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手機掃一掃即可進站乘車

2017-12-15 11:19:54 | 來源:南國早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八桂大地-南寧-頭圖、文字列表】爽!手機掃一掃即可進站乘車

2號線開通後,在站廳層增設了手機掃一掃進站功能。

【八桂大地-南寧-頭圖、文字列表】爽!手機掃一掃即可進站乘車

2號線以銅鼓元素貫穿全線,以簡潔、大氣、明快為表現形式。

【八桂大地-南寧-頭圖、文字列表】爽!手機掃一掃即可進站乘車

2號線線路標識採用朱槿紅為主題色,朝陽廣場站和火車站兩個換乘點分別標注了換乘方向。

 

  南國早報記者 趙勁松/文 蘇華/圖

 

  眼下距離南寧地鐵2號線通車試運營只有兩周時間了,地鐵站建設得怎麼樣了?車站的裝修風格、設備設施與1號線有何不同?12月13日,南國早報記者走進2號線的南寧劇場站,發現站廳裝修、設備調試均已完成,只待開門迎客

  1

  車站裝修完畢

  正在進行保潔

  南寧劇場站位於星光大道與雲舉路交匯處,是西津往玉洞方向橫穿邕江後的第一個地鐵站,目前共設置了B1、B2和D3齣入口,分佈于星光大道兩側。

  當天上午9時許,記者從D出入口進入車站。跟1號線一樣,從地面市政道路到地鐵的站廳層都有互相連接的盲道,走下扶梯或電梯有明顯的導盲帶。導盲帶旁邊的墻壁上,有一個求助電話,按下按鈕可與地鐵工作人員實時對話。

  順著步梯來到地下第一層,對面就是南寧地鐵1、2號線的走向圖和票價信息。站廳層已經裝修完畢,儘管目前還未正式運營,但站內的電子顯示屏、指示牌、廣告燈箱已經亮了起來:“購票”“進站”“出站”“開往玉洞方向”“開往西津方向”等標識一目了然。此外,手機信號顯示為滿格,能夠正常接打電話和上網。

  南寧軌道交通集團建設分公司土建二部副部長覃文傑介紹,2號線已順利通過試運營專家評審,目前正在針對專家組的意見進行整改,同時進行開通前的保潔,力保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乘客。

  2

  可刷手機進站

  車上有愛心專座

  記者在站廳層看到,2號線的車站裝修風格與1號線有明顯區別。不同於1號線大量使用壯錦作為裝修元素,2號線選擇了銅鼓作為裝修元素,無論是站廳內的柱子上還是頂部的天花板,都能看到融入其中的銅鼓元素。在整體裝修色彩上,採用飽和度較低的灰白色系,營造素雅、乾淨的色彩環境。

  此外,自動售票機跟1號線也有多處不同,除了橙黑搭配的顏色,電子顯示螢幕更大。相同的是,自動售票機均支持紙幣、硬幣和市民卡購票。

  在安檢後通過閘機進站,閘機刷卡處一個標注著“咪付”的手機標識引起記者的注意。據了解,2號線開通運營後,如果乘客沒有購票,可通過下載安裝相關APP直接刷手機進站。

  通過閘機進入站廳後,中間有一部無障礙電梯和多部手扶梯及步梯,通往地下二層的站臺層。記者看到,站臺層的裝修風格依然是飽和度較低的灰白色系,但線路標識色則是明艷的朱槿紅,與1號線的青秀綠也有明顯區別。此外,站名“南寧劇場”旁的墻壁上還有一幅“百鳥衣”的塗鴉畫作,為車站增添了藝術氣息。

  在客列車方面,2號線車輛延續了1號線的經典造型,提煉“繡球”的曲線為車燈造型,內飾提取了南寧地鐵logo的線條揉入車輛端板造型中,以朱槿紅色點綴。

  與1號線車輛不同的是,2號線車輛技術創新及國産化程度高,採用國産化的自動控制制動系統。司機駕駛時,只需要在司機室操作自動發車按鈕即可控制列車自動駕駛。此外,更注重節能環保及人文關懷,如安裝空氣凈化裝置、設置殘疾人輪椅專用區和老弱病殘孕專座等。

  3

  出入口均設置雨棚

  路面交通有望同步開放

  1號線開通後,基於消防安全要求等因素影響,一些地鐵站的出入口只能進行無蓋設計,一到下雨天就會出現地面濕滑、電梯停運的狀況,出入口“沒有雨棚”遭到市民吐槽。不過,2號線就不會再有這種煩惱了。

  據覃文傑介紹,地鐵站在設計出入口時,需要考慮到周邊建築消防安全、整體景觀協調的問題,因此才出現了1號線一些出入口沒有雨棚的情況。在總結1號線建設和運營經驗的基礎上,2號線每一座車站的每個出入口均按有蓋出入口設計,市民不用擔心出入口沒有雨棚。

  當天,記者還注意到,與1號線收尾時部分路面未能同步恢復交通不同,南寧劇場站基坑頂板上的所有路面都已恢復並開放主幹道交通。覃文傑表示,伴隨著2號線建設進程的加快,各施工單位都在加快道路恢復,本月底2號線開通時,受2號線建設圍擋影響的友愛路、星光大道等路段均有望同步恢復道路交通。

  2號線開通後,由1、2號線共同搭建的南寧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十”字骨架,將連接多個城市組團以及城市多個公路、鐵路重要客流樞紐點,未來南寧市民的出行將更加便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