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海2月23日電 今年春節,八十歲的四川老人劉福蓮在廣西北海陪著孫女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這是老人第一次獨自一人坐著動車離家到外地與親人團聚。
“前段時間,孫女打電話告訴我,從廣西南寧到成都、重慶有了直達動車,以後回家更方便了。”劉奶奶高興地説,她期盼著遠在廣西的女兒女婿、孫女今年都能夠回家一起過春節。
劉奶奶的女兒和孫女都在鐵路部門工作。女兒在百色,孫女在北海,由於工作原因兩人已經多年未回家和老人團聚。“我每天都發微信視頻問她們哪天回家呢?後來,她們説不能發視頻會影響上班,我就發語音問她們。”劉奶奶把自己學會的兩個微信功能當成團圓的“約定”。
然而,女兒、孫女卻又一次“爽約”。思親倍切的劉奶奶決定來一次“逆流”的春節之旅。
2月11日,劉奶奶家人為其買好車票,老人打包了女兒和孫女最喜歡吃的臘肉、香腸、辣椒等土特産,一路奔赴嶺南。這是劉奶奶第一次坐動車。人臉識別、自動檢票機、貼地“飛行”的速度以及車上舒適的環境,讓老人在眼花瞭亂中感受著鐵路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
“我在動車上不敢喝水,怕上廁所不方便。”劉奶奶講起了“糗事”。實在渴了的劉奶奶忍不住問了“動姐”,熱心的動姐帶著老人“參觀”了廁所,有自動沖水閥,有免費的廁紙,還有洗手臺。老太太又一次連聲稱讚,並終於放心地喝下了熱水。
2月11日當晚到達南寧東站後,見到女兒的老人一路分享自己的經歷。曾經,從距離劉奶奶家最近的榮昌北站出發的列車,開到廣西要三十個小時左右;如今,南寧直達川渝動車的開通,八個小時就可以從榮昌北到達南寧東。
劉奶奶抵達百色女兒家,才住一晚,老人又決定去看看在北海的孫女。
2月13日,劉奶奶到達北海站。在車站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劉奶奶來到了售票廳。她搜尋著每個售票窗口,迫切期望可以看到熟悉的身影。然而,在眾多的旅客中,劉奶奶很難夠得著更開闊的視角。劉奶奶一會墊腳,一會仰頭張望,一番掙扎後終於聽到熟悉的聲音,看到了熟悉的臉龐,然而長長的排隊人群又擋住了祖孫的相遇。劉奶奶靈機一動,順著購票旅客開始排隊。
“我要一張南寧到榮昌北的車票。”站在購票窗前,老人説道。“您要買哪天的票?請出示一下身份證。”忙碌的孫女眼睛沒有離開過電腦螢幕,沒來得及看清老人的面孔,自然地伸手接過身份證放置在二代身份證感應器上,注視著電腦敲打鍵盤查詢起來。“我要明天的票。” 劉奶奶奶奶又説。孫女看著電腦上顯示的旅客信息,恍然驚覺這熟悉的聲音。她拿起身份證凝視了幾秒,再轉頭看著眼前的奶奶,眼淚瞬間噴涌而出,哭笑著告訴奶奶:“有啊!有啊!”
原來,劉奶奶為了給孫女一個驚喜,她來廣西的事只告訴了女兒,卻瞞著孫女。劉奶奶的孫女楊聃,是北海火車站的一名售票員。這個90後姑娘已經是第四次參加春運,這也意味著她已經四年沒回家陪老人過年。劉奶奶的到來,讓她享受到了家的團圓,也消除了心中的思親之苦。
除夕之夜,劉奶奶在孫女的宿舍簡單張羅了一桌年夜飯,祖孫倆在宿舍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新年。
“我女兒、孫女説,等春運結束了,她們要帶我坐動車到處去轉轉。”劉奶奶高興地説。(彭遠賀、陳思華、楊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