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月18日電題:廣西:“四維支撐、四沿聯動”構建開放新格局
新華社記者張周來、潘強
廣西沿海沿江沿邊,連接中南、西南和北部灣,與東盟陸海相連。近年來,廣西緊緊圍繞中央賦予的“三大定位”,以“四維支撐、四沿聯動”起勢落子,以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版建設為抓手,面向東盟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構建起開放發展新格局。
緊抓互聯互通“末梢”變通途
近日,滿載貨物的甘肅蘭州至廣西北部灣港國際冷鏈測試班列首次開行,不到4天,班列到達廣西欽州港,隨後這批貨物將通過海運出口至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
這一班列的開行是廣西與重慶、貴州、甘肅等省區積極推動中國—新加坡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南向通道已進入機制化合作階段。
“建設南向通道,就是充分發揮廣西對東盟陸海相連的獨特優勢,打通對內連接我國西北和西南地區,對外連接東南亞、中亞,並經中歐班列連接歐洲的南北大動脈,實現‘一帶’與‘一路’的有機銜接。”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説。
作為南向通道和互聯互通建設的重要依託,廣西北部灣港近年來發展迅速。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廣西北部灣港與7個東盟國家的47個港口建立海上運輸往來,定期集裝箱外貿班輪航線達29條,年貨物吞吐能力超過2億噸,形成內陸腹地走向東南亞、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的海上大通道。
廣西這些年為改善交通條件持續發力,積極謀劃“四沿聯動”,重點突出沿海、沿邊、沿江和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沿線,提升開放發展水準。幾年間,廣西高速公路總里程達4600多公里,高速鐵路里程達1812公里,形成“東進、西聯、北通、南達”的高鐵路網,與16個省會城市實現動車當日到達。廣西在飛航線264條,基本實現東盟國家主要城市全覆蓋,形成面向東盟的空中國際大通道。
産業發展高品質“支點”作用凸顯
近年來廣西以“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為發展定位,加強通道建設和跨省區産業合作,有效服務了西南、中南和東部地區的産業發展。
在廣西北海中電産業園內,全球最大的液晶顯示器生産企業冠捷集團北海基地一片繁忙,流水線上的20.7吋顯示器正在進行組裝、檢驗和包裝,隨即發往歐洲。
冠捷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朱民説,北部灣海運、勞動力等優勢使他們將工廠從東部搬到了廣西,北海冠捷帶動了六大相關産業鏈集群入駐。
10年前,北海工業園區只有10余家企業入園,目前增加到近60家,園區實現産值超過600億元。
“聚變”不止發生在北海工業園區,在整個北部灣經濟區,一批特色産業園區正在加速形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東盟開放合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魏然説,北部灣經濟區先後建成欽州1000萬噸煉油、北海煉化、防城港紅沙核電、南寧富士康電子等一大批重大産業項目,逐步形成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糧油食品等為主導的現代臨海工業體系,成長為我國西部重要的産業基地。
北部灣港已經成為我國西南、中南地區最便捷出海口。湖南已在欽州建設臨港工業園區及專業配套碼頭;雲南將在北部灣經濟區集中建設園區。重慶、四川等省市紛紛與廣西簽署合作協議,在廣西沿海佈局産業園,打造臨海産業“飛地經濟”。
深耕“一帶一路”爭當“排頭兵”
廣西最突出的優勢在區位、最根本的出路在開放。廣西近年提出了構建“四維支撐”的開放新格局:向南開放,深化同以東盟為重點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向東開放,提升對粵港澳臺開放合作水準;向西向北開放,增強服務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功能;向發達國家開放,對接歐美日韓等經濟體先進生産力。
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郊外,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印尼製造基地于2017年8月投入運營,帶動多家汽車配套企業入駐,年産能力預計達15萬輛整車。
公司副總經理練朝春説,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國內企業確定與上汽通用五菱一起到印尼設廠,實現共同發展,“一帶一路”國際産能合作正在為當地機械製造水準提升帶來新機遇。
在廣西南寧五象新區,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拔地而起,這裡將是未來中國與東盟進行信息合作的重要窗口。
中國-東盟信息港將大力推進北斗導航、大數據、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重點産業。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科明説,力爭到2020年,將形成以廣西為核心,面向東盟、服務西南中南的國際通信網絡體系和信息服務樞紐,實現中國與東盟信息網絡高度互聯互通,建成“信息絲綢之路”。
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説,廣西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獨特區位,進一步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