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州瞄準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力
廣西日報  2018-04-26 15:46:14

  原標題:柳州瞄準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力

  在柳州市飛鵝路、燎原路、柳石路等多條市區主幹道,每天都有工人在忙碌地施工。不久的將來,單軌列車將在主幹道上呼嘯而過。

  城市軌道交通是柳州優先培育的四大新産業之一,另外3個新産業分別是智慧電網、裝配式建築和工業大數據産業。

  要轉型升級,要調整産業結構,柳州劍指戰略性新興産業。如今,産業規模正在茁壯成長:2017年,戰略性新興産業總産值達609億元,佔全市比重由2010年的2%提升到12%。

  構建新興産業聚集區

  打開柳州市地圖,就會發現柳州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體系已經形成:

  ——以柳東新區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城市軌道交通、電子信息産業集聚區;

  ——以北部生態新區、河西高新技術開發區為重點的高端裝備製造集聚區;

  ——以柳北工業區、鹿寨經濟開發區為核心的節能環保産業集聚區;

  ——以柳城工業區為核心的生物與制藥産業集聚區。

  在這些聚集區,産品正源源不斷從生産線上下來。新能源汽車寶駿E100去年銷量達1.3萬輛,東風柳汽景逸S50EV、菱智M5EV兩款新能源汽車成功投放市場,新能源汽車發展形成政企聯動“柳州模式”。智慧交通産業園開工建設,已佈局8家軌道交通産業鏈企業,車輛造修基地、軌道梁廠開工建設。在北部生態新區建設廣西智慧製造城,與南方電網合作建設智慧電網産業園,重點發展智慧輸變電、智慧配用電、電網監控、智慧電網等裝備,形成智慧電網研發製造全産業鏈。裝配式建築現代化産業園開工建設,建成後可實現年産鋼結構15萬噸,PC預製混凝土結構150萬平方米,成為廣西規模最大的裝配式建築産業園。

  來自柳州市相關部門數據顯示,該市目前在建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28個,佔在建重點工業項目的24%,總投資額65.5億元。“通過建設一批重大項目,有力支撐了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發展。比如,聯合電子二期工程加快推進,鼎銘公司10萬噸新型特種鋼項目竣工,聖特藥業公司壯藥生産基地竣工投産等,奠定了戰略性新興産業堅實的基礎。”相關部門負責人説,“可以這麼説,這幾年,柳州堅持‘重大項目引領、産業集聚發展’,優先培育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電網、裝配式建築、工業大數據産業,提升壯大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與制藥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新體系已經形成。”

  鑄就創新智制兩大引擎

  戰略性新興産業要做強做大、做專做精,離不開政策支持。幾年來,柳州市在制定政策、資金投入等方面,對戰略性新興産業不遺餘力:支持和培育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高端裝備製造等産業加快發展,建設一批科技企業孵化器等項目,重點扶持30戶骨幹企業發展壯大;從2014年起,每年安排3000萬元設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資金,2016年出資2億元設立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優先保障戰略性新興産業土地供應等。

  如今,創新驅動和智慧製造“雙劍合璧”,開闢了戰略性新興産業新“戰場”。

  ——2017年,柳州市新培育兩家國家級、4家自治區級工業設計中心,新認定14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居全區第一;新增79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80家。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和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形成一批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的新産品、新技術和新工藝:七色珠光自主研發掌握了珠光顏料製造的多項核心技術,掌握全球領先的合成雲母生産核心技術;銀海鋁業在國內裝機水準領先,擁有能生産最大寬幅鋁板帶的熱軋生産線;柳工實施全面智慧化戰略,建成唯一的國家土方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推進廣西智慧製造城(柳州)建設,圍繞智慧製造産業鏈核心環節,引進一批、合作一批、培育一批,促進産業要素向智慧製造城聚集。積極創建“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制定機械工業二次創業實施方案,圍繞産品智慧化、製造智慧化、服務智慧化,逐步夯實工程機械、預應力機械等産業基礎。重點推進歐維姆“錨具産品智慧工廠項目”、耐世特“車用有刷電機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智慧製造智慧工廠”兩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廣西汽車集團“輕量化汽車底盤關鍵零部件智慧工廠新模式”、柳工“軌道交通高端土方施工裝備智慧製造新模式”等4個智慧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柳工“裝載機後車架線智慧工廠建設項目”、歐維姆“智慧製造建設項目(離散型製造)”等56個智慧工廠項目建設。

  錨定十大産業千億産值

  凡事預則立。柳州市在頂層設計上,已規劃好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優先培育四大新産業。優先培育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電網、裝配式建築和工業大數據産業。以“項目+産業”模式,重點發展跨座式單軌車輛組裝、維修及保養服務,引進中國中車等龍頭企業,推進智慧交通産業園建設,力爭到2020年實現産值50億元。以推進廣西智慧製造城為載體,在北部生態新區建設智慧電網産業園,引進南方電網、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智慧電錶、AMI、智慧樓宇、智慧家居、虛擬電廠等智慧用電設備,力爭到2020年實現産值70億元。以鋼結構和預製混凝土結構兩類建築産業體系為基礎,採用“産業園區+産業集群”佈局,推進建設集設計、生産、施工於一體的國家建築産業化基地和鋼結構及部品部件等建築産業化聚集園區,力爭到2020年實現産值60億元。推動大數據在工業設計領域中的應用,大力發展功能設計、結構設計、形態及包裝設計,加快推進工業設計全産業鏈服務創新基地建設,力爭到2020年實現産值70億元。屆時,這四大新産業産值共250億元,將佔全市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比重達25%,初步形成産業規模。

  提升壯大六大優勢産業。新能源汽車産業,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等有實力的企業加大産品研發、上市工作,力爭新能源汽車儘快形成規模化生産,2018年産量要達到5萬輛,力爭到2020年實現産值100億元。高端裝備製造業,重點發展機器人産業,大力推廣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培育服務型機器人、無人機研發生産,力爭到2020年實現産值200億元。電子信息産業,依託聯合電子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汽車電子、北斗衛星導航、通信設備、電子原材料、電子元器件、電子儀器儀錶、虛擬與現實技術等産品,力爭到2020年實現産值150億元。發展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與制藥産業,力爭到2020年産值均突破100億元。屆時,六大優勢産業産值將達750億元,佔全市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比重75%左右。(原文編輯:諶怡秋 作者:覃偉立)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