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市推行“全鏈條審批” 整合資源優化營商環境
2018-02-05 13:11:35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唐志強

  從“一枚公章管審批”到做好“加減乘除”優化營商環境,南寧市進一步提升了市民和企業辦事的便利度和效率,服務意識逐漸替代了審批思維的行政理念。日前,南寧市行政審批局舉辦優化營商環境大查擺行動徵求意見座談會。會上,企業界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進駐南寧市民中心的14家相關單位,面對面進行了徵求對南寧市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

  推行“全鏈條審批” 提供高效服務

  行政服務窗口,是企業和市民感受辦事方便與否最直接的渠道。去年8月29日,南寧市“一枚公章管審批”工作正式啟動,將分散在29個市直部門的182項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劃轉市行政審批局,49枚審批專用章合併成1枚行政審批專用章,真正實現“進一個門、蓋一個章、辦所有事”。

  記者了解到,此前行政審批多如牛毛,企業和市民辦事非常困難。如,開一個小超市要向衛生、工商等多個部門申請許可。眾多的行政審批耗費時日,繁瑣的手續影響從業者的經營慾望,而且許多行政許可都要花錢辦,店還沒開就要付出一筆費用。

  為解決這些問題,市行政審批局以商事登記領域為入口,推行“1+N”服務模式(即營業執照為模式的“1”,後置行政許可項目為模式的“N”),對辦理量較大、關聯性較強、受益群眾較多的涉及南寧市行政審批局內部7個科室20項許可事項實行“創業全鏈條審批服務”。企業或群眾只需提供一套材料,由一個窗口受理,然後內部進行並聯審批,減少企業和群眾在不同窗口重復遞交材料和多頭跑的次數,縮減辦結時限。如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變更,原先需跑工商、食藥兩個部門,要20個工作日才能辦完事項,現在只需一個窗口、一套材料、內部流轉,3個工作日即可領取證照,審批效率顯著提升。

  整合政務信息資源 提供無差異服務

  有代表對行政審批改革後帶來的便利深有體會,但“在企業審批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不同單位、窗口的審批標準不同,導致審批無法通過或結果不明確的情況出現”。比如在進行企業註冊名稱核準時,按照法律規定不同行業的企業是允許出現字號相同的情況,但在實際審批中,有的審批機關往往又會因此判定為相同字號而無法通過名稱的核準。工作人員告訴他,市行政審批局將協助企業對接相關城區的審批窗口解決字號核準問題。

  “隨著房地産市場的逐漸升溫,不少市民反映辦理不動産的審批流程需走多個部門,審批時限過長,能不能進一步壓縮不動産的審批時限?”有代表提出。為此,相關部門回應稱,南寧市目前所有業務對外承諾登記辦結時限均在20個工作日以內,其中抵押登記業務辦結時限為10個工作日,抵押登出業務當場辦結。下一步,將依託互聯網+技術,繼續縮減辦結時限。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市行政審批局將會加快網上審批大廳平臺建設,整合全市政務信息資源,形成集信息公開、業務諮詢、網上辦理于一體的網上審批大廳平臺,提供線上線下無差異的政務服務。

  做好“加減乘除” 優化營商環境

  採訪中,不少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和意見讓記者印象深刻:“從過去拼土地拼政策,到如今拼服務,好的營商環境就是最大的競爭力。”

  “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辦好事、不添堵”是市行政審批局對市民的承諾。據介紹,市行政審批局著力從一些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入手,巧用“加減乘除”,為審批改革舒經活絡,為企業降本增效,為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如在服務內容上做“加法”,在行政審批上做“減法”,在服務效率上做“乘法”,在懶政服務上做“除法”,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及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養。“這一加一減,帶來的是企業和群眾滿意度的成倍數增長,市場主體滿意度的提升,又進一步促進了政府服務理念的轉變。”相關負責人介紹稱,下一步,市行政審批局將聯繫工作實際,提出整改措施,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儘快補齊短板弱項,努力營造南寧市優化營商環境良好工作氛圍不斷努力。(記者 淩劍伊 通訊員 陸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