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力寫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袁琳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
大文章需要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科學把握。
近年來,廣西緊密結合區情農情,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著力統籌城鄉發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全面小康的成色越來越足。
農業強不強——
現代特色農業星火正燎原
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簡稱“示範區”)是廣西深化農村改革的先行區,打造現代農業的窗口。廣西農業強不強?一些代表委員説,打開這扇窗看看即可知一二。
柳州市蘭亭林敘花卉苗木産業示範區,依託原有的花卉苗木基地,引進培育56家經營主體,實現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北海市合浦縣利添水果産業(核心)示範區配備大田機械設備60多件套,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81%,並建成國內領先水準的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
貴港市荷美覃塘蓮藕産業示範區,圍繞藕蓮産業多元化發展,把一二三産完美融合。
……
從高山峻嶺到廣闊海洋,從都市郊野到邊關村寨,1730個各級示範區,在八桂大地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正以燎原之勢,輻射壯鄉山山水水。
“與全國各地‘現代農業示範區’的提法不同,廣西在現代農業之間嵌入了‘特色’二字。”
自治區農業廳負責人説,在特色産業打造上,全區各級示範區有的彰顯“專”,但專業不單一,圍繞這個“專”做上下游延長産業鏈的文章,形成産業聚集;有的突出“全”,涵蓋山水田林路,一産二産三産,生産生活生態,科技創意人文,實現農文結合、農旅結合。
現代農業等不來、繞不開,必須揚長避短、突出特色、創新探索。
陸川豬是全國八大名豬之一,現在大部分生豬還是整頭外銷,局限于第一産業。玉林市市長韋韜代表認為,該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就是依託示範區,加大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的力度,做好“專”的文章,進一步提升農産品加工轉化率。
廣西是全國糖料蔗種植第一大省區,機械化率低成為蔗糖産業發展的桎梏。“去年我們開發了一個適於坡多地形的小型甘蔗收割機,這將很好地解決全區各地雙高基地甘蔗的收割問題。”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光安代表説,“農業機械産業是中國未來30年最具潛力的産業之一,它將推動農業變革和農業産業的發展。”
2014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審時度勢,提出創建示範區的重大決策。3年多來,各市縣、各有關部門把示範區建設作為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平臺載體,統籌規劃,整合力量,強力推進,融合發展。目前,共拉動社會投資412億元,運用先進生産技術4889項,打造“三品一標”品牌産品836個,示範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當地提高10%以上。
農村美不美——
“美麗廣西”八年接力夢可圓
農村美不美?崇左市市長何良軍代表面對記者自豪地推薦:“希望你們關注‘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
在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大歌中,2013年,自治區黨委、政府深思熟慮作出重大部署:在全區深入開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
序曲響起,華章不斷。活動分四階段推進,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幸福鄉村環環緊扣,每一階段實施兩年,共用8年完成建設。
玉林市茂林鎮鹿塘社區,就是一個在美麗中國廣西實踐中崛起的美麗鄉村。
採石場、磚瓦廠紛紛關閉,廢棄的礦山恢復植被,污水凈化處理,垃圾集中收貯;融現代農業和觀光農業于一體的高科技展示館、種植示範基地迅速建成;水通、路平、燈亮、景美,醫療、教育、養老、養生,城裏市民有的,鹿塘的農民也有,還多了更好的空氣更美的環境。
“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是廣西的新名片,從“清潔”到“生態”再到“宜居”,近6年來給全區農村帶來了廣泛而深刻的歷史性變化。
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現全覆蓋,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9%,所有鄉鎮實現通瀝青(水泥)路,建制村通暢率達99.35%。
産業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增強,去年預脫貧摘帽的900個貧困村和爭取脫貧摘帽的200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2萬元以上。
農村社會治理不斷加強。92%的鄉鎮設立農事村辦服務中心;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能力進一步增強,逐步養成文明、健康的生産生活方式。
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樹立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全區幹部群眾對活動滿意度達98.7%。
代表委員們認為,“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良好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又對“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民族文化傳承遭受衝擊,許多傳統民居被現代建築所取代,村寨的民族特色和鄉村特色急速消失。”融水苗族自治縣縣長馬空代表的這份擔憂來自於實際調研。
他認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是一項系統長期工程,單靠地方投入還不夠,應從國家層面整合資源,把特色村寨保護與民族團結進步小康村創建活動、美麗鄉村建設、民族旅遊經濟開發等結合起來。
廣西植保總站副站長王華生代表的老家在全州縣白寶鄉水晶坪村委掛漁山屯。他説,近年來,村裏發生很大變化,水泥路通到戶,太陽能燈照進村,就是廁所還不太讓人滿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廁所革命”。據了解,“美麗廣西”鄉村建設在“基礎便民”專項活動中突出“改廁改廚改圈”重點。截至去年底,全區完成農村改廁99萬戶、改廚97萬戶、改圈4.68萬戶。
農民富不富——
脫貧攻堅硬仗一定要打贏
廣西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代表委員們都認為,農民富不富,首先得看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的群眾口袋有沒有錢。
過去5年,廣西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累計減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9萬人,年均減貧120多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8%下降到7.9%左右。
“深度貧困地區,是我們今後脫貧攻堅工作中必須啃下的‘硬骨頭’。”河池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韋朝暉代表説。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我區將加大對20個深度貧困縣、30個深度貧困鄉鎮和1490個深度貧困村的扶持力度。惠民項目、新增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等都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同時,加大邊境地區扶貧力度。
百色、河池是廣西的深度貧困地區,來自兩市的代表都對打通經濟發展的便捷通道表達了熱切的期盼。
“希望能修通一條西部邊境高鐵線,從貴州興義到百色,再從百色出靖西,連通崇左和防城港。”百色市市長周異決代表説。
韋朝暉則希望加快修建河池至百色、河池至柳州的城際鐵路,打通滇桂黔黃金旅遊圈便捷通道,喚醒河池發展大健康旅遊産業的沉睡資源。
對貧困地區來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場硬仗就是要打好脫貧攻堅戰。
“以脫貧攻堅戰的決勝為鄉村振興打基礎、開好局,以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品質。”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廳長蔣和生委員認為,對特定貧困群眾,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探索多種方式、多種路徑的保障性扶貧,解決最基本的需求。要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進度,以新居住區為中心發展農産品加工區,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有收入。要以産業為依託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並創新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盤活集體資産,拓寬收入渠道。
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針對“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的部署感受深刻,滿懷信心地表示,將進一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