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青山綠水映藍天——覃塘區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2017-12-26 17:29:1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灑水降塵、濕法除塵、密封堵泄、禁燒秸稈、嚴查撒漏、嚴管揚塵……當前,廣西貴港市覃塘區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修復自然生態環境。

  該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持續推進森林修復、江河治理、污水凈化、大氣減排行動,著力恢復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的自然生態環境,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生態公益林保青山常駐

  登高遠眺,只見覃塘轄區內群峰林立,江水如帶,碧水藍天。

  樟木鎮護林員覃健成喜從心來:“這是當地政府連年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項目、涵養草木固係土石的結果。”

  覃塘區屬於喀斯特地貌,擁有大小石山千余座。過去村民靠山吃山,經常上山打柴燒水煮飯,導致草木難生,水土流失,泥石橫流,地質災害時有發生。2000年,該區爭取到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項目,對17.9萬畝石山全面實施封山育林,讓石山得以休養生息。“村民每年有了補償,再也不用上山砍柴了,山上各種原始林木日漸長高長密了。”覃健成娓娓道來。

  山綠了,雨水得到了涵養,每年為農田、水庫多蓄水337.1萬立方米,增加耕地灌溉面積5600畝,相當於新增一座中型水庫,每年水源涵蓄總替代價值為1262萬元。

  山青了,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阻滯了粉塵,殺除了細菌,釋放了大量負氧離子等,每年所産生的凈化空氣折價1020萬元。

  江河治理護綠水長流

  12月6日,石卡河翰蘆段上一派繁忙的施工場景。施工方項目副經理王少林介紹,這個投資2.2億元的河道整治工程正按50年一遇洪水標準,規劃建設防洪堤10.5公里,護岸8.6公里,排澇閘、涵各3座,交通閘5座。項目預計2019年2月竣工投入使用後,既疏浚、清潔河道,凈化西江水源,又避免農田經常被洪水、內澇侵害,還增加了新景觀,受益農田2.6萬畝,受惠人口3.1萬人。

  與此同時,總長3.7公里的黃練河嶺岑段整治工程熱火朝天。按規劃,該工程于明年春節前完工後,將建成步行道8.3公里,新建綠島3座110畝,新增水面、沙灘、綠地千余畝,滿足全鎮5萬多民眾的娛樂、健身需求。

  近年來,覃塘區已先後完成旱河、蒙公河、樟木河等五個河段共21公里長的河道整治,累計投入資金超2億元。

  污水減排凈化水源

  覃塘區高度重視企業節能減排工作,加強源頭治理,通過完善企業水循環利用系統,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凈化水源。目前,甘化公司、臺泥水泥、華潤水泥公司三大工業企業水循環利用系統正常運行,每日減排工業、生活污水8萬噸。

  已建成廠房工程、正試水運行的有總投資2.8億元的東龍鎮、石卡産業園、覃塘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3.1萬噸。

  正在抓緊建設的有甘化園區、石卡鎮等7個鄉鎮級以上污水處理廠,投資1.2億元,預計明年春節前工程全部竣工運營後,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8萬噸。屆時,覃塘區每個建制鎮都有了污水處理廠。

  覃塘區還首開西江流域村屯排污工程建設先河,相繼在石卡鎮、大嶺鄉沿江28個村128個屯建設了32套農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每年減排生活污水80.6萬噸,受益人口10.7萬人。

  工業治污還藍天白雲

  以前,龍翔木業公司鍋爐常冒黑煙,在接到環保部門整改通知後,公司立即更換排煙排塵設備,投入12.5萬元購置了布袋除塵器,每小時治理煙氣量6000立方米,企業不僅能達標排放,員工生産效率也提升3成左右。

  覃塘區是板材産業集聚區,目前共有板材企業836家,從業人員2.5萬人,這些板材企業排放的煙氣塵成了當地大氣主要污染源之一。今年6月,該區集中開展板材企業環境污染大整治行動,先後約談了93家企業主,還對1家企業進行了處罰,促使它們共計投入1036萬元淘汰落後排煙除塵設備,添置全新的大氣排污設施,實現了達標排放,與今年5月份前相比,每天減排有害煙塵1.1噸。(高瞻 覃偉 葉琦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