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産業鏈協同升級 智慧化全面提速——廣西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調查
2018-02-24 17:01:58  |  來源:新華社  |  編輯:唐志強

  新華社南寧2月24日電題:産業鏈協同升級 智慧化全面提速——廣西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調查

  新華社記者劉偉、向志強

  寶駿新能源汽車成大眾“萌寵”,柳鋼創紀錄盈利40多億元,柳工、玉柴海外市場高速增長……記者近期走訪廣西一些傳統製造業企業發現,各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得到釋放,並呈現出産業鏈協同升級、智慧製造全面提速等特點。

  升級換擋凸顯傳導效應

  去年7月以來,一款小巧可愛、“膚色”多樣的汽車頻繁現身南寧、柳州等地街頭。作為上汽通用五菱寶駿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車,E100推出後銷量不斷攀升,迅速成為大眾“萌寵”。

  廣西源正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志偉介紹,憑藉先進成熟的技術,公司已開發出30多款新車型,2017年客車銷售訂單總金額逾10億元,同比增長超400%。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侯剛表示,經過幾年轉型升級,廣西汽車産業産品單臺價值明顯提高,産品結構正逐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目前廣西已有5個城市擁有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産資質,力爭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産業實現年産值300億元。

  在整車企業拉動下,汽車零部件配套産業鏈不斷完善。柳州市去年啟動了零部件提升工程,聯合電子、福耀玻璃、玲瓏輪胎等一批知名零部件企業相繼在柳州設立生産基地。

  從高端底盤項目到座椅內飾升級項目,廣西汽車集團在汽車零部件業務方面“大動作”不斷。“車主越來越看重操控性、舒適性,客戶需要的産品在加速升級,我們也緊跟客戶需求不斷提升競爭力。”公司有關負責人説。

  汽車、機械等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帶動著鋼鐵等原材料産品升級。“我們根據用戶産品的輕量化、高強度等新特點,按照‘技術改造、品種開發、品牌提升’主線加速轉型。”柳鋼集團技術中心主任鄧深説。

  經過幾年努力,柳鋼與北京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展合作,完成了全流程的技術升級改造,建成了50多項技術先進的節能環保項目。2017年,柳鋼實現營業收入685億元、利潤46.8億元,均創下歷史最高水準。

  從“製造”到“智造”全面提速

  走進廣西汽車集團柳東基地座艙生産線,一台臺無人運輸小車在預定的軌道內井然有序地運行,將各類物料配件準確運送到各個工位,系統自動檢測無誤並亮起綠燈後才會進入下一環節。

  “這一套自動化生産線可隨時切換配置20多種不同車型的客艙。”基地工程師覃祚萍告訴記者,這套系統還和客戶車企的系統聯動,從收到客戶訂單到完成生産只需要20分鐘。目前在廣西汽車集團柳東基地,平均自動化率已達52.63%。

  在柳工集團的全球研發中心內,通過手機裝載的智慧管家系統,就能遠程實時監控柳工産品在全國任何地方的作業情況,並進行故障診斷、指導司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等。柳工集團戰略管理部副部長陳惠瓊介紹,全面智慧化是“十三五”柳工的三大戰略主線之一,柳工將圍繞産品智慧化、製造智慧化、服務智慧化,逐步夯實基礎、構建體系,實現跨界的互聯互通。

  柳州市工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柳州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兩化融合的意見,開展智慧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認定工作,推動耐世特工業大數據平臺、柳工研發創新平臺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製造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52.8%,機器人運用比例達到每萬人96.2台。

  廣西還出臺了機械、冶金産業二次創業實施方案,其中智慧製造是重要發力點。根據規劃,廣西將設立智慧裝備産業發展基金,制定智慧産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加快發展“兩企三城”(加快推進柳工集團和玉柴集團,南寧、柳州、玉林三個智慧製造城建設),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全産業鏈謀劃提升競爭力

  雖然擁有豐富的鋁土礦資源,但長期以來,廣西鋁産業面臨電解鋁“中部塌陷”和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問題。近幾年來,廣西一方面依託電力體制改革,積極推進一批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建設,較大地降低了鋁企生産成本,另一方面以科研和供給側改革著手,在鋁精深加工方面取得明顯突破。

  南南鋁以20萬噸大規格高性能板材帶型材項目為載體,組建了廣西航空航天鋁合金材料與加工研究院,在代表鋁精深加工最高水準的航空航天、船舶、軌道交通等領域呈現不斷突破、全面開花勢頭。2017年,企業産值突破80億元。

  機械、鋼鐵等産業在不斷提升技術水準的同時,也發揮優勢拉長産業鏈,拓展新的發展空間。通過研發、並購、參股等方式,玉柴集團初步構建起新能源板塊完整産業鏈,目前已在國內的南寧、玉林、蘇州和歐洲建立了4個研發基地。柳工集團依託強大的研發、製造及行銷體系,組建農機公司,成功研發十餘款甘蔗生産機械,獲得了來自古巴、柬埔寨等海外市場的訂單。

  侯剛表示,廣西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全産業鏈角度謀劃和推進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打造具有較強增值能力的智慧化産品,提升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整體競爭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