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
帶領村民先養蝦,再轉型做海蜇加工,村民人均年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幾番
京族村有個女帶頭人
何玲(左三)和工作人員在討論巫頭村的發展方向。 巫頭村委會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鍾小啟
何玲是東興市江平鎮巫頭村村委會主任,也是黨的十九大代表。1998年,她自學養蝦技術,在村裏最先靠養蝦富了起來。2000年,她辦技術培訓班,帶領全村養蝦致富,全村對蝦養殖面積達3000多畝。其間,有村民因技術和市場原因虧本返貧,她借錢資助他們轉型發展海蜇加工。如今,村裏的海蜇加工戶發展到了40多家。何玲還在村裏發動女經濟強人,成立幫扶小組,近年來為困難村民捐款近10萬元
帶領村民搞對蝦養殖
“現在很多農村才開始搞土地流轉,但是在我們村,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搞完了。”3月19日午後,記者來到巫頭村,談起村裏養蝦的事情,何玲打開了話匣子。她説,土地流轉是不得已的事情,巫頭村是京族聚居地,靠海。這裡田是鹹水田,土是沙質土,種稻穀産量不高,村民多靠出海捕撈為生,人均收入一度不足千元。
窮則思變。1998年,何玲到湛江考察,發現當地養蝦的模式適合巫頭村發展。回村後,何玲大膽提出了把水田做成蝦塘的想法。但是做蝦塘並不那麼容易,需要連片的水田,還要建水渠、修道路等,涉及眾多村民家的田地。
“一開始就遭到質疑,很多村民不願做。”何玲説,當時只有小部分村民願意養蝦,何玲也養了10畝。那一年養蝦成功,何玲家年收入達到十多萬元,她賺到了第一桶金。
看到何玲等村民的成功,原來不願養蝦的村民也心動了。何玲再挨家挨戶宣傳,為村民辦培訓班,對蝦養殖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村民將水田、洼地流轉,全部建成蝦塘,出租給別人經營,或自己搞養殖。如今村裏的養蝦面積達到3000多畝,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3萬元,比之前翻了好幾番,對蝦養殖成為村裏的支柱産業。
轉型做起了海蜇加工
幾年過去,大部分村民都解決了貧困問題,但養蝦還面臨著技術難題和市場風險。不少村民剛開始搞對蝦養殖,投産不到兩個月,塘裏的蝦就開始死亡,虧得血本無歸。
當時,有不少外地老闆在村里加工海蜇。何玲想,村民為何不能自己做?為此,她組織部分村民到廣東學習海蜇加工技術。回來後,有十幾戶村民搞海蜇加工成功,最高的一戶年收入達20多萬元。
於是,何玲再次帶動部分村民把蝦塘租給他人,然後合夥辦海蜇加工廠。何玲説,如今村裏有40多家海蜇加工廠,加工海蜇成了村裏一個新的支柱産業。
村民裴先生介紹,何玲不但引導村民發展養殖和海産品加工,還在資金、技術上幫助大家。6年前,裴先生也想辦海蜇加工廠,但手頭沒資金,他找到何玲,何玲二話不説,借給裴先生5萬多元,幫助他渡過難關。
規劃建設美麗巫頭
2005年,何玲開始擔任巫頭村村委會主任,多年來,她走家串戶,為村民解決一個又一個民生問題:修建硬化道路,建成人畜飲水工程、電視安裝工程和村級籃球場。
同時,作為村裏最先富起來的人,何玲還發動村裏經濟女強人成立幫扶小組,幫助困難村民。多年來,她們幫助300多名村民解決了孩子讀書、家裏看病等方面的困難,為困難村民捐款近10萬元。
如今,走進巫頭村,隨處可見的是綠樹環繞的別墅庭院、乾淨的道路。
對於巫頭村下一步的發展,何玲説,巫頭村要利用村裏擁有的“南國雪原”“萬鶴山白鷺園”“京族哈亭”等自然人文景區景點,通過旅遊開發,拉動全村經濟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