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6月5日電(林濤)陶製品做成了養生餐具;少數民族服飾中特有的民族紋樣,通過藝術表現形式進行重新分解重組,創作出更顯時尚個性新潮的服飾,這事情發生在廣西師範學院的新媒體文創中心。廣西師範學院5日提供的信息顯示,該校通過文化創意的形式,使少數民族文化得到了較好的傳承。
廣西師範學院新媒體文創中心主任高超介紹,廣西欽州坭興陶名列中國四大名陶。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飲譽中外。為傳承具有“萬年桂陶,千年傳奇”美譽的坭興陶製作技藝,廣西師範學院新媒體文創中心坭興陶工作坊通過創新窯變技術,研發出了系列坭興陶養生産品。
工作坊老師楊秀標介紹,研發出來的坭興陶系列養生餐具,富含人體所需的硒元素,人們在使用過程中,通過摩擦、沖刷,能使硒元素析出從而被人體吸收。根據産品特性和市場調研,養生餐具進入市場後,主要銷往中國北方缺硒省份。
服裝設計也是廣西師範學院新媒體文創中心通過文創産品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載體之一。高超介紹,廣西的少數民族服飾多姿多彩,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富。廣西師範學院美術設計學院教師張玉華帶領學生通過提取少數民族服飾中特有的圖案、色彩等元素,進行創新設計,將原本的民族紋樣通過藝術表現形式進行重新的分解重組,創作出富有現代感的新型紋樣,使服裝在保留傳統文化元素的基礎上更顯時尚個性。
高超稱,除服飾外,抱枕、床上用品、雨傘、杯子等日常家居生活用品,也成為廣西師範學院新媒體文創中心開發文創産品的方向。通過文化創意,讓民族特色文化走入了民眾的現代生活。其中服裝作品在中國—東盟民族服飾設計大賽中獲得多個獎項,多位學生的瑤族服飾作品還入圍了2018“世界瑤都大美金秀”瑤族服裝設計大賽總決賽。
高超表示,廣西師範學院新媒體文創中心涉獵的範圍較廣。拍攝紀錄片也是其中一種手段。文創中心拍攝的美食記錄片《老友紀》,將觸角對準了南寧的特色美食老友粉。《老友紀》全片沒有一句旁白,從普通人的視角談老友粉的起源、做法慢慢引出南寧的發展變遷和城市包容精神,鏡頭安靜地記錄老友粉的做法和食客們臉上的滿足。《老友紀》播出後好評如潮,並榮獲了第三屆中國中西部(國際)電影節高校單元一等獎。山歌作為廣西壯族民眾一種通過口頭傳承的文化遺産,不僅代表著祖輩們留下的交流方式、傳承的歷史理念,更是壯族民間文學中的藝術瑰寶。紀錄片《隆安三月三》追溯了廣西隆安縣步泉鄉歌圩節的起源和發展,展現了壯族文化對一代人生活的影響。文創中心還有許多類似的影視作品,這種利用現代影視手段,通過鏡頭語言來呈現鮮活的民族文化,對傳播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高超介紹,在國學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上,廣西師範學院也在不斷探索創新。正在製作的動漫《阿桂千千問》以國學經典《千字文》為線索、採用動漫藝術形式“説文解字”,通過有趣好玩的劇情設計,可愛個性的角色設置,來解讀近1000個常用漢字的演變和內涵,並給每個漢字配一首形義結合的字謎歌謠或順口溜,讓傳統文化更加喜聞樂見,充滿活力。此外,學校還通過舉辦中華經典誦讀大賽、“五個一百”誦讀工程、首屆詩詞大會、漢字聽寫大賽等活動,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文化的融合與傳承。
廣西師範學院宣傳部部長龍妮娜表示,下一步,廣西師範學院新媒體文創中心將繼續利用現有的團隊、技術和經驗把每一個文創産品打磨得更加精緻,將廣西故事講得更加生動,把傳統文化講得更通俗易懂,讓更多優秀的作品走出廣西、走向國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