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建成173個“愛心驛站”
2018-02-06 10:37:11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本報桂林訊 (記者/李春生 通訊員/蔣桂斌 陳娟)2月5日淩晨5時,桂林市象山區環衛工人梁佩榮頂著刺骨寒風開始在中山路掃街。上午8時,她和幾名同事來到附近交通路一個職工“愛心驛站”休息,吃了一份包子和豆漿——這是一家愛心企業為他們提供的免費早餐。“一走進這裡,我們全身都暖暖的!”梁佩榮説。

  “我們設立‘愛心驛站’,就是要讓全市廣大戶外工作者在工作時,累了有個固定場所能休息一會兒,渴了有水喝、熱了能乘涼、冷了能取暖、餓了能吃上熱飯熱菜,讓大家在桂林這座文明之城的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桂林市委主要負責人説。2015年,桂林市總工會針對環衛工人探索設立了第一個職工“愛心驛站”。2016年,桂林市委、市政府決定面向環衛、城管、交警、快遞員、供電供水等戶外工作者,採取新建一批、改造一批、企事業單位公益性籌集一批的方式,在全市所有6個城區和周邊靈川縣城全面推廣建設“愛心驛站”。目前,桂林已建成投入使用“愛心驛站”173個,10余萬戶外作業者在上班時有了“溫馨之家”,鑄造又一個城市文明品牌。

  桂林“愛心驛站”建設確立了“6個有”硬性標準,即有場所、有設施、有服務、有標識、有制度、有保障。各縣區政府作為“愛心驛站”建設主體,與有關部門協調溝通,完成規劃選址、改造建設、配置設施設備等工作,工會、城管等部門予以指導。

   一些社會企業積極加入此項公益行動,有的提供場地、有的提供設施,有的提供免費早餐等。每一個“愛心驛站”面積10-15平方米,配備桌椅、電風扇、燒水壺、取暖器等,條件好的配備空調、微波爐、飲水機等。記者在位於瓦窯路的“愛心驛站”看到,幾名環衛工人、城管隊員正在午休,約15平方米的屋子裏沙發、飲水機、電風扇、空調、取暖器、微波爐等設施齊全,還有各種圖書供閱讀。

  俗話説,“三分建,七分管”。為此,桂林著力建立長效機制保證“愛心驛站”能夠長久、健康運行服務。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相關縣區政府牽頭協調各相關部門,採取使用人員自行管理和依託共建企業管理兩種模式。“愛心驛站”開放服務時間,則根據戶外工作者實際,採用8小時上班時間開放、分時段定時開放、隨到隨開等3種模式,最大程度地給戶外工作者提供便利。此外,還要求有專人在“愛心驛站”裏輪流值班,保證隨時有人在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