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山要地 向山發展 百香果變平南人民的“增收”果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7-13 19:30:14

  【唐已審】 百香果變平南人民的“增收”果

  陸馳(中)在察看百香果長勢  供圖 平南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7月的貴港市平南縣大坡鎮雅水村的百香果基地,梯田式的山坡上棚架鱗次櫛比,架上密網如織,蔓藤的枝葉“繞”綠了整片山坡,林下挂滿了或紅紫或綠橙的的百香果。

  雅水村支書淩興全介紹,兩年前,這裡還是一片亂樹雜草的荒山,如今建成了帶動雅水村産業發展的百香果基地,村民還成立了康奔百香果種植專業合作社。

  據了解,雅水村地處丘陵山區,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4畝,人均山林面積卻有4畝多,當地有著“八分山嶺兩分田”的説法,沒有産業支撐,加之交通不便,屬於深度貧困村。

  2015年11月,貴港市農業局科技特派員陸馳被單位選派到雅水村。陸馳是貴港市農業局的一名農藝師,同時還是廣西農科院貴港分院國家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廣西荔枝龍眼創新團隊的專家。他和大家一起商量,決定另辟蹊徑要利用荒山做文章——向山要地,向山發展。

  經過勘測試驗,陸馳發現村裏山坡的土層厚、坡度適中、土壤的礦元素豐富,尤其含硒的成分很高,非常適合種植百香果。陸馳介紹:“種植百香果具有週期短、見效快的特點,能達到‘吹糠見米’的扶貧效果,農民普遍喜歡。”經過試驗對比,選擇了適合當地發展的“紫香一號”百香果。

  基地建成不久,有部分果苗種下不夠一個月,就出現了枯苗的跡象。陸馳通過現場“問診”,很快就診斷出是白蟻侵襲的蟲害問題,他因地施策的指導果農放毒餌和撒葉面,成功的遏制了這次的蟲害危害。

  陸馳坦率地説:“農民的衷心都想勤勞致富,可是技術上的盲區往往束縛他們的發展。我都堅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他把果樹當書本,把農民當學生,堅持面對面、手把手傳授農民實用技術,對農民開展全程技術跟蹤服務,把“田間學堂”建在地頭,做到服務到地、技術到人。兩年來,他到附近多個村點定期開展技術培訓6次、受眾約200人次,成功帶出了一批會技術、懂操作的當地“土專家”。

  目前,雅水村基本家家戶戶都種上了致富的百香果,成立了百香果種植合作社,125戶貧困戶入股,種植面積達到1500多畝,助農增收人均年收入一千元以上。同時,通過輻射帶動作用,附近7個行政村也越來越多農民種植百香果,面積約有3500畝。(文 黃柱人 編輯 楊永娟)

  

編輯:唐志強