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電商扶貧形成穩定利益聯結體
2018-03-30 09:10:16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電子商務進農村 産業融合促發展

  廣西電商扶貧形成穩定利益聯結體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周紅梅

  ■閱讀提示

  電商扶貧工程是國家脫貧攻堅十大工程之一,也是自治區脫貧攻堅十大行動之一。通過兩年多的努力,目前廣西電商扶貧已成為貧困地區農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産業結構、帶動創新就業、增加貧困戶收入的重要動力。我區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商扶貧與産業發展深度融合,涌現了“電商+農民合作社+貧困戶”等一批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利益聯結模式,成為助農脫貧、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A 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

  今年2月,在南寧市萬達茂舉辦的“我為家鄉代言”八桂名品年貨大集上,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雞”帶著精美的包裝盒首度亮相,品質優良、“顏值”在線,七百弄雞一上架就成為“爆款”,消費者爭相採購。

  七百弄雞是大化農村群眾自繁自養而形成的一個地方畜禽品種,以放養為主,體型嬌小,肉質細嫩,味美甘香,2017年獲國家農業部授予農産品地理標誌。為了發展壯大七百弄雞産業,大化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貧困戶受益”的原則,採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在百馬鄉發展七百弄雞9萬羽以上。企業、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帶動貧困戶養殖,縣財政按所帶動的貧困戶每人獎補1200元;使用所帶動貧困戶的扶貧小額信貸按每年委託經營資金的8%分紅給貧困戶。

  長期以來,由於大化農産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農産品銷售面臨諸多困難。2017年大化特邀農業專家“把脈”,建立改良試驗示範基地,經過改良試驗的七百弄雞品質得到了提升,優於無序放養的所謂土雞。有好産品還要有好故事才能打動消費者,大化引進電商平臺企業運用新媒體技術,以微信、微博等多種形式進行形象行銷,通過新媒體平臺對七百弄雞預售進行宣傳推廣,使七百弄雞在開售之前就贏得不錯的口碑。

  新聞延伸

  近兩年來,我區針對有特色産品、特色産業的貧困地區,推動利用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打造特色品牌,成效明顯。橫縣依託阿裡巴巴等大型電商企業,打造橫縣茉莉花茶品牌數量超60個,2017年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系列産品網上銷售額達1億元;富川瑤族自治縣依託電商平臺宣傳推介訪古觀光旅遊精品線路和生態特色無公害農産品,僅在朝東鎮岔山村,2017年就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近6000元。

  據統計,2017年我區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25.6億元,同比增長38.3%,農産品網銷單品901個,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銷售3562萬元,富川臍橙、融安金桔、橫縣茉莉花等一批優質農産品在網上熱銷。

  自治區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商扶貧要以産業為本,因地制宜,推進電子商務與特色種養業的融合,與農林産品加工企業的融合,引導、支持本地企業“上網觸電”,針對缺少特色産品的貧困地區,鼓勵利用當地旅遊、民俗等資源優勢,發展“互聯網+生態”“互聯網+旅遊”,推動綠水青山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B 利益聯結形成扶貧脫貧長效機制

  走進靖西市壬莊鄉西北部的巴澤村,山坡層疊起伏,梯田似月如弓,宛如一幅瑰美壯麗的大自然畫卷。巴澤村共有8個自然屯11個村民小組316戶1228人,其中有黨員34名;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8戶,貧困人口583人,貧困發生率47.5%。

  去年4月,在靖西市委組織部、壬莊鄉黨委政府、巴澤村民委員會的支持下,巴澤村民委員會作為合作擔保方,廣西靖西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36戶農戶開展“巴澤大米電商扶貧網絡預售”項目簽約,其中包括16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合約規定,由廣西靖西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統一為農戶提供購買種子、化肥和農藥的資金,農戶按技術規範種植和管理,經驗收合格後公司按照每公斤7.6元的價格統一向農戶收購,收購價比市場高出一倍左右。

  與以往推廣地域內較為成熟的農特産品品牌不同,本次“巴澤稻米網絡預售”劍走偏鋒,選擇的是較為“小眾”的大米産品,除了原生態、無污染種植的品質定位,靖西還將産品推廣與景區打造、鄉村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即在靖西“縣買縣賣”平臺參與眾籌的人員,均可免費進入靖西巴澤梯田景區參加“生態大米秋收割稻體驗活動”。這次行銷不僅促進了大米銷售,也推動了“巴澤生態大米”品牌價值的提升。

