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桂林市加快國際旅遊勝地建設 階段性指標基本完成

2017-11-28 14:00:21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5公里和10公里的選手開跑——葛華攝

發佈會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黎超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7日訊(記者 黎超)27日,自治區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工作情況。2012年,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了《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標誌著桂林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自治區黨委、政府正式將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納入廣西核心發展戰略。近年來,桂林市以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統領桂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發展,加快實現從旅遊目的地向國際旅遊勝地轉變,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已基本完成。

  勝地建設階段性指標基本完成

  《規劃綱要》確定的12項主要階段性指標任務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0個指標均已完成,完成率達到83.33%。截至2016年底,桂林市實現全市地區生産總值2075.89億元,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2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6元,達到西部地區先進水準。

  旅遊品質效益持續提升,旅遊接待總人數、總收入、人均消費屢創歷史新高。2016年,全市旅遊接待總人數達5385.8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637.31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30.7%;接待入境遊客超過233.32萬人次,實現入境旅遊收入11.82億美元,在全國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今年上半年,國家統計,桂林接待入境過夜遊客人數位居全國熱點旅遊城市第9位,排在蘇州、青島、寧波之前。

  漓江保護成效顯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漓江幹流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森林覆蓋率達70.92%,城市污水處理率97%;城區空氣品質持續好轉,優良以上天數達到306天。

  城鎮化率持續提高,2016年提高到48.6%,較2011年提高8.4個百分點;三次産業結構從2011年的18.6:46.3:35.1調整為17.1:45.3:37.6,第三産業佔比持續提高。

  重大項目帶動旅遊業跨越發展

  桂林市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成功引進萬達、海航、華潤等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引領産業走向的高端旅遊項目,建設了一批事關桂林長遠發展和民生福祉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桂林愚自樂園法國地中海俱樂部度假村、新加坡悅榕莊陽朔度假酒店、玉圭園·環球名勝陸地主題樂園、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逍遙樓重建工程等相繼建成開放,桂林航空于2016年6月25日正式運營,投資300億元的桂林萬達文化旅遊城項目正式啟動,促進城市旅遊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

  旅遊交通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鐵路、航空、公路等交通條件明顯提升,桂林市連接“三南”、“四省會”、融入中國—東盟自貿區的便捷立體交通新格局已經形成,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基本確立。桂林高鐵每天開行列車127.5對,每天發送旅客4.3萬人。

  “旅遊+”模式推動旅遊新産品新業態

  桂林深入實施“旅遊+”戰略,大力拓展旅遊新業態,以“旅遊+文化”展現新內涵,系統挖掘和保護利用桂林歷史文化,打造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2017央視春晚南方分會場花落桂林。桂林分會場節目在央視春晚上閃亮播出,驚艷海內外,有10億電視觀眾、1.3億網民收看了直播。晚會節目生動展示了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豐碩成果,成功彰顯了桂林發展新形象,極大提升了桂林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持續發酵的“春晚效應”,為桂林帶來了大量的中外遊客。春節黃金週期間,桂林旅遊接待總人數和旅遊總消費雙雙實現倍增。2016年桂林全市接待遊客5385.87萬人次,同比增長20.49%。入境過夜遊客233.32萬人次,增長7.85%。實現旅遊總消費637.31億元,增長23.19%。2017年1-10月,桂林全市接待遊客7212.82萬人次,同比增長61.3%;入境過夜遊客216.36萬人次,增長6.4%;實現旅遊總消費859.69億元,增長67.8%。

  全域旅遊加快推進

  桂林深入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全市“旅遊主管部門”加“旅遊工商分局”、“旅遊巡迴法庭”、“旅遊警察”,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構成的“1+3+N”旅遊綜合管理機制基本形成,導遊自由執業和管理體制改革、旅遊廁所革命國內領先。開展智慧景區建設試點工作,籌建旅遊綜合數據中心,以大數據提升旅遊公共服務智慧化水準;全力推動景區景點模式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陽朔、興安、龍勝被評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

  桂林旅遊國際化格局加速形成

  桂林連續11年成功舉辦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已成為國際旅遊數據研究與趨勢展望的“智慧中心”之一,躋身全球旅遊領域論壇“前三甲”。成功舉辦3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旅遊展,成為具有區域特色、面向全球開放的旅遊合作平臺,是桂林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的重要途徑。

  出入境便利政策落地實施,2015年4月15日,桂林居民赴臺個人遊正式開通。此外,桂林市對美國、德國、英國、俄羅斯等51國公民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對東盟十國實施6天入境免簽政策。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走出一條經濟與生態共發展、人與環境相和諧的發展路子。重點突出漓江生態保護和合理開發,依法重拳治理漓江環境秩序。桂林先後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國家級低碳城市試點城市和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16個、自治區級生態鄉鎮88個、自治區級生態村168個。

  城鎮化建設穩步推進,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近五年來,桂林實施新型城鎮化重大項目1000多項,總投資超2000億元,也是桂林發展最快,變化最大,老百姓得實惠最多的五年。臨桂新區核心區13平方公里現代化生態新城建設成效顯著,老城疏解提升重點項目“北通南暢、東拓西聯”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2016年底,桂林市獲廣西百鎮示範工程23個,數量居廣西首位。

  目前,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已基本完成。下一步,桂林市將堅持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一本藍圖繪到底”,按照大旅遊、大市場、大産業思路,不斷推動桂林國際旅遊勝地高端化、精品化、差異化、國際化,不斷促進桂林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加快實現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終期目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