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下達千億資金推動少數民族民生及文化建設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6-21 16:35:56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近年來,廣西財政積極採取四大舉措,著力改善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生活環境、促進民族地區經濟持續發展。

 改善民族地區基礎設施

  “十三五”以來,廣西共爭取中央財政安排給廣西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3.98億元。根據廣西民族工作重點和資金管理有關規定,圍繞興邊富民行動、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解決少數民族民生問題等重點工作,切塊下達資金,主要投向貧困縣、自治縣、民族鄉、人口較少民族聚居村、邊境縣、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鄉、村。用於鄉、村道路、橋梁、人畜飲水、危房改造、小型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共實施項目1341個,2017年共實施項目1529個。從實際成效來看,分佈在各縣(市)最邊遠、最貧困的少數民族村屯基礎設施項目,切實解決了少數民族群眾“出行難”、“飲水難”等現實問題,使群眾真正享受到項目帶來的福利。也讓少數民族群眾深深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對少數民族的關懷,有利於促進廣西民族團結和邊境穩定。

  改善民族聚居區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

  近幾年來,特別是2016年和2017年,為緩解少數民族聚居區基層財政困難,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廣西財政廳在設計轉移支付指標和系數時,重點加大對64個少數民族聚居區轉移支付力度。2016年累計下達少數民族聚居區一般性轉移支付684.66億元、2017年下達776.69億元,分別佔2016年和2017年廣西一般性轉移支付57.6%和59.8%。廣西財政廳在對市縣均衡性轉移支付中,對民族地區、重點生態功能區、革命老區、邊境地區、貧困地區都提高了補助系數。2016-2017年廣西財政廳共下達民族地區轉移支付46億元,2018年提前下達24億元,通過實施民族地區轉移支付的財政杠桿措施,有效地緩解了少數民族地區財政收支矛盾,在確保行政運轉和民生需求的前提下,可調劑更多資金解決少數民族聚集區公共設施和服務水準。

  推進少數民族團結進步創建

  廣西本級財政每年配套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十三五”以來,廣西本級財政共安排少數民族發展資金2.59億元,專項用於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此外,每年配套安排資金1400萬元,重點完善人口較少民族聚居縣內的村屯道路、人畜飲水、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安排495萬元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三五”以來,為加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工作,進一步完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規範標準體系,廣西財政廳共安排資金495萬元,專項用於廣西壯語文化資源庫和其他少數民族語言資源庫建設。安排專項經費650萬元,建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保障機制。“十三五”以來,在廣西民宗委部門預算中積極落實和保障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經費,廣西財政廳每年安排補助市縣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經費650萬元。此外,還安排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工作經費50萬元,支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進機關、進企業 、進社區、進學校,廣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規,營造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

 扶持民族貿易和特需商品生産

  “十三五”以來,廣西財政廳共籌集資金45.15億元,專項用於扶持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産企業。根據《國家民委關於“十三五”期間進一步落實扶持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産企業優惠政策的通知》(民委發〔2016〕152號)和《財政部關於繼續做好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産貸款貼息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財金函〔2017〕159號)有關精神,從2017年開始,中央財政調整了貼息資金的撥付和資金管理政策,由專項轉移支付調整為均衡性轉移支付。

  下一步,廣西財政廳將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研究出臺更多更利於扶持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産企業有關優惠政策。(供稿 廣西財政廳 編輯 唐穎倩)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