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下月迎客 記者探營帶您玩轉新館

2017-12-28 18:01:58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下月迎客 記者探營帶您玩轉新館

  【旅遊文體-頭圖】【熱門文章】【旅遊文體-文字列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下月迎客 記者探營帶您玩轉新館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的獨特造型與不遠處的南寧大橋相呼應(此圖為黃維業攝,其餘圖片由本報記者程勇可攝)

  不少途經南寧大橋的市民,都會被橋南側3座造型獨特、巍峨壯觀的白色半圓形建築給吸引。這如同“三座喀斯特地貌的山峰穿過雲層”的美麗建築,就是廣西文化藝術中心。記者昨日從廣西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獲悉,目前,文化藝術中心項目建設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將於明年1月3日正式投入使用並舉行首場新春音樂會。

  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拋物線山體曲線優美,寬大的外伸屋頂將三座單體建築融為一體,營造出群山間煙霧繚繞的“懸浮”感,大型人工湖水面映出建築物的迷人倒影……昨日上午,記者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項目現場看到,工程內部已經全部完工,週邊道路、綠化等正在進行收尾工作。由歌劇院、音樂廳、多功能廳形成的文化藝術中心建築群和文化交流配套設施隔水相望,兩端由兩條橋梁連通,依山傍水的生態景致和具有壯鄉風情的建築群相得益彰。

  據介紹,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將於明年1月3日正式投入使用,由中國愛樂樂團奏響首演季的“序曲”。首演季將持續到明年6月,將舉行音樂會、歌舞劇、兒童劇等多種藝術類型的精彩演出共50余場。市民可通過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的官網及微信公眾號在線選座、訂票,也可以到文化藝術中心的售票中心現場購票。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具備承辦國際一流水準的文藝活動的能力,能夠舉辦大型民族歌舞劇和原生態藝術表演、各類高雅藝術和文藝表演、音樂會和晚會,將成為廣西功能最齊全的文化藝術中心,對提高群眾文化藝術素養,推動廣西南寧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發展,擴大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項目建成之後,將成為南寧“新名片”“新地標”。

  ■記者探秘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位於南寧五象新區平樂大道西面、南寧大橋南橋頭西側,項目凈用地244.29畝,總建築面積約37.8萬平方米。這是一個集演藝、會議、展示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文化綜合體,包含文化藝術中心、配套工程和人工湖。

  其中,文化藝術中心總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包含有1800座的大劇院、1200座的音樂廳、600座的多功能廳,是廣西體量第一大的藝演場館,具備接待世界一流藝術表演團體演出的條件和能力。

  ●音樂廳

  【旅遊文體-頭圖】【熱門文章】【旅遊文體-文字列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下月迎客 記者探營帶您玩轉新館

  走進音樂廳,你會發現這裡只有小小兩個音響,而這兩個音響還僅是供報幕員使用。音樂廳在設計時採用特殊設計,讓臺上的聲音可以傳播到大廳的每個角落,演員在這裡演奏或演唱,都不需要使用話筒等音響設備,就可以讓台下的每一個觀眾享受到視聽盛宴。

  音樂廳可容納1200名觀眾,具有接待世界著名交響樂團演出的能力,配備大型管風琴、12英尺鋼琴等大型樂器,滿足交響樂、大型音樂會等演出的要求。座椅定位也做到不同觀眾席接收的音效基本無差別。

  大型管風琴是音樂廳的“鎮廳之寶”,設計為電動開閉式結構,安裝62個音栓、不少於3000根音管。據悉,管風琴屬於氣鳴式鍵盤樂器,距今已有2200餘年歷史。它音量洪大,氣勢雄偉,音色優美、莊重,並有多樣化對比,能模倣管弦樂器的效果,能演奏豐富的和聲。

  ●大劇院

  【旅遊文體-頭圖】【熱門文章】【旅遊文體-文字列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下月迎客 記者探營帶您玩轉新館

  大劇院設1800座觀眾席,設有3層樓座,整個大廳營造出富麗堂皇的藝術氛圍。劇場設有3個舞臺,形成品字形,當一個舞臺使用完畢時,可以直接沉到地下,讓其他舞臺滑動到主舞臺位置,可以有效減少舞臺布景更換的時間。舞臺面積約600平方米,可滿足大型歌劇(包括民族歌劇和西洋歌劇)、交響樂、大型音樂會等演出的要求。

  舞檯燈光音響系統主要包含提詞字幕系統、視頻系統、音響系統、舞臺返聲與效果系統等,專業性非常強。設計有隱藏式高功率可控聲柱揚聲器全套系統,為國內首創。

  ●多功能廳

  【旅遊文體-頭圖】【熱門文章】【旅遊文體-文字列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下月迎客 記者探營帶您玩轉新館

  多功能廳主要用於各種形式的演出,例如戲劇、中國戲曲、時裝秀或小型音樂會等,可容納600名觀眾。其舞臺可轉換為7~8種不同的類型,如傳統的鏡框式舞臺、T型臺、三面座席式舞臺或天橋式舞臺等,適合舉辦各種戲劇和時裝表演等活動。

  舞臺機械由一套電動吊桿系統組成,用於幕布、裝飾物以及劇場內燈光和音響設備的懸吊。入口大廳呈高冷色調,主要材料為石材和實木。(記者 韓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