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漁業經濟總産值逾650億元 漁民年人均純收入超2萬
2018-02-14 09:25:53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廣西漁業經濟總産值逾650億元

  漁民年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 袁琳 通訊員 黃啟健)日前記者從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獲悉,2017年廣西漁業經濟總産值預計突破650億元;全區漁民年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大關,比全國漁業年人均純收入多20%以上,位居全國第五。

  據統計,廣西漁業産值佔大農業産值比重超過10%。5年來,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以上。2017年全區水産品總産量預計達372萬噸以上,全國排名第八,年均增長4.5%。

  近年來,廣西大力實施特色水産品優勢區建設和特色産業提升工程,羅非魚、對蝦和近江牡蠣等優勢養殖品種發展較快。全區羅非魚養殖面積約45萬畝,年産量30萬噸左右,佔全區水産養殖總産量的8.8%,佔全國羅非魚總量的1/6,位居全國第三;牡蠣養殖面積維持在1.8萬公頃左右,年産量約50萬噸,佔全區海水養殖總産量的45.5%,是廣西最大宗海水養殖品種,在全國排名第四。

  漁業二、三産業穩步發展,2017年預計産值均超過60億元。全區水産行業級以上龍頭企業44家,其中國家級重點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9家;全區已註冊登記水産類合作社(家庭農場)2035家,休閒漁業基地2000多處。

  廣西安排各類資金大力支持池塘標準化改造、養殖(育苗)廢水處理設施建設、工廠化養殖基地建設、稻田綜合種養示範等漁業和生態養殖建設項目。據統計,全區建設與改造水産生態養殖池3600多畝、內陸生態養殖網箱18.5萬平方米;稻漁綜合種養總面積發展到120萬畝左右,助農增收超過25億元。

  目前,廣西建成羅非魚遺傳育種中心和南美白對蝦遺傳育種中心、海南羅非魚南繁基地、國家級水産引育種中心等研發機構,建成水産良種場32家,初步形成漁業種業良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