  2018年1月,靖西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實現承諾,根據當初簽訂的合同,收購了5700公斤大米,為當地增加直接經濟收入4.33萬元。

  新聞延伸

  兩年多來,自治區商務廳聯合組織部等相關部門連續開展“黨旗領航·電商扶貧”行動,結合貧困縣農産品上行需求,累計組織200多家電商企業走訪多個貧困縣區,開展電商扶貧大培訓,為貧困縣農産品上行鋪路架橋。

  各級商務部門還組織蘇寧、樂村淘、村郵樂購、趕街網、百姓樂淘、利農商城等平臺和各市縣20多個線上特色館,積極與貧困村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對接,深度挖掘貧困村的農特産品以及鄉村旅遊線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廣和銷售,惠及全區貧困群眾16.6萬人。

  實踐表明,電商扶貧的一個重要經驗是依託基層黨組織,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實行精準扶貧。電商扶貧的核心是要推動電商銷售的銜接,使電商銷售、溯源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形成緊密關聯,建立精準電商扶貧臺賬,逐步摸索形成“電商+農民合作社+貧困戶”“電商+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貧困戶”“電商+旅遊+貧困戶”等一批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利益聯結模式,建立起電商扶貧帶動脫貧的長效機制。

  C 電商能人成了脫貧致富“領頭雁”

  從懷揣“金桔夢”回鄉創業,到將一公斤的金桔由4元賣到40元,柳州市融安縣大將鎮富樂村賴園園的電商創業故事廣為人知。從2012年開始,賴園園就鼓勵家人和父老鄉親成立了以滑皮金桔鮮果和滑皮金桔苗生産、種植、銷售為主的融安縣金色桔韻金桔專業合作社,申請“綠色食品A證”。

  2014年以來,賴園園的合作社就開始“觸網”,以互聯網銷售模式銷售金桔,收購價高出市場價格2元左右。對於合作社裏的貧困戶,賴園園給他們補貼農資、肥料、薄膜等,並給他們進行技術指導,讓他們種出更高産更優質的金桔。2015年賴園園建立了自己的電子商務銷售團隊和電子商務基地,通過互聯網銷售融安金桔,合作社積極與各大電商平臺簽訂協議,作為供應商與京東、淘寶、微商聯盟等合作。通過線上下單、線下交易的模式,賴園園走出了一條集金桔收購、銷售為一體的特色農産品電子商務發展之路。

  在賴園園的帶領下,4年時間裏,富樂村許多桔農蓋起新房,近1/3的農戶購置了小車,全鎮桔農實現金桔網絡年銷售500多噸,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

  新聞延伸

  融安金桔節節走高,離不開農村電子商務的推動;融安縣實施“半畝金桔助脫貧”工程取得實效,離不開像賴園園這樣的電商能人的示範帶動。

  電商扶貧要落地開花,人才支撐是關鍵。貧困地區受客觀條件限制,普遍面臨“招不來人,留不住人”的問題,因此引進和培養一批既懂農業、又懂互聯網的複合型人才和農村電商帶頭人至關重要。2017年廣西電商培訓講師團赴東蘭、大新、恭城、西林等縣,分行業、分區域開展電商培訓,線下培訓2551人,線上培訓人數達2.3萬人,累計培訓達到3.69萬人次。同時,自治區商務廳通過舉辦廣西電商好講師大賽,選拔出一批優秀電商培訓講師。

  自治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認為,要加強貧困地區電商人才培訓,重點要實現“四個全覆蓋”:通過舉辦電商扶貧培訓班,開設電商扶貧課程等方式,力爭兩年內實現扶貧部門幹部職工電商扶貧培訓全覆蓋;實現貧困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電商扶貧培訓全覆蓋;實現貧困村“兩委”幹部電商扶貧培訓全覆蓋;實現對有一定文化素質、有電商扶貧意願的貧困戶電商扶貧培訓全覆蓋。通過“四個全覆蓋”,培養一批農村電商人才,建立一支懂信息技術、會電商經營、能帶動脫貧的本土電商扶貧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