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聚焦廣西脫貧攻堅 合山市依靠多元産業實現脫貧摘帽

2017-12-27 10:25:21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12月23日,在為期七天的“2017新媒體走基層 聚焦廣西脫貧攻堅采風活動”中,最後一站到達來賓合山市。這座曾經産煤量佔廣西四分之一,為廣西經濟建設作出過巨大貢獻的城市,隨著煤炭資源日益消耗,2009年,合山市被列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如今,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新聞媒體再次聚焦這座“光熱”不再的“煤都”,看到合山市正將歷史與現代結合起來,抓住來賓市打造産業發展契機,做大做強做優現代特色農業、工業旅遊,形成“産業轉型+‘精神扶貧’+持續發展”的新模式。經統計,2016年合山市2481戶貧困戶8997名貧困人口順利脫貧,8個貧困村出列,實現整市脫貧摘帽,成為廣西首批脫貧摘帽的4個縣(市、區)之一。

  開創“精神扶貧”  增強脫貧信心

  2016年8月,合山在全國率先開展“扶志脫貧爭先鋒”系列活動,全面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從“思想、志氣、信心、心靈、智力”等方面實施“精神扶貧”,形成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從而探索出了一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發展新路子。

  12月23日,在合山市河裏鎮長模村的一片草莓地裏,種植戶黎桂蘭正忙著採摘地裏成熟的草莓。去年靠種植草莓,黎桂蘭通過自己的勞動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多虧了扶貧幹部鼓勵我,還幫我辦理扶貧貸款,動員我參加草莓種植培訓班,去年種草莓比之前種甘蔗賺得多,我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黎桂蘭説。

  〔焦點圖、園區建設〕聚焦廣西脫貧攻堅 合山市依靠多元産業實現脫貧摘帽

種植戶黎桂蘭正忙著採摘地裏成熟的草莓 攝影 羅清麗

  據河裏鎮長模村草莓種植帶頭人農時江介紹,一個貧困戶脫貧,為村裏其他貧困戶樹立了榜樣,激發了其他貧困戶脫貧的信心和決心,解決了部分貧困戶“依賴思想”和“懶惰意識”的問題。長模村種植草莓由最初的6分地擴種到如今的120畝地,不少種植戶因此蓋起了“草莓樓”,脫貧奔小康信心滿滿,合山市推行“精神扶貧”獲得了好成效。

  〔焦點圖、園區建設〕聚焦廣西脫貧攻堅 合山市依靠多元産業實現脫貧摘帽

  河裏鎮長模村草莓種植帶頭人農時江介紹今年草莓長勢情況 攝影 羅清麗

  時至今日,長模村已經成為合山市盛産優質草莓的重點村。據了解,今年12月24日,河裏鎮在“八桂之心”憶苦思甜農業示範基地舉行“草莓山歌節”文化旅遊節,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文藝表演、山歌對唱、草莓採摘、真人版憤怒的小鳥、窯雞等一系列活動,讓遊客親自參與體驗,感受鄉村旅遊文化的發展與樂趣,提升精神文明建設。

  一年多以來,“會脫貧、要脫貧、敢脫貧、爭脫貧”成為合山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精神常態和共同追求。2017年,合山市按照“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政策”的原則,繼續對脫貧戶扶持,進一步鞏固全市脫貧摘帽成效。截止目前,合山市已經完成脫貧“雙認定”227戶829人。

  堅持産業富民  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廣西合山市在扶貧工作中,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挖掘優勢,重點發展特色産業,帶領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2017年,合山市投入2560萬元專項財政扶貧資金用於貧困戶自主發展及加入合作社相結合兩種方式發展産業扶貧,平均每戶産業扶貧資金達8000元。截至12月15日,共對833戶貧困戶進行産業驗收,發放獎補金額384萬元。

  為更好發展産業,合山市委市政府指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搞好經營,培育壯大合山市優勢産業,推動産業健康發展,輻射帶動貧困戶增收。2017年,合山市帶動貧困戶的合作社有58家,覆蓋率達100%。其中,合山市“5+2”特色産業“‘豬、牛、羊、兔、雞’+‘柑桔、堅果’”産業覆蓋率87.92%。

  採訪當天,據合山桂盛養兔專業合作社創辦人韋貴康介紹,桂盛養兔專業合作社位於合山市嶺南鎮石村,佔地10畝多,目前年存欄肉兔約20000多只,年銷售出欄肉免60000余只,年産值可達300 多萬元,是合山市“萬才返鄉 共建小康”示範點、合山市黨建助脫貧示範點。

  〔焦點圖、園區建設〕聚焦廣西脫貧攻堅 合山市依靠多元産業實現脫貧摘帽

  合山桂盛養兔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在接受採訪 攝影 楊永娟

  提及韋貴康當初創業的初衷,韋貴康表示, 2008 年畢業在西北工業大學畢業後,先後到國內名企、私企工作了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2012 年合山市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致富能人返鄉創業的政策點燃了韋貴康返鄉創業的熱情。在這樣的情況下,韋貴康于2012 年回鄉創業,成立桂盛養兔合作社。

