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消息!廣西6縣區入選100個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
廣西日報  2018-06-05 09:36:53

  廣西6縣區成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 蘇超光 通訊員 韋波 賀亮軍)近日,農業農村部向社會推介100個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範例,我區荔浦縣、昭平縣、河池市宜州區、橫縣、靈山縣、融水苗族自治縣6個縣區榜上有名,成為全國學習的典範。

  荔浦縣以培育農村創業創新主體、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為抓手,打造“品牌農業規模化,合作社經營組織化,企業引領市場化”的農村創業創新推動特色産業發展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創建農産品加工企業315家,示範帶動1.38萬多農戶增産增收。

  昭平縣通過建設農民工創業創新園區和孵化基地等措施,搭建雙創平臺,培育帶頭人,配置現代要素,扶持雙創企業,3年間培育了90個農民創業擔保貸款創業示範戶,孵化創新企業13家,帶動就業3040人。

  河池市宜州區通過培育孵化創新平臺,推動蠶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573家,建成廣西首家繭絲綢産業孵化器,培育繭絲綢及蠶桑綜合利用企業35家,蠶桑繭絲綢産業綜合産值達62.6億元。

  橫縣通過打造開放式創業創新合作平臺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累計引進國內資金48.39億元,直接利用外資4170萬美元,培育建成一批農村創業創新團隊和創業基地,農村創業創新主體活躍,帶動就業2.5萬多人。

  靈山縣通過政府搭建平臺發展農村“互聯網+”産業,打造購物、銷售、生活、金融、創業“五不出村”的農村服務體系,成立或建立一大批電子商務企業、電商服務點、村郵樂購網點、樂村淘網點,帶動鄉村旅遊,打造農産品區域品牌,拓寬農産品銷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融水苗族自治縣圍繞優勢農産品産業基地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農村地區産業融合模式,有效激發了農村創新創業潛力。2017年共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729家、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206家、農業龍頭企業27家,實現本地轉移就業5.3萬人,返鄉創業人員達1.2萬人。

  農業農村部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場合和各類平臺,採取多種形式大力推介這些典型的做法和經驗,充分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同時,積極推動落實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強化平臺建設,為農村創業創新提供更加優良的政策環境和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注入新活力、促進新發展。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