了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2016年人均收入13800元。

  玉林市福綿區沙田鎮六龍村

  立足優勢資源,大力發展龜鱉養殖産業和生態旅遊産業,實現産業富民。成立六龍村龍泉水産養殖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生態鄉村旅遊項目。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地方特色風情村,制定“宜居鄉村”實施方案,完善村規民約、保潔員管理制度,産業富民、服務惠民、基礎便民三個專項行動穩步推進。

  北流市新圩鎮梧村

  進行村內風貌改造,100%農戶門前通水泥路。成立梧村旅遊扶貧合作社,建設獅子峰旅遊景區,取得較好效益,已開始給入社村民分紅。該村的穎川山莊文化園前身是中國共産黨北流地下黨聯絡點,目前已經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共接待200多萬人次前來參觀學習。

  富川瑤族自治縣蓮山鎮下壩山村

  實行村民理事會+黨支部的村民自治機制,試點推行“黨員圩日”制度,促進“三會一課”制度的常態化。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生態村、信用村等形式多樣的文明創建活動。黨員帶頭發展“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的方式,開展電商扶貧,2016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田陽縣那滿鎮露美村

  動員群眾開展房屋外立面改造,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開展政策法規、文明禮儀、食品安全等方面內容培訓20場次,受訓1500人次。推行開展 “星級文明戶”創建評選等活動,發揮典型引領作用。成立紅白理事會,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淩雲縣下甲鎮平懷村

  加強村級文化廣場建設,成立平懷村文藝等多支業餘文藝隊伍。在村內開展“文明戶評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創先爭優活動”等多項活動,評選表彰“好媳婦”“好婆婆”“美麗蠶娘”各10名,輻射帶動公民道德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巴馬瑤族自治縣燕洞鎮龍田村

  探索出“山裏、山外兩條腿走路”發展新模式。龍田村與燕北片區的同合、龍鳳、交樂、龍甲村共同實施“五村五聯”示範工程,共創生態文明小康示範區。積極開展清潔鄉村、生態鄉村活動。龍田黨員和69戶貧困群眾結親,形成鄰裡守望相助的好風氣。

  河池市宜州區安馬鄉木寨村

  創新實踐了“黨領民辦·群眾自治”的群眾自治模式,以黨風帶民風,以民風促村風,經驗在全區推廣。開展“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評出星級文明戶30戶。充分利用傳統節日開展各項民俗活動。完成村內道路硬化、屯級道路硬化,建成垃圾循環利用無害化處理設施9個。

  忻城縣北更鄉北更村

  著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實現通水、通電、通硬化巷道。村“兩委”積極帶領黨員幹部發揮山林資源豐富優勢,打造山區特色養殖,成立的富民農牧專業合作社,年均産值達80萬元。

  武宣縣黃茆鎮上額村

  積極為群眾辦好事實事,兩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去年以來,重點打造上額廉政文化路、鄉賢之路和“家風家訓”示範點,通過開展“百姓宣講”“賢孝講堂”等活動,村民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村容村貌不斷改善,文體活動豐富多彩,整體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

  大新縣雷平鎮新立村

  積極開展新農村和“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2016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10315元。配備專業環保人員,做到垃圾日産日清。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農村文明風尚蔚然成風。組織開展培訓,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民,70%以上群眾掌握1-2門農業實用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