  〔焦點圖、園區建設〕聚焦廣西脫貧攻堅 合山市依靠多元産業實現脫貧摘帽

  合山桂盛養兔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在餵養兔子 攝影 柯淳

  回想創業的歷程,韋貴康表示,創業初期非常艱辛,沒有經驗,技術也不夠精深,企業舉步維艱。2016年時值合山市脫貧攻堅年,出臺的“萬才返鄉共建小康”等一系列扶貧政策為合作社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通過採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發展模式,吸納了嶺南鎮石村、古樟村共140戶貧困戶以上級扶貧資金1萬元入股養殖,合作三年,每年按10%進行分紅。

  目前,桂盛養兔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由成立之初的一個養兔大棚,年存欄2000 多只逐步發展成為年存欄肉兔約2000多只,年銷售出欄肉兔60000余只,年産值可達300多萬元的廣西最大的兔肉養殖基地,並輻射帶動了周邊群眾進行肉免養殖。2016 年入股養殖的140 戶貧困戶脫貧率達98%,在脫貧工作中起到了示範效應。

  此外,合山市依靠農業資源和鄉村資源,創建“八桂之心”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推進當地農業産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樹立起特色農業産業發展的標杆與典範,成為合山轉型發展的新支點,最終走出一條具有合山特色的新型農業現代化與特色化發展道路。

  〔焦點圖、園區建設〕聚焦廣西脫貧攻堅 合山市依靠多元産業實現脫貧摘帽

  “八桂之心”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展廳裏擺滿當地特産 攝影 羅蘭

  據了解,“八桂之心”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在2016年底被評為四星級鄉村旅遊區,覆蓋河裏、長模、環山三個行政村。其中,位於示範區內的曾氏家庭農場,由河裏村村民曾祥高經營,經營面積203畝,帶動38戶貧困戶通過種植火龍果、葡萄、草莓等特色果品脫貧增收,2016年人均增收1085元。

  “八桂之心”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成功後,使合山的鄉村休閒旅遊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並帶動園區及周邊貧困村群眾發展特色種植業,對合山培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品牌與典範意義重大。

  礦山變身為“花都”  工業旅遊走在前列

  走進合山國家礦山公園,可以看到一條蜿蜒的鐵路延伸到樹林深處,兩旁爬滿藤蔓,鮮花綻放,如詩如幻,遊客在體驗鐵路自行車項目。

  2015年12月30日,合山市還舉辦了廣西首屆工業旅遊節。近年來,合山市充分發掘深厚的工礦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工業旅遊,目前已建成合山國家礦山公園、裏蘭礦山公園、東礦主題公園、紅水河江濱公園等工業主題工園,填補了廣西旅遊業的一項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廣西合山國家礦山公園又名“28號鐵軌•十里花廊”景區,它位於原合山礦務局東礦礦區,佔地面積約400畝。為了讓廣大遊客親身體驗最具特色的十里花廊、鐵路自行車等工業旅遊項目,2016年3月8日,景區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客,成為了合山歷史上第一個收費的3A景區,並於2016年8月底成功入選全國“景區帶村”旅遊扶貧示範項目名單。

  〔焦點圖、園區建設〕聚焦廣西脫貧攻堅 合山市依靠多元産業實現脫貧摘帽

  遊客在體驗28號鐵軌•十里花廊鐵路自行車項目 攝影 龐麗萍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28號鐵軌•十里花廊”景區已累計接待遊客約10萬人次,旅遊收入約200萬元,直接帶動就業100人,其中貧困戶50人(含貧困村、礦區貧困戶)。2016年年底直接或間接帶動脫貧約1000人。

  當年,廣西“三個第一”的生産遺跡遍佈合山。如今,合山市利用厚重的百年老礦和工業文化歷史,針對特色鮮明的工業旅遊資源,鎖定轉型重點目標——發展工業旅遊,籌集1.5億元把老舊礦山、礦區棚戶區、老火車站、老鐵軌等看似毫無用處的廢品,打造成“一城一軌一園”三大工業旅遊産品。

  〔焦點圖、園區建設〕聚焦廣西脫貧攻堅 合山市依靠多元産業實現脫貧摘帽  

合山國家礦山公園  攝影 羅清麗

  合山打造富有工礦文化特色的生態旅遊城市,資源枯竭型城市踏上工業旅遊發展之路,為轉型發展注入新活力。2017年,合山以第一名的成績跨入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備選縣行列。工業旅遊已經成為合山轉型發展的新支點、新動力。

  下一步,合山市將按照“一心一軸一園兩帶”(以市城區為中心,以322國道線為主軸,建設産業轉型工業園區,發展紅水河經濟帶和原322國道線經濟帶)的空間佈局,以技術創新推動傳統産業升級,鞏固升級火電産業、培育發展納米碳酸鈣、生物制藥等新興産業和現代特色農業、現代服務業,推動産業集群化發展,把合山建設成為經濟多元、環境宜居的“富、強、美”工業旅遊園林城市。(文/唐志強 羅